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锦赛、亚运会接踵而至,国羽的传统就是“迎难而上”

今年5月勇夺苏迪曼杯冠军后,8月下旬,中国羽毛球队又要迎来世锦赛的考验。

而在世锦赛后,杭州亚运会也已经在不远处等待。在这个只有三年的奥运周期,国羽面临着来自各国高手的严峻挑战。

不过迎难而上,从来都是国羽的传统——“我们每一次都能从困难中站起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信念感。”前国手包宜鑫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包宜鑫在活动现场。

世锦赛、亚运会,外部挑战严峻

日前,世界羽联公布了2023年羽毛球世锦赛的参赛名单,国羽的出战阵容也随之出炉。

男单方面,石宇奇、李诗沣、陆光祖、赵俊鹏4人出战,女单则是由陈雨菲、 何冰娇、王祉怡、韩悦领衔。

男双项目上,国羽的4对组合是:刘雨辰/欧烜屹、梁伟铿/王昶、何济霆/周昊东、任翔宇/谭强。

而在女双及混双项目上,中国队都是只拿到3个参赛名额。女双派出陈清晨/贾一凡、张殊贤/郑雨、李汶妹/刘玄炫;混双则有郑思维/黄雅琼、冯彦哲/黄东萍、蒋振邦/魏雅欣入围。

包宜鑫为羽毛球爱好者签名。

对于当下的国羽而言,每一枚金牌都需要去全力争取。世锦赛前的最后一站比赛,澳大利亚羽毛球公开赛上,国羽翁泓阳夺得男单冠军,冯彦哲/黄东萍则问鼎混双。

但在前一站日本公开赛上,国羽却没有金牌入账,只有陈清晨/贾一凡、何冰娇分别获得女双、女单银牌。

不难看出,当下国羽没有什么项目可以说是“稳赢”。

“现在全世界羽毛球水平都很高,没有绝对的优势。”近日在参加VICTOR(威克多)2024品牌大会期间,前国羽选手包宜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就看谁能够在比赛中心态更好一些,才能拿到冠军。当然我希望所有项目都能由中国队夺冠,但还是要看临场的一个状态。”

李茵晖。

强敌环伺,球队不断迎接考验

和包宜鑫一样,前国手李茵晖也是VICTOR的品牌形象代言人,同时两人也都在离开职业赛场后,担任了高校的羽毛球教师,为羽毛球在年轻人当中的推广努力贡献。

虽然当下没有以球员身份为国征战,但她们对于国羽的关注与热情从未降低。在两位前国手看来,在巴黎奥运会周期,队伍面临的考验与冲击依然巨大。

“困难肯定会有,尤其从过往成绩来看,男单和男双项目的困难会更大一些。”包宜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李茵晖则坦言,只有三年的巴黎奥运会周期过得很快,羽毛球的竞争环境也瞬息万变,“肯定会有很多‘00后’小将不断涌现,向老队员们发起冲击。”

“近年来国外的羽毛球就在不断变革和提高,对我们的冲击很大,之后的年轻队员冲击力会更强,创新能力也更强。”

比如在此前她主打的女双项目,就一直不乏挑战者,“对手的攻防能力和发接球能力都提升起来了,东南亚选手有她们自己的打法,日韩等传统强队也有自己的特点。”

“所以我们除了保留自己的特点之外,也要去革新和细化技术,去做到快速的应变。”

包宜鑫。

传承的精神不会丢失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国羽虽然在各个项目都遭遇考验,但同时也都在各个项目上保持着冲击金牌的竞争力与可能性。

在包宜鑫和李茵晖两位前国手看来,队内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是让国羽可以数十年始终保持在世界羽坛顶尖水平的最重要原因。

“中国拥有羽毛球的传统和底蕴,我们每一次都能从困难中站起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信念感。”

包宜鑫表示,“就比如此前的苏迪曼杯半决赛,没人能想到在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能够逆转翻盘。”

李茵晖蒙眼打球。

李茵晖也有同样的看法,在提到国羽的长期强势时,她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传承。

“运动员在每个年龄阶段都会遇到很多相同的问题,当我们成长时,前辈就会把她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代一代去传承,延续国羽的传统。”她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这种老的精神和意志力不能丢,同时再去学习和接受羽毛球发展中新的东西。因为羽毛球比拼的不单单是技术层面,还有坚韧不拔的体育精神。”

“这是年轻球员需要去体验和感悟,并且去磨炼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世锦赛   中国队   迎难而上   混双   女双   国手   男单   接踵而至   新闻记者   亚运会   澎湃   羽毛球   传统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