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李想:用童书激发孩子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

越南吉仙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越南境内最大的热带雨林,这里是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也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奉献青春和热情的所在。

图像小说《常与小熊》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熊科组专家、越南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阮庄的真实经历创作而成,讲述了小女孩常突破偏见,追逐梦想并投身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故事。

常在儿时偶然目睹了一头黑熊遭到人类残忍虐待,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她立志要成为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多年以后,已成为动物救护中心志愿者的常与那头黑熊再次相遇。此时的黑熊已垂垂老矣,长期遭受的囚禁使它已无法再放归野外,常感到非常痛心。然而,一只马来熊宝宝的到来又让常重新燃起希望……为了帮助小熊索亚重回自然的怀抱,常对它进行“野化”训练,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

该书由阮庄亲笔撰写,越南画家吉特·勇绘制。吉特·勇的画风大气、丰富而灵动,翻开绘本,仿佛置身茂密丛林之中,野性的气息扑面而来。吉特·勇的画面具有纪实性和科学性,结构铺排错落有致,而在细微之处,又往往藏着令人惊讶的生命之美。2023年,吉特·勇凭借《常与小熊》斩获“卡内基插画奖”。

2023年,《常与小熊》中文版由接力出版社引进出版,由译者李想译入中文。李想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是博物馆教育领域的青年学者。他从小喜爱野生动物,国家动物博物馆特聘的科普讲师的身份,让他得以将专业和爱好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知识和历史人文的深入挖掘,为小朋友们展现动物与文物的关联。《常与小熊》是一本让李想十分惊喜,并付出巨大努力去翻译的图像故事。李想说:“它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很适合学龄儿童阅读,激发他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也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南都专访博物馆教育领域青年学者、译者李想

以真人真事改编的绘本

南都: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触到《常与小熊》这个图像小说并决定将它译入中文的?

李想:我最初是通过出版社接触到这本书,《常与小熊》这个绘本篇幅并不是很大,读了以后非常有感触。现在大家都在提倡环境保护,环保意识也特别强,各种环保组织的工作也做得很不错。然而像《常与小熊》这种以真人真事改编、面向小朋友讲述野生动物保护的故事绘本,在国内市场的确比较少见。《常与小熊》所述说的故事非常感人,它的主人公常,通过自己的努力,打破世俗的束缚,最终成为一名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在故事之外,这本书也介绍了很多关于野生动物的知识。它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很适合学龄儿童阅读,不仅可以激发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我们的梦想或许无法实现,但心中一定要有一颗梦想的种子,要有为梦想拼搏的精神。方方面面的因素让我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去做翻译的工作。

青年学者、译者李想

南都:《常与小熊》也是一本自然科普类读物,翻译《常与小熊》这个图画故事对你来说有哪些挑战?

李想:绘本总体的篇幅不大,从开始着手翻译到最终定稿其实并未花费很长的时间,总的来说,文本翻译对我来说难度不大。不过,我自己学的是考古文博专业,在动植物和自然保护方面有一些知识盲点,但此前翻译过《大卫·爱登堡自然行记》,这为我翻译这本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大卫·爱登堡自然行记》审校者张劲硕博士和我是多年的好友,他是动物学的博士,也是国内做自然保护、动物科普相关工作翘楚。在翻译过程中,我向他咨询过很多专业意见,特别是一些专有名词的翻译。

南都:一名普通读者能从《常与小熊》里获得关于马来熊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哪些知识?

李想:这本书虽然看上去篇幅不大,文字量也就在两万字左右,但是其中包含的信息却异常丰富。图书一开始就向小读者介绍热带雨林,通过文字和图片,让大家对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有所了解;它还穿插了一些故事,将知识融入其中,比如说我们的小主人公常为什么会踏上动物保护之旅?其实是因为她在少年时期遇到了“活熊取胆”。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传统医药将活熊胆视为一种非常好的药材。制作这种药材,意味着对动物造成伤害。这种残忍的方式,让常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也激励她走上动物保护这项意义深远的事业。

《常与小熊》内文

其次,书中还多次介绍以马来熊为代表的热带雨林中的动物们的生活习性,比如说它们居住的环境、它们的食物,它们的栖息地,以及一个被驯化或被救助的马来熊如何一步步走向森林,逐步“野化”的过程。

除此之外,小主人公常为了帮助马来熊“野化”,她自己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可能很多小朋友不能理解,“野化”是不是就是把动物放到野外环境中?其实不然。野化最终的目的是要动物适应野外的环境,在不需要人类的帮助在野外生存繁衍。从小就被捕捉、救助的索亚已经失去了这样的本领。它很小就失去了爸爸妈妈,没有父母教它如何去生活。动物救助者应该做哪些工作?书中有很多细节的描写,让我们的小读者身临其境感受“野化”的过程。能让读者和常与小马来熊产生共情,一起感受各种艰难险阻,共同体会成功的快乐。

当然也有一些非常直接的知识传输,比如世界上有八种熊,哪八种?马来熊被称之为太阳熊,那么月亮熊和太阳熊之间有怎样的区别?绘本通过很形象的插图去直观地表现。

整本书的知识传输是多层次,多维度,多方式的。难能可贵的是,《常与小熊》没有一味地向小读者灌输知识,而是将知识化于无形,让小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去熟悉、了解和学习。

南都:你怎么评价越南画家吉特·勇为《常与小熊》的故事绘制的图画?

李想: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看到的还不是文字,而是图像。因为绘本给大家最直接的冲击就是画面。我自己也做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绘本,不能说我们的绘者画得不好,但是吉特·勇的绘画给我造成的冲击在于,他构图的方式非常多元化,有大场景,有细节图,不同的构图方式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此外,他绘制的细节特别生动,即使是背景图像,他也会把细节勾勒得非常清晰。吉特·勇采用水彩的手法绘制,且全部为手绘。不同于电脑绘图,手绘更能展现出绘者内省的情感。总的来说,这本书中的画面非常轻快,有的内容繁多,但却没有杂乱之感。我也听责任编辑说这个绘本曾获得了多个国际大奖,也证明了绘者绘画的功底。

绘画的内容是以真人真事改编的,绘者和作者之间肯定有很多的沟通和交流,他自然也会将这样一种情感注入到绘本当中。因此你感觉不到拖沓,它不断地往前进,它也不拘泥于某一种绘画的风格,你能感觉到画风的变化,并因这些变化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常与小熊》内文

南都:在绘本里,常与马来熊的友谊非常令人羡慕。除了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以外,城市里的小朋友还有哪些途径可以接触到野生动物?

李想:除了在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以外,国内的小朋友有没有接触到野生动物的机会呢?其实是有的。我们现在的城市环境越来越好好,一些小的哺乳动物,比如小刺猬、小松鼠,以及各种鸟类,在城市中越来越多。一些社会机构比如自然类的博物馆,也在做这种观鸟或生态环境观测活动。国家动物博物馆就经常组织在天坛、奥森、麋鹿苑等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去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性。甚至还会到四川、大凉山、广西、陕西等地,考察当地野生动物分布情况。通过观察和观测,激发孩子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兴趣。也有一些有研学机构带着喜欢动物的小朋友们前往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动植物资源特别丰富的地方,去感受自然之美和野生动物之美。

尽量少地去干预野生动物的生活

南都:这个绘本让我们了解到越南的野生动物保护,也因此对国内的野生动物保护情况产生了好奇。能否给我们讲讲国内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什么成绩?

李想:国内的动物保护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路,无论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已做出了很多成绩。比如从大的国家层面来说,我们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多次修订《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名录》,从法律法规层面去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建立了以国家公园为中心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国家层面做出的巨大努力。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做了相应的工作。比如北大、北师大、中科院动物研究所这些科研机构,它们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多个野生动物保护的基地,也做出了许多成就。比如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朱鹮在世界范围内被认为已经灭绝了。中科院动物所的刘荫增先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陕西找到了七只野生朱鹮,通过对这七只野生朱鹮的保护、繁育,现在野生朱鹮的数量非常稳定,这个物种已不再有濒危风险。又比如说麋鹿,中国大地上原本栖息着许多麋鹿,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它的栖息地逐渐减少,到了清朝末年,麋鹿只聚集在有限的几片地域。因为历史原因,麋鹿被运到英国。后来中国野生麋鹿灭绝,我们通过努力,从英国引进了一些麋鹿,在中国进行驯化,现在在国内有好几个野生麋鹿驯化基地,这个物种又重新回归到了中国。像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

还有一些NGO,比如北大的动物保护组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现在的负责人是北大生物学院的吕植教授。吕教授以前致力于大熊猫的保护,后来又将她的研究范围扩大到青藏高原这种野生环境的保护,他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除此之外还有“猫盟”,它致力于华北豹回归北京。华北豹现在仅在山西这一片生活,但很久以前,华北豹在整个华北地区的分布是非常广的。所以“猫盟”通过华北豹的回归,去保护整个这片区域内的其他物种。此外,云山保护一直致力于长臂猿的保护。现在很多社会机构也是动物保护理念传播和实践的主力军,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唤起全社会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常与小熊》内文

南都:近年来,屡屡有关于野生动物的新闻登上热搜,比如云南野生象群的迁徙就引发了全网关注。你认为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

李想:在现今这个状态下,我们需要做的更多是给野生动物腾出生活的空间。比如我们建立自然保护区,其实就是为野生动物提供一种生活的空间。大家觉得野生动物很脆弱,没有人类的保护就会灭绝,其实并不是。野生动物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只要能够给它足够的生活空间,它就能在这个范围内繁衍生息。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一方面给予它们足够的空间,一方面尽量少地去干预它们的生活。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觉得应该给它们提供食物、提供医疗资源。因为野生动物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已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人类的活动加诸这个空间之上是画蛇添足,反而会给它们造成不良影响。

计划出版一套《科学考察天团》

南都:你毕业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是博物馆教育领域的青年学者,同时你还是国家动物博物馆的特聘科普讲师,你是怎么将文物与动物在科普教育中结合起来的?

李想:我小的时候也特别喜欢动物,这是小孩子的天性,也是人类的天性。小动物毛绒绒的,大眼睛,谁不喜欢呀。这颗种子一直埋在心里。虽然后来选择了考古文博专业,但是在文博领域当中,动物从来不会缺席。我们在文物当中经常看到狮子、老虎、熊以及许多鸟类和昆虫,它们在文化当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些动物之所以被人类装饰在器物之上,是因为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在人类的生活及精神方面,它们的地位举足轻重。在万物皆有灵的新时期时代早期,它们被人类赋予了特殊的能力,人类对它们具有特殊的情感。所以我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做科普介绍的时候,会将动物知识和历史文化传统知识融合起来。当然了,小朋友们也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理解为什么人类会在早期社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比如,在新石器时期乃至后面的夏商周,我们在一些陶器、青铜器上都能看到青蛙的形象。因为那时候,人们认为青蛙是多子的象征,因为青蛙一次能产下很多的卵,可以孵化很多幼蛙。在人多力量大的年代,只有当人类达到一定数量,才能保证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因为渔猎、采集都是要靠人的。此外,青蛙、蟾蜍既能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面临过多次洪水袭击,青蛙这种两栖生活的特性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觉得它好像有某种神力。除此之外,人类观察到,每次在暴雨前,青蛙的鸣叫特别响亮。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社会,对于雨水的需求特别大,雨水充足才有粮食丰收。青蛙又和雨水有了关联。种种原因,让人们将青蛙作为崇拜的对象。这些文化上的深层原因让动物与文物的连接在一起。找到这些契合点之后,给小朋友介绍,小朋友们既能了解动物的习性,也能够理解相应的文物艺术。

南都:你是否考虑自己创作有关野生动物的科普读物?

李想:的确也在计划写一套《科学考察天团》,这套书就是面向中小学生,选取几位中国自然科考的专家,描述他们亲身经历的科考故事。比如第一本是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张劲硕博士为原型的。张劲硕博士以前研究蝙蝠,他和他的团队在国内首个发现了蝙蝠新种并为之命名。他背后就有许多非常有意思的科考故事,有惊险、有刺激,也有很多尴尬、搞笑的事情。通过这些故事,我们让小朋友们明白,科考要做哪些准备,科考的目的是什么,科考应该怎么样去做,既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又能够得到想要的数据……有很多小朋友对这个感兴趣,但这个专业要学什么,要怎样去从事?通过这套书籍,既让小朋友们了解了科考事业, 也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有致力于生态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专家们,他们对中国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马来   越南   麋鹿   科考   野生动物   中国   译者   意识   人类   动物   孩子   故事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