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7月!西方实现多项重大突破,第四次工业革命又由西方主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新闻。这半年,欧美西方国家的科技突破突然变快了,变多了,很多以前没有突破的技术,都在这半年实现了突破。下面我们来列数一下:

可控核聚变:能重塑未来世界能源格局

核聚变是太阳和恒星的能量来源。在这些星体核心的巨大热量和重力下,氢原子核相互碰撞,聚合成更重的氦原子,并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能量。核聚变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可控核聚变技术有望为人类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帮助人类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昨天,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当天表示,继去年12月的成功尝试后,该实验室再次完成核聚变点火实验,并再度实现净能量增益突破。

据报道,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去年12月的激光聚变实验中首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实验室使用192束激光击中了只有胡椒大小的氢同位素固体目标。实验向目标输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产生了3.15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能量增益达到153%。美国能源部将其称之为“经过数十年努力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将为国防与清洁能源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大约在一个世纪前,科学家开始接触并了解到核聚变为太阳提供能量,几十年来他们便一直在地球上研究核聚变。如果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这项技术能够进一步拓展到商业化的水平,有朝一日将可能对遏制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副主任吴征威表示,美国建设NIF的初衷不是为了发电,而是为了模拟核爆炸。他认为,NIF目前还没有针对连续获取聚变产生热量的完整设计;在走向未来的潜在商业化途中,NIF采用的技术方案需要考虑激光等设施本身高昂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吴征威认为,虽然我们距离商用的核聚变还有较远的距离,但是NIF能实现增益“确实已经很了不起了”,将推动人类进一步接近解锁核聚变的“无限能源可能”。

室温超导: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磁悬浮列车满街跑,新能源汽车充电五分钟续航2千公里,手机也能变超算,电力超长距离无损传输……这样科幻电影般的世界,现如今被“室温超导”撬开了门缝。“超导”就是在特定条件下电阻为零的现象。而“室温常压超导”,就是在不需要特殊条件的情况下,就能实现零电阻、抗磁性的现象。这种技术一旦实现,对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首先,在能源方面,原本电力的传输会产生消耗,且随着距离的增加,消耗会越大。而“室温超导”零电阻的特性,或将实现超长距离无损耗输电,产能和利用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其次,在交通方面,无损的电力传输和高效的能源存储,或使新能源汽车实现充电五分钟行驶两千公里,磁悬浮列车或成为日常,未来将直接改变人们的交通方式。

突破起源:7月22日,韩国量子能源研究中心公司相关研究团队通过两篇论文及视频方式,宣布在常压条件下,一种改性的铅磷灰石晶体(LK-99)能够在400K(127 )以下表现为超导体。该团队兴奋地指出,“所有证据都可以证明,LK-99是世界首个室温常压超导体。LK-99的诞生意味着室温超导领域的重大突破,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代。”一时间全球开始复现上述试验,因为该材料的合成需要长时间加热等,这个过程被不少网友调侃为“烧炉炼丹”。以中国为例,根据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团队进行了复现实验。

论证情况:美国方面,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宣布,在超级计算机的模拟下,其结果支持韩国发布的“LK-99”作为室温超导体材料。

俄罗斯方面,俄罗斯科学家Iris Alexandra在社交媒体推特表示,他成功制备出了具备常温抗磁性的“LK-99”晶体,而常温抗磁性正是超导体的特性之一。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在B站上上传的视频显示,该“超导材料”比牙签还细小,堪比针尖,实验结果要靠显微镜观察,无论是磁铁的N级还是S级,该材料都对此呈现出斥性。该视频一度成为B站排行榜最高第1名的视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团队表示,成功制备了LK-99材料,没有观察到磁悬浮现象和零电阻现象。

东南大学孙悦团队6片样品中的1片样品观察到110K电阻降低,但没有测量到完全抗磁性,实验者推测样品中超导组分很低。

中国领先世界的技术有哪些?

历史上,我们的四大发明都是古代的,真正能对世界产生重大深远影响的技术突破都没有,三次工业革命,我国可以说都没有实现历史性突破。都是西方国家主导。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这次工业革命以机械化和蒸汽动力为主要特点,标志着人类从手工业时代向机械化时代的转变。这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随后传播到欧洲大陆和美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造都出现了,比如珍妮纺织机、火车、轮船等。这些发明和创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工人权益问题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末,终于20世纪末。这次工业革命以电力和石油为主要能源,标志着人类从机械化时代向自动化时代的转变。这次工业革命在美国和德国发生,随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和日本。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造都出现了,比如电灯、电话、电视、汽车、飞机等。这些发明和创造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社会不平等等。

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末,至今仍在继续。这次工业革命以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为主要特点,标志着人类向信息时代的转变。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造都出现了,比如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3D打印等。这些发明和创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中国的技术突破也越来越多,也产生了一些世界领先的技术。比如:新能源汽车技术。5G技术、量子通讯、物联网、航天、无纸化支付等。但是这些都不属于真正能改变世界格局,改变战略地位的技术。

面对技术封锁,中国怎么办?

我想起来一个新闻,也是在7月份。7月2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和问责委员会附属委员会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不明飞行物(UFO)听证会。在这场听证会上,美国前情报官员戴维·格鲁什宣誓声称外星人的存在,美国政府拥有不明飞行物非人类尸体。但就该言论这位前情报官员并未拿出任何实质性的证据。

戴维·格鲁什曾在五角大楼“不明空中现象”(UAP)特别工作组任职。他透露,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秘密持续运作一个“追踪坠毁的UFO并进行逆向工程”的项目,而这个项目并未受到国会监督

当然上述只是我本人自己联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是为何历史上的重大科学突破都在西方国家?因为历史原因和技术封锁壁垒,外国技术在一些关键领域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我们国家怎么办?突破外国技术封锁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首先,国产当自强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研发投入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像芯片这样的基础性技术研究。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

其次,国产当自强需要提高教育水平:中国应该投资于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这将为中国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才,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

最后,国产当自强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是推进科技创新和突破技术封锁的重要手段。我国已经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关系,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内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总之,中国想要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从国内发展到国际合作,从教育培养到技术自主,全方位发力,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工业革命   抗磁性   劳伦斯   超导体   超导   室温   美国   中国   主导   能量   神奇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