科技赋能基层诊疗 AI质控系统大有可为


《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以基层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驱动,加快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健全适应乡村特点、优质高效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那么,在政策支持与“互联网+健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情况如何?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的过程中,借助AI,基层医疗质控系统能否发挥最大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一直奔走在基层的四川省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德阳市主动健康与循证决策研究院院长罗劲松给出了答案。



基层医疗质控体系有待完善







《意见》提出,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但因地区经济差异,各地医疗资源不均衡,设施设备较匮乏、卫生人才短缺及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罗劲松表示。


具体而言,村(镇)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等现象;因学习培训机会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医生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医疗资源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引进诊疗项目,导致其服务项目单一,缺乏先进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罗劲松认为,种种因素导致基层医疗质控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导致优质医疗质控资源无法及时、全面地覆盖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而基层医疗质控体系的不完善又反过来影响基层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甚至无法及时发现医疗安全隐患。


赋能基层医疗质控管理







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基层医疗质控体系的完善带来了契机。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基层医疗质控系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使各村(镇)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区域医疗中心联系更紧密;使基层医生和患者均可实时、便捷地获取优质质控资源。


作为借力质控系统的主体,医生可触达患者,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就要求基层医疗质控系统不仅具备辅助诊疗功能,还应具备自主学习、慢病管理及检后管理等功能。而有效的慢病管理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治,可降低基层患者的病死率,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素养。为此,AI医疗质控系统的研发上线势在必行。”罗劲松说。


在临床工作中,基层医生通过快速检索海量的医学文献、病例数据等,对患者情况进行整合分析,实时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诊疗建议,从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等问题。


同时,通过AI医疗质控系统,基层医疗机构可构建医、教、培协同一体化模式,为基层医务人员建立畅通的前沿医学知识获取渠道,畅通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提升通道,并通过信息化手段明确不同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罗劲松表示,通过AI医疗质控系统,基层医疗机构可根据基层医生的技术短板,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医生专业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


AI医疗质控系统还可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患者主诉和医生查体情况等,利用大数据进行匹配,从而及时发现前期微小病症并提前介入治疗,从而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除了在保健、健康教育层面先行外,借助AI医疗质控系统,基层医疗机构可精准识别急危重症患者,然后再通过AI基层医疗质控系统中的远程会诊等功能,加速患者转诊。


在慢病及亚健康人群管理中,在AI医疗质控系统的助力下,基层医疗机构可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步,让群众少跑路”,以及患者的定期随访、精准施教、个性化健康指导,从而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持续提升基层群众健康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面对基层患者位置较分散和人口流动性大等特点,通过AI医疗质控系统高效调配,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可以覆盖更大区域。此举能够促进行政管理部门从注重机构覆盖率到注重服务覆盖率的转变。”罗劲松说。


终末质控工作由专家负责。专家们对基层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基层医疗机构各工作环节质量进行整体把控,研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日常管理的方法,提出改进措施,通过培训、考核与再培训、再考核及科学的评价机制,持续改进基层医疗机构管理工作。


罗劲松表示,AI医疗质控系统的实时质控与专家的终末质控,与乡村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相辅相成,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运行机制。


基层医生正在使用AI医疗质控系统


长期良性运行需多方支持







AI医疗质控系统的落地并非一帆风顺。罗劲松提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流程简单,因此,AI医疗质控系统落地前,基层医疗机构要先改变医务人员服务理念和医疗机构运行模式。此外,基层医生应用信息化工具能力欠缺,对智能工具仍有抗拒心理。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引进AI医疗质控系统的资金支持。


罗劲松表示,针对影响AI医疗质控系统落地的3个堵点,他们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多次培训及激励手段,提高基层医生应用AI医疗质控系统的积极性。同时,他们向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免费投放AI设备,并组织区域专家到现场或采取远程的方式指导基层医生使用,逐步推进AI医疗质控系统的普及。


AI医疗质控系统大有可为







AI医疗质控系统从“投入、协同、管理、改革、创新”等方面为基层医疗机构赋能,可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借助AI医疗质控系统,基层医疗机构可通过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手段,有效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促进医防融合。


此外,AI医疗质控系统以各村(镇)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为阵地,以网格化形式覆盖最广泛的人群,在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或自然灾害等情况时,基层医疗机构可通过AI医疗质控系统与上级专家及时取得联系。


AI医疗质控系统可整合医疗大数据,根据患者情况和需求,为其提供定制的治疗建议,实现从数据到知识,从知识到智能的跨越。


未来,不论是在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基层卫生机构,随着医疗数据的不断增加,疾病图谱逐渐完善,AI医疗质控系统必将为医疗服务中的诊疗决策提供帮助,为医疗健康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文图:倪涵聆

编辑:王天鹅 王政清

审核:王朝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基层   大有可为   系统   医疗机构   医疗卫生   乡村   患者   体系   医生   医疗   健康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