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级演员在日本家中去世?妻儿都是日本人,与中国何干?

还请观众老爷们点击右上角“关注”,这样能方便各位进行探讨。

文|狐楚话史

编辑|狐楚话史

前言

2023年7月26日,曾经塑造过多个人物形象,改革开放时期曾挽救过中国话剧业的“国家一级演员”赵有亮逝世。

他曾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作为教育者的身份,为我国影视行业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

当赵有亮逝世的消息传到国内,多位艺人纷纷发文缅怀。

病逝日本,引发讨论

赵有亮生前常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工作,贡献非凡,荣誉等身,但因为逝世后被曝光,所以引发了大众热议。

像这样一位老艺术家,教育者,除了尊重,致敬,还有什么可争议的呢?

难道就是因为逝世地点在日本吗?

然而,事实还真就如此,网友们的注意力出奇一致,全部都在“病逝日本”这个话题上。

甚至有的网友对赵有亮居住在日本这件事表达了强烈不满。

慢慢的,开始有人质疑赵有亮的立场问题。

为此,国家话剧院发出了公告,公布了赵有亮的病逝情况,同时进行了缅怀。

可话剧院的一份公告也难以平息大家的质疑,悠悠众口的力量还是不容小觑的,没多久,国家话剧院也被迫修改公告,将其中的“日本”二字删除。

众多明星为老师追思

在赵老先生的执教生涯中,对国家的文艺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

他曾教导并培养出非常多的演员和导演,单看老先生病逝后的那些发文哀悼的阵容,就可以预料到赵有亮的地位非同一般。

其中,著名演员冯远征晒出了和赵老先生曾经合作的电视剧,并且以剧中人的口吻,对其表达哀思。

女演员海清也在悼词中表达对老先生的敬意,因为海清早年间是一位话剧演员,曾经受到过赵有亮的提携和指导。

既然有如此多的明星艺人为老先生发文哀悼,表达敬意,不难看出赵有亮的品行,作为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不该被网络语言如此奚落。

但依旧有很多较真的网友表示:老先生既然那么爱国,为何要去往日本,而不继续呆在中国呢?

功成身退的赵有亮,生前一直朴实低调,他恐怕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己死后,一个讣告却能让他成为舆论中心。

艺术是否无国界

赵有亮因为病逝在日本,导致民众对他的国籍非常感兴趣,甚至就连老婆孩子的国籍也都打听的一清二楚,于是,赵有亮老先生被打上了“不爱国”的标签。

都说艺术无国界,如今的我们是怎么了?

赵先生的妻子是日本人,他前往日本也是为了能够团聚,只是在晚年不幸染病去世,并未回到中国罢了。

无论国籍在哪,老先生所作的贡献不可忽略,他不仅为国家的话剧事业打开了局面,还为我国创造了多部经典作品。

回顾赵有亮的一生,殚精竭虑,从演员转型为教育者,无时无刻不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先天口吃,幼年丧父,梦想就是做演员

1944年,赵有亮的父亲就去世了,那时的他才几岁而已,家里的兄弟姐妹又很多,导致母亲一个人只得没日没夜的做工,生活的十分贫苦。

每天看着母亲劳累的身影,赵有亮无计可施,但他却深深地烙印在了心中。

因为生活太过困苦,导致很多时候连口吃的都没有,母亲不在家时,兄弟姐妹们常常为了一口饭而争吵。

年幼的赵有亮不喜欢和哥哥姐姐们争,他总是溜出去看电影,当然不是买票的那种,就这样,赵有亮喜欢把心中的不愉快和生活的压力寄托于电影,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成为演员。

初中的时候,赵有亮对电影已经开始变得狂热,上课的时候,经常琢磨电影中的人物,幻想成自己,然后在脑子里模拟如何塑造。

为了多看几部电影的他,甚至会翘课偷跑到电影院。

当时的电影院管制极为宽松,对于电影的类型也没个区分,只要外资带来影片就能放,而且票价也很低。

于是,赵有亮总是会把手里的钱买成电影票,而且从不挑三拣四,无论是苏联还是法国,只要是电影,他都会前去观看。

对电影的狂热,让赵有亮忘记了自己的缺陷,那就是“口吃”,而正是因为他说话不利索,间接让他有些自卑,甚至话也越来越少。

但一到电影院,赵有亮便会把自己代入剧情之中,脑子里除了肢体动作,嘴里还会模拟台词,即便是听不懂的外国语言,他依旧会按照国语在心中默念。

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未来

赵有亮对电影的痴迷,家里人和朋友都看在眼里,于是,他们鼓励赵有亮,不要因为自己的口吃而自卑,要勇敢做出改变。

在众人的鼓励下,赵有亮终于打开心扉,尝试着在大家的面前表演说台词,可能他就是这块料吧,即便是正常说话还不太利索,可只要进入角色,口吃却能神奇般的消失。

做了充分准备后,赵有亮前去参加了上海戏剧学院话剧团的招生考试,而他凭借着扎实的台词功底以及投入的表演,顺利通过,成为了话剧团的学生。

在学校的时候,赵有亮更是凭借着响亮的嗓音,饱满的感情,被老师认可,觉得他非常具有演员的潜质。

赵有亮知道自己的演技还需要锻炼,所以他经常会参演一些小角色,以此来磨炼自己的演技。

久而久之,赵有亮在圈子里的名气逐渐显露,大家对他的演技十分认可。

“上海男人”的标杆

赵有亮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出演了人生的首部电影,在《好爸爸坏爸爸》中饰演主角“爸爸”。

他在电影中的表现征服了观众,就像电影名字一样,把两个对立的形象给生动的刻画了出来,作为父亲,对闯祸的孩子又气又恨的心情,想要教育又舍不得的纠结,演艺的太过精妙。

作为电影演员正式出道的赵有亮,不仅获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也给自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机会。

后来,他在《孽债》中饰演一位丈夫,同时也是一位父亲,40多岁的年纪,带着方框眼镜,头发整理的干练利索,黑色外套也一尘不染。

一个儒雅又多情的上海知识分子形象戳中了万千少女,一举成为了“上海男人”形象的标杆。

当时的背景,全国才刚刚停止上山下乡,年轻人陆陆续续返回城市,这部现实题材,确实反映出了许多人的辛酸。

要说这部剧有多火,某电视台因为特殊情况无法播出,结果引来了观众们的集体抗议,甚至表示多晚播放都可以等,但就是不能停播。

成功背后的秘诀是什么?

赵有亮之后的角色依旧非常成功,于是人们纷纷想知道他是否有不为人知的秘诀。

后来赵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塑造形象的灵感,都来源于自己从小就喜欢观察人物,从人物的各方各面寻找入手点,从而提炼表演技巧”。

都知道,纸上谈兵终归是虚妄,因为,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夺子之战》中,他出演了一位富有的律师。

在拍摄过程中,赵有亮为了一句台词能够达到满意的状态,甚至重复拍了八遍。

就是这样一位敬业的演员,不光可以驾驭沉稳的正剧,就连热闹的喜剧角色也能轻松拿捏。

而《港囧》中的出镜,也是他最后一次在荧幕中露脸。

推行话剧院改革,功不可没

赵有亮在演艺界有了声望之后,开始转身投入教育事业,甚至为话剧行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改革开放初期,赵有亮曾先后担任过话剧院的主要负责人,更是第一任国家话剧院院长。

话剧因为与电影不同,按现在的话来说,话剧相当于直播,需要一次性过关,对演员的要求很高,电影就不一样了,重复的拍摄加上后续的剪辑,给予了演员极大的容错率。

随着电影市场的冲击,话剧演员不断外流,导致话剧团形同虚设。

赵有亮上任之后,他知道首要任务是保住话剧人才,同时还要保证话剧行业有足够的的从业人员,因此,他裁掉了那些混日子的员工,把工资加到了真正做事的人身上。

在话剧作品上,赵有亮破陈出新,引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涉及西方喜剧和纪实文学。

话剧团经过了赵有亮的改革,逐渐恢复了生命力,很多演员也发现,如果能够经受住话剧的考验,那将会拥有更多人的认可,最终让话剧团经久不衰。

小结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赵老先生在年迈之际,卸下了院长职务,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曾为国家话剧团鞠躬尽瘁的艺术家,却因为一份讣告,引起了质疑,实在让人替赵先生不值。

还请观众老爷们点击右上角“关注”,这样能方便各位进行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演员   话剧团   妻儿   利索   日本人   日本   话剧   老先生   中国   台词   家中   观众   我国   国家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