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塔克拉玛干,就难以感受到沙漠的威力(大美新疆实录二十五)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塔克拉玛干沙漠(维语:تەكلىماكان قۇملۇقى)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和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这次我们新疆之行,与它有了三次亲密接触,充分感受了它的威力。

1、在阿拉尔的沙漠之门,充分感受了它的“热度”。一是感受了自然的“热度”,那天我们在那里活动时间不到一个小时,结果手臂晒脱皮的有好几人。据有关资料介绍,这里最高温度接近70度。二是感受了精神“热度”。这里之所以叫“沙漠之门”,是因为解放军横穿700公里沙漠到和田全歼叛军,从这里开始。1949年12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1800余名官兵为了争取时间,不走水源丰富的另外两条路,从这里开始,昼夜兼程行军15日,行程700多公里,开创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一“死亡之海”的奇迹。奇兵突出,让叛乱分子措手不及,顷刻间便土崩瓦解。解放军的英雄壮举,以及垦荒老兵“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精神,让我们充分感受了精神“热度”。

视频加载中...

沙漠之门的“标致”


在沙漠中跳支舞


沙漠之门旁的“沙丘”

2、在和田城区,充分感受了它的“力度”。那晚我们住在喀喇昆仑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的和田城区,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停在门口的轿车的挡风玻璃上有厚厚的一层沙,旁边的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地上的积沙。我们住的酒店离沙漠还有几百公里的距离,而扬沙就这么严重了,终于明白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什么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据资料介绍,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最高可达300多米,这个“力度”非人力能做到的。传说“塔克拉玛干”一词分为两部分,“塔克拉”和“玛干”,其中“塔克拉”意为“地下”,“下面”;“玛干”意为“领域”,“家园”,“生活的地方”;因此“塔克拉玛干”意思是“地底下的城市”或“地下有座城市”,维吾语的意思是“走得进,出不来”。

视频加载中...

轿车挡风玻璃变挡“沙”玻璃


工作人员扫扫一夜之间飞来的黄沙

3、在和田到库尔勒的列车上,充分感受了它的“深度”。为了能够充分感受沙漠的深度,6月27日我们乘坐和田到库尔勒的火车,在沙漠中过了一晚。火车在沙漠中行驶了16个多小时,但这仅仅是沙漠的一部分,沿线的沙漠十分壮观。如果没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就难以活着出来。西方探险家斯坦因在100年前将其称为“死亡之海”,确实是名副其实。

视频加载中...

流动沙丘和沙浪


流动沙丘


沙漠中的“铁路”


环塔铁路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塔克拉玛干   阿拉尔   塔里木盆地   新疆   库尔勒   沙漠   沙丘   威力   和田   解放军   实录   热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