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大仇得报!人人喊打的“清华才子”高晓松,已走上另条道路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听云霭

编辑 | 听云霭

作为昔日著名的音乐才子,高晓松曾创作了许多广为流传的歌曲,昔日红极一时的《同桌的你》就出自于他手。

高晓松的家庭及履历,放到现在依旧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或许他的人生有着太多光环,所以养成目空一切的性格。

正因如此,高晓松的事业道路上总是红黑相伴

他的音乐天赋确实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他捧日亲美、诋毁刀郎的劣迹行为却难以取得人们原谅。

如今53岁的高晓松不再光环四射,终为他的不可一世付出了代价。

诋毁刀郎

前不久刀郎新歌《罗刹海市》走红,网友纷纷猜测歌词是在含沙射影那英、高晓松等人。

“自古公公好威名”指的究竟是谁?人们都笑笑不说话,但必然与曾经诋毁过刀郎的高晓松脱不开关系。

高晓松曾高傲地点评刀郎的音乐,并表示他根本不算音乐家,作品只配被丢入垃圾桶

这些话不仅侮辱了认真做音乐的刀郎,更侮辱了追捧刀郎的众多观众粉丝们。

虽然刀郎离开乐坛8年之久,但刀郎的每一个粉丝都不曾忘记高晓松曾经说过的话。

所以《罗刹海市》一推出,高晓松社交平台下的评论区就充斥着诸多暗讽的话语。

高晓松对外界的评判十分气愤,他很快就站出来回应,表示自己听了十几遍也没听出哪句说的是自己。

一番话看似平淡,却饱含讽刺意味,因为在回应过程中,他说自己欣赏刀郎,但却表示刀郎是通过“奇技淫巧”走红。

装模作样的表示刀郎音乐水平远超那英、杨坤等人,却在结尾骂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脏话。

在这件事中,那英是被网友们骂的最狠的,但她的态度却很平静,只是专心做着自己的事情。

有媒体拍到那英正在陪女儿在国外游玩,十分惬意。

对比起来,高晓松的回怼反而显得小肚鸡肠

毕竟刀郎并没有在明面上讽刺高晓松,一切都还只是网友的猜测

而他迫不及待的回怼和讽刺更让他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口碑再次崩塌。

为人虚伪

《同桌的你》红遍大江南北后,高晓松凭借极高的专业素养自导自演了节目《晓松说》。

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晓松在节目中侃侃而谈,独到的见解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追捧。

当时人们都以为娱乐圈出现了一股不同于旁人的清流,“高晓松”三个字顿时成为了文化人的代名词。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很快人们就发现高晓松只是表面上的博古通今

他在节目中谈论的许多历史都是失真的或是凭空捏造的。

高晓松在评价“西安事变”时否认了该事件的历史意义,并极力为蒋介石打抱不平,鼓励大众铭记他带来的历史贡献。

在评价明朝历史时,高晓松不仅否定了王守仁、汤显祖、戚继光等人对时代的贡献。

还直截了当地表示明朝没有明君,更没有名将、名仕。

甚至因为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将他也拉出了明朝名将的范畴。

高晓松在节目中公然说出这些话已经足够引发众怒,但最让人心寒的还是他崇洋媚外、捧日亲美的做法。

他之所以一次次在节目中否认历史,究其原因是为了满足他对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崇拜心理

众所周知参拜靖国神社在国人心中属于不可原谅的行为,日本侵华是每一位中国人不可遗忘的历史。

而在这里供奉的都是侵华时期的甲级战犯

前有赵薇、蔡依林等人亲日被封杀,后有张哲瀚前往日本神社打卡引众怒,足以证明国家面前无偶像

然而高晓松却敢在节目中高调表示自己曾在日本参拜靖国神社。

为了使他的行为得到开脱,高晓松还试图给观众洗脑。

他认为日本是一个高素质国家,所以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问题。

但这一切在大众眼中不过是一场笑话,因为他做的,并不仅仅于此。

高晓松还否定了中国四大发明,认为这些都来源于其他国家,属于中国的只有烹饪、麻将、按摩等娱乐手段。

他高调赞扬美国,却忘记了他们将鸦片引入中国,还曾火烧圆明园

所以这一切作为,自然引发了民众的抗议以及怒骂,而高晓松却早已悄悄将国籍改为美国。

甚至他在国外与人交流,都坚持用一口蹩脚的日语

因为他不想被人发现自己是中国人,只有日语才能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

于是许多网友大怒,让他滚出中国,这时的高晓松便会宣称中国是自己的故乡,不会离去。

但事实上他只是贪图在这里的名利,在中国走红的他一旦离开,失去的不仅仅是粉丝,还有众多“捞金”的机会。

年少成名

而高晓松如此自负,也有家庭的原因。

因为家中都是知识分子,高晓松的清华学历在其中就显得平平无奇

但在这种家庭背景的加持下,高晓松的童年却过得并不幸福。

他的同学乃至邻居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所以高晓松在对比之下,常常产生自卑心理。

并且在高晓松父母的眼里,独自解决问题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所以父母对他的要求极其严格。

所以每当遇到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时,高晓松都不敢向父母开口,只能先请教老师和同学。

渐渐地,高晓松也成为了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可对于他自己,却十分厌恶学习,他曾在访谈节目中提及:

“在这样的家庭里,如果不考上硕士,都只是文盲”。

所以为了不成为家中的“文盲”,他只能装作特别热爱学习的样子,迎合父母的要求。

也正是因为这种约束,导致高晓松几乎没有朋友。

他用孤独的童年和青年作为筹码,换来了清华大学的学历。

不过高父却并不以高晓松为傲,他总觉得高晓松做得不够完美,所以对高晓松从没有好脸色。

虽然考上大学后,高晓松选择了电子工程系无线电专业。

但彼时的他已经不想再“伪装”下去了,他想要追随内心的想法,成为一名音乐家。

之后他和一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好友组建了“青铜器乐队”

高晓松才华横溢,以初恋女友为原型写下了《同桌的你》,这首歌爆火后高晓松在众多音乐家中脱颖而出。

所以大学时期的高晓松已经非常有名,《睡在我上铺的兄弟》也是那个时期的作品。

这些歌曲成名以后,高晓松逐渐从躲在幕后的作曲家变成了台前演奏的音乐家。

但他个人的成功却并没有让“青铜器乐队”发展起来,种种利益纠纷以及音乐追求的差异让他们分崩离析

此后高晓松单飞,凭借《青春无悔》专辑再度走红。

逐渐成名后,高晓松的叛逆心理愈发膨大,恰逢当时各个大学迎来了学生退学创业的浪潮。

已经大三的高晓松决定退学,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转型做导演。

高晓松把这些想法告诉了自己的父亲,高父没有责怪,而是做好饭菜等待高晓松一起吃饭。

虽然感觉有些反常,但高晓松没有多问,谁知在吃饭过程中,高父突然开口:

“大学读不下去就别读了,你今天从这里出去不要再回家”。

其实高晓松一开始并没有下定决定,只是想询问一下父亲的建议。

但高父的这番话彻底伤了高晓松的心,他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家,与父亲彻底决裂。

他一直对父亲怀恨在心,自退学矛盾之后,高晓松和父亲再也没有见过面。

尽管之后高晓松已经在国内成为了知名人物,却依旧没有得到高父的肯定。

高父去世以后,高晓松连他的的葬礼都没有参加,更别提到墓前看望了。

朝三暮四

高晓松在家庭中没有感受到爱,没有了父亲的管束,他的性格也越来越“野”。

遇到筠子以后,他的“渣男”本性逐渐暴露。

27岁的筠子颇具音乐才华,她性格敏感内向

面对高晓松持续不断输出的“糖衣炮弹”,筠子很快被迷得神魂颠倒。

恋爱初期,两人十分恩爱快活,筠子还将高晓松带回家见家长。

然而两人的恋情却遭到了筠子父母的反对,可筠子心意已决,她不断劝导父母,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谁知高晓松却对沈欢一见钟情,他背弃了与筠子的婚约,转而与沈欢火速结婚。

筠子因此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不久后在她与高晓松原本选定的婚房中自S。

这件事给高晓松引来了诸多骂名,虽然他在法律上无需为筠子的死负责人,但他朝三暮四的做法实在有违道德底线。

而他与沈欢的婚姻也并不长久,两人常常因矛盾争吵,高晓松很快爱上了另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阿朵。

面对高晓松执意捧红阿朵的行为,沈欢只好申请法律援助与高晓松离婚,并让他净身出户。

令高晓松没想到的是,阿朵是个“外貌协会”

对于外貌并不出众的高晓松她从未动心,从一开始就是想利用高晓松的人脉。

在高晓松捧红她之后,阿朵只留下了一句“他的脸我亲不下去”便离开了高晓松。

失恋后高晓松并没有因此受挫,反而转头追求起了年仅17岁的徐珊珊。

此时高晓松已经36岁,为了为了将他与徐珊珊的感情合理化,高晓松花重金将她送到美国留学深造。

之后徐珊珊怀孕,两人“奉子成婚”

但高晓松的“野性”注定他不会与任何人在一起多久,他与徐珊珊的感情也只维持了7年。

结语

高晓松的陈年旧事,放到现在仍旧是令人难以言喻的。

抛开他与刀郎的恩怨,光是他在感情上朝三暮四以及在节目中崇洋媚外的行为,足以让他人人喊打。

这就是为什么高晓松如此有才华,却依旧不讨喜的原因。

希望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专心于音乐创作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您迅速获取到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云霭   明朝   人人喊打   清华   日本   美国   才子   中国   父亲   道路   父母   节目   历史   音乐   高晓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