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生孩子,是自私,是不负责任,是跟国家唱反调


【导语】

很多专家批判年轻人不生孩子是自私,是不负责任,是跟国家唱反;

可是从不让多生,到不愿多生,甚至不愿生,生育的痛苦谁懂?

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针对闹得沸沸扬扬的赵白鸽否认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具有强迫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具有历史的必然,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政策的实施,没有强制性,根本就无法落地。大部分人认为政策是好的,但总会有人不满;就像有专家提出当前应该给全国人民发钱鼓励消费,同样还有些人不满一样,他们认为人人发钱,就等于没发,发多了反而造成通货膨胀。

回归正题,我说任何政策的实施,没有强制性是没办法落实的,红口白牙的认定当年计划生育政策的自愿性,这是对当年因此付出代价的老百姓的讽刺和愚弄,从上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的群众,都是计划生育政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这段历史不容篡改!

今天我想说的是,当年计划生育政策到底有没有必要性?

要说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就必须聊聊为什么当年老百姓都想多生。

我们知道,70/80/90年代,我国尚处于经济发展初期,甚至在70/80年代,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老百姓连温饱都解决不了。为了争抢食物,发生盗窃,抢劫,欺诈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那时候我们生产力低下,几乎就靠肩挑背扛,完全依靠人的劳动力来解决温饱问题;其次,粮食产量低,所以就必须依靠种植数量来完成产量。

无法借助任何农业机械,也没有多余的肥料,更没有高产的种子,所以扩大种植面积,就成了保证粮食产量唯一的办法。

扩大种植面积,那就必须要付出更多的人力成本,人力成本即使是人口。

以家庭单元来说,人口越多,挣的工分越多,分得的物资就越多,反之亦然;

但是很快另外问题就出现了,即虽然总量增加了,但是消耗资源的人口同样增加了;

假如当时不控制人口,今天我们的人口就有可能翻番;今天我们14亿人,粮食尚且有缺口,如果人口翻番,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是个什么样的场面!

人多好干活,人少好吃馍,就是当时最好的历史写照!

其次,人口越多就越不好管控,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就越多,就好比家庭中,一个孩子好管教,那5个,10个呢,父母再有本事,难免会出现几个不听话的,惹事生非的。

尤其是在当时,农村支援城市建设,必须要保证城市粮食的供给,那些年老百姓的苦,今天却被人淡忘甚至否认了。

一边是老百姓想通过更多的人口创造更多的价值,一边是既要保障粮食产量,又要节省消耗,所以当时提出了两个政策,其一是“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通过先进技术而非人口来提高粮食产量;其二就是计划生育,通过计划生育缓解资源消耗,减少社会矛盾。

以上就是当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背景。

但是,人多好干活的思想根深蒂固,人多了确实可以创造价值,人少就意味着劳动力少,就意味着会被欺负,所以对于农村来说,多生孩子并没有多余的负担,这是农村的现状。

而对计划生育政策反响激烈的还有是城市有工作单位的群众,众所周知,那时候实行的是接班制(世袭制),子女越多,就意味着家族可获得分配资源的机会就越多。其实到今天也是一样,烟三代,油三代依然盛行,既得利益被损害,当然有人不愿意。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的避孕措施并不普及,当妈妈们发现怀孕后,都已经1/2个月了,一条活生生的命,自己的骨肉,谁能说打掉就打掉呢?

以上,已经清楚的分析了当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历史背景,如果没有强制性,是根本管控不住的。

当然,我们不是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事实上,我作为当时的见证者,以上图片和网友的证言,足以反映这一点。

家里没有了劳动力,没有了接班人,自己的孩子不能出生,谁能不痛苦?


而这种生育的痛苦,在今天又上演了。

从当年的不让多生,演变成了今天的不愿多生,甚至不敢生,我们的痛苦分毫未减!

跟当年相比,现在的人口已经失去了生产力的作用;科学技术的发展,种子质量的突破,肥料效益的提高,用极低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粮食产量的保障,甚至很多人已经脱离了粮食生产,按理说这是天大的好事。

但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

人口相比于生产力的贡献,已经完全小于对资源的消耗。即一个人创造的劳动价值,甚至无法满足一个人的生存需要,通俗的来说就是自己养不活自己了。

以目前家庭单元为例,已经呈现2/2/2式结构,即上面两个老人,下面两个孩子,中间一对夫妻,老人和孩子没有生产力,所以就出现两对夫妻养四口人,甚至六口人的现状(独生子女的还有对方的父母)。

看上图(中金数据),几千块钱,交得起一次学费吗?进的起一次医院吗?

所以,压力给到了我们这一代。

自己都养不活自己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不能不管父母,更不能让他们凭空消失。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不生孩子,以此来抵消对资源的消耗。

我们的家族观念是非常浓烈的, 子孙满堂,儿孙绕膝,纵享天伦之乐,是每个国人的夙愿。

但是生下来孩子就在穷苦中生存,百般遭罪,哪个当父母的又能忍心呢?

明明生产力提高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归根结底,还是经济体系的问题。

生产资料掌握到少数人手里的时候,我们的劳动价值被无情的剥削。

远的不说,就拿最近医疗系统爆出的丑闻来看,3500万的医疗器械,一个院长就敢拿2000万的回扣,表面上看到的是腐败,但实质上不就是他们掌握了生产资料所造成的结果嘛?

他贪污的是国家的钱吗?当然不是,这可是老百姓的血汗,这不是剥削又是什么呢?

从另外一个层面说,医院这种特殊的机构,一旦被这些人掌握,老百姓根本就摆脱不了被剥削的命运。

当然,医疗只是冰山一角,懂得自然懂。

如果我们的创造的剩余价值能够养活孩子,那不需要谁鼓励,更不需要谁强制,都愿意生孩子。

但是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剩余价值没有了,甚至成为负数了;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传宗接代,不消费,作为一个人生存的意义都没了,我们怎么能不痛苦呢?

所以,不要把不生孩子怪罪到年轻人头上!

不让多生,到不愿多生,不敢生,痛苦的始终都是老百姓。

如何解,还在于人们对生命的认知!

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想通了这一点,或许这个问题才有更好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生产力   计划生育   劳动力   老百姓   消耗   自私   当年   人口   痛苦   政策   孩子   年轻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