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掠影/(24)大石桥

古城掠影/(24)大石桥

原先到天长古城,大石桥是唯一的一条通道。后来在大石桥下端石阳公路的绵河上又架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构造的新桥,但到天长古城,人们一般仍然会通过大石桥进入。

大石桥又称逸仙桥,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12年9月18日驻足井南车站一边与当地官员士绅谈话,一边览视雪花山风景而得名。大石桥位于城东,飞跨于滔滔绵河之上,是古城连接绵河两岸的重要桥梁通道,也是井陉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桥梁建筑,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石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完工。大石桥原为 12孔,长109米,宽6.4米,高8米,桥东西两端各置有一对高五尺的石雕狮子,桥两侧为高三尺的青石栏板和石望柱,石柱顶端分别镌刻有狮、猴、鹰等动物形象的石雕。这些石雕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或幼狮爬在母狮肩头上戏耍玩闹,或雄狮昂首怒视前方,或猕猴静坐若有所思,或苍鹰飞落捕捉白兔,神态各异,耐人玩味。雕刻风格或粗犷或细腻,但都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是清代雕刻艺术珍品。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嘉庆六年(1801)两次大水,桥东部六孔先后被毁,仅余西部六孔。搁置百余年后,民国18年(1929年)对大石桥的东六孔进行了修复,也就在这个时候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在井南车站落脚而被命名为逸仙桥。1966年8月绵河暴涨,又将东端五孔冲毁,1967年修复完工,将冲毁五孔改为四孔,共为十一孔。西端六孔为清乾隆年间原建,中间一孔为民国所建,东端四孔为1966至1967年新中国修建。

大石桥距今已二百多年,现仍是古城沟通绵河两岸的主要通道,而且一桥保持着三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实属罕见。

文字编辑/吴同庭

图片提供/郝墨荣、樊香云、郝春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井陉   石桥   嘉庆   古城   天长   掠影   石雕   民国   桥梁   两岸   通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