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能支撑你的东西,其实一直默默在你身后

将近一千年前,苏东坡老师说了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凭此话,苏老师大可跻身于心理学家的行列。但心怎么就能安了,他没直说。这是一句生活上的道理,但它不同于数学定理、几何公式。公式、定理,前人论证好了,我们拿来用就是。但生活的道理,总要我们从头来一遍,自己得出结论才算数。一千年后,你我都会说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但谜面之下,仍待我们自己找出答案。



不可名状的安稳感是生活的支点

人们对新事物、新世界永远抱有好奇的态度。有时一款新出的手机就足以挑拨人心了,而有时,家附近还有自己没打卡过的美食店,那也架不住内心的碎碎念。

这些还只是“初级段位”。实际上,充满好奇、勇于探索未知将贯穿人的一生。去陌生的城市去展开一段闯荡的生活也是如此,因为它未知、有很多的可能,所以也就充满了说不清的魅力。像我们遥远的祖先一样,我们敢闯敢拼,敢为了一种值得过的生活“下注”。对此我们会找到一些词,比如管这个叫“拼搏精神”、“探索意识”。但心理学家会提醒我们,这还跟内心的安全感有关。说来有趣,好奇心和安全感是配套着来的,安全感像是一个花盆,而好奇心则是上面开出的小花。

好奇心背后,离不开安全感的滋养

这不是什么新近的发现,在上个世纪最后的二三十年里,心理学者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典型的,我们早已听过:把一两岁大的孩子放到一个陌生环境里,假如妈妈在,他们就会舒舒服服地玩,对周围的玩具充满好奇,但妈妈假如“有事”出去了一下,那可就坏了,他们会变得紧张兮兮。这就是安全感。这些实验可重复,在安思沃斯(Ainsworth)“发明”了这种著名的实验之后,诸如鲍德温(Baldwin)、迈克尔森(Mickelson)和他们的团队一次次地验证了这样的效果。其实,不论是婴儿还是如我们这样“纯纯的大人”,都是如此。有了安全感,才能探索“有创意”的生活,并去应对人生各种的风险挑战。

创意与想象的底层是“安全感”

上好安全感这一课,我们的精气神会变得更好。据说,我们做事更不容易选择放弃,笑的时候也会更加“大嗓门”,甚至在陌生人求助时,我们也总能释放善意,出手更加的慷慨。

有了安全感很好,最重要的是它对生活的坚持。再棒的生活也会有让人疲惫的时候,但有人会继续往前走。他们好像总是充满着激情,但这是因为安全感在底下“兜”着他们。能坚持走下去的,和不能坚持的,其间只是一步之遥。安全感是一种能量。回首过去,生活中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坚强”,而只有内心具有安全感,一个人才能释放他的活力与魅力。扎稳脚跟也罢,漂泊在外也罢,人总是心理上的“安居者”。安稳感不是苹果、香蕉、梨,它不可名状,但它是我们生活的支点。

有了家方可以致远

不可名状的东西多了去了。但人类有一个本事,能把那些无形的东西变成有形的。有谁能说“青春”可以摸得到呢,但是当它变成了一个生日蛋糕,变成了一本厚实的老相册,你大概总能触碰到青春的形状。安全感也是如此。有谁没见过那种“大抱熊”呢,那是一种硕大无比的抱枕,它既不是枕头也不是靠背,而是一个可以“怀抱”的东西。空虚、不安,人仿佛真的会变成“中空”,而填充了一个抱枕,会让一个人“充实”。

“无形”的安全感与“有形”的温暖

安全感就是这样从无形过渡到有形的。而正是这一点,让我们重新见识了家的意义。人的脑回路有时候就是那么奇特,它分不清什么是“内”和“外”,当一个人的家居环境变得沉稳时,他的内心也会一样变得沉稳。

家能为我们提供安全感,这话说起来近乎于陈词滥调,但这里的意思,还不是指我们的家人——他们当然是我们安全感的巨大来源——而是指“填充”在我们家里的一切物什,不只是你家中的大抱熊。这些“家伙”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家的辨识度。如果生活在“老家”,这种辨识不只是你熟悉的饭菜、爸妈脸上你熟悉的面容,而是还包括你靠着老衣柜、摸摸旧床沿的感觉。连沙发也是“厚重的软绵绵”,不会让你担心它随时会“垮掉”——那是一种“我家的沙发”,不必正襟危坐,可以把脚担在扶手上,因为它总是“装得下”一份慵懒和自在。

添置家装,像是在添置自己的稳定性

在外闯荡的人,对此一定会更有感触。那种“家随着人走”的不踏实感,不足为外人道。当一个人受制于条件,总是没法添置那些“固定资产型”的家具,那其实是对自己暗中的一种惩罚。生活已足够令人眼花缭乱了,所以他们在装扮自己的家居时,会下意识地寻求一种“安稳”。否则,人会在夜幕初垂时提示自己,这是一段尚未尘埃落定的生活,永远是一种过渡阶段。一张书桌,一把摇椅,一面敦实的衣柜,有什么用呢?大概没什么用。但如果把家想象成一幅书卷,那么这些物件就是一方沉甸甸的镇纸,它们压住了生活,不至于让它“翘边”。卷起行李卷、抬脚就浪迹天涯的事,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没有做过,大可看作一种遗憾;但倘若获得了一点年纪,这种事发生的概率则是越小越好。当然,除非我们发自内心愿做一个心灵上的远游客,再次出发。安全感在滋养着我们的好奇心,一定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着“能量的通道”。这让我们不但对未知充满好奇,也敢傲睨生活的风险。因为面对万千世界,我们总是有一个“安全的角落”。

一隅明媚带来一日能量

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家中也有个万有引力的定律。它总是有一点“质量”,让我们总是被吸回去,然后再次蹦蹦跳跳地去闯荡世界。闯荡也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根的,一种是有根的,我们最好拥有第二种选项。

有一个带着“配重”的家,才会心安;心里有了“底座”,才可以致远。

这些年你们“支撑”我一路走来

没有人意识到我们在那些餐桌、沙发和床上面获得过多少能量。在大部分时候,我们不会动用拟人化的思维,把它们想象成我们的家人或朋友。或许也正是这样,我们多少都欠它们一份“看见”。然而这一切仍然被顾家家居捕捉到了。在今年的第十季816全民顾家日到来之时。

孩子大了,总在你身上蹦蹦跳跳,他说这是你们的秘密基地,辛苦你们几个,把孩子保护得这么好。”——这是一位妈妈对家里沙发和茶几的对白。“那个时候你话不多,但最懂我。”——这是家里男主人对那张大床的心里话。……

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家具

当我们展开一段段谦逊而温柔的回忆,家中的老家具会重新被我们“看见”,虽然总是默默无语,但它们什么都知道,也什么都记得。当十年前,顾家的家具第一次来到我们的家中,那只是陪伴的开始,而在其后的岁月里,它们的价值才一点一滴地释放出来。对于漫长的人生而言,十年或许不算太长,但也绝不算短。十年足以让一个小孩子长大,也可以让一个“纯纯的大人”联想到沧桑。而家里的一切,当一同走过“十年的历程”,也就教人离不开、放不下。

爱,是人生的底座

那些老家具让我们的心变得安稳,它们是我们内心稳稳的“花盆”,让我们可勇于闯荡外面的世界,做一株肆意摇摆的“花”。此刻,第十季816全民顾家日已然开启,顾家家居邀请大家一起来关注身边的“老家具”。这或许是一次再合适不过的契机,欢迎各位晒出那些陪伴自己的家居产品。它可以是你的一张书桌、一个板凳、一张床、一款沙发或者衣柜,无论它是什么,都没有限制,唯一的要求是它与你之间有着默默陪伴的经历。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晒出陪伴你的“老家具”

顾家家居成立迄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816全民顾家日」也走入了第十个年头,第十季816全民顾家日以“用爱挺你”为主题,再次感念人们对家的依恋。

“用爱挺你。”——顾家将一切凝缩在这一主题之中。这是一份爱,而爱可以是有力量的,它藏在我们的背后,是支撑,也是力挺。顾家家居一直在持续传递“顾家”、“爱家”的美好价值,也从未忘记对用户的关怀:2013 年“沙发修养节”横空出世;2016 年创建家居服务品牌“顾家关爱”,为顾客提供沙发保养、上门清洗等完善的服务保障,2020 年推出售后服务政策“顾家服务八大承诺”,将服务细则详尽、公开作出承诺……截至 2022年, 顾家关爱用户已突破百万。


与此同时,顾家家居也为众多的“老朋友们”提供了温馨的产品与服务。仅仅是2021-2022 年 4 月期间,顾家家居累计为 320 万会员开办了 54 个会员社群,举办了 150 场会员活动,涉及观影节、插花节、手工制作、明星见面会等多种形式。顾家家居始终希望用全生命周期的关怀持续维持着这份价值的提升,这也是顾家家居对陪伴、对支撑的理解——服务不在一瞬,而在于持久。


生活需要支撑,才能勇于前行,顾家家居自觉“有幸”去做“生活的小小支点”,就像家人一样,在共同的陪伴中“支撑”起稳稳的生活。


有了家,方可以致远;而有了内心的安稳,方能够更好地闯荡宽广的世界。当有稳重的力量“挺”起了我们,我们也终将会有力量“挺”起一个更大世界。

看完可否关注我一下嘛谢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不可名状   顾家   家居   安稳   好奇心   全民   安全感   身后   沙发   内心   东西   家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