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见丨文明的对立面不是孩子,是不文明

最近,网上又开始因为高铁上的“熊孩子”吵起来。

近期的一个争吵由头是太原出发的高铁会在广播里说“如果您的孩子哭闹,请去车厢连接处”。不少乘客抱怨,自己孩子根本没有哭闹,也会被乘务员提醒,弄得很不愉快,仿佛带孩子出门就是有原罪似的。

还有乘客说,自己和孩子说话,发出的是正常声音,但还是被乘务员提醒了,而同车厢那些大声打电话的、手机开外放的,却没有被乘务员同等对待,顿时觉得自己被歧视了。

现在媒体上流行一个词“厌童症”,这个词与“熊孩子”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有人用“厌童症”来抨击那些拒绝宽容孩子的人群,也有人用“厌童症”来表达自己对“熊孩子”的嫌弃程度。

《新周刊》上有一篇文章《“厌童症”这顶帽子,年轻人不认》。万万没想到,跟评中被顶到第一位的留言却是“我认”,点赞数1300多,估计作者看了都要喷一口老血。

有没有一种可能,“厌童症”和“熊孩子”这类简单粗暴的标签,只是社交媒体环境的一种语言策略?真实社会中,既没有那么多人厌童,也没有那么多“熊孩子”

不耸人听闻便无法获得关注,不引起争议就无法博取流量,所以,人们的发言越来越朝着极端的方向狂奔。

思考问题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甚至一种现象本身都有可能是复杂的。比如,公共场合孩子吵闹这个现象,就存在着诸多可能,有的是抱在怀里的婴幼儿,高铁或飞机让他们生理不适,哭闹是他们唯一能表达的方式。

低龄幼儿虽然听得懂大人的话,但是要求他们像大人一样自控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们对孩子行为的厌烦程度,也往往跟孩子父母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不加区分,一概扣上“熊孩子”的帽子,是多么懒惰。

真正的“厌童症患者”,就是不管孩子是否吵闹顽皮,都一概讨厌的人,他或她很可能是曾经的“熊孩子”,而现在的“熊孩子”要是一直得不到良好的教化,最后也会长成“厌童症患者”。

毕竟这两者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自我中心,缺乏公共意识以及共情能力。请问,这两种情况,在年轻人和未成年人中真的是主流吗?“厌童症”和“熊孩子”,恐怕都是正在被滥用的概念。

对儿童的容忍义务,和对老年人、残疾人,对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的关爱是一样的,是人类为了社会能持续发展,逐渐生发并持续遵守的文明规则,依然在社会中占据着主流的位置。

资料图片

可是,太原出发的高铁却广播着“如果儿童哭闹,请带到车厢连接处哄”,这是比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说过头话、乱贴标签更严重更糟糕的行为。

铁路方本应站在中立的位置、公平的角度制订规则并遵照执行,但这条播报提示,却站偏了。

它无视孩子哭闹的诸多可能性,而把带到车厢连接处当成家长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同样是道德问题,这条规则增加了父母们的道德义务,却忽视了其他乘客的道德义务。

不打扰他人是道德,宽容幼童也同样是道德。而在这段播报之下,是让父母们变成惊弓之鸟、众矢之的,让所有带孩子的人处于一直随时自我审视和被人审视的处境。

它还撇开了铁路的服务责任,当孩子哭闹家长搞不定,周围乘客不免侧目时,乘务员应该提供力所能力的帮助,而不是把所有问题都推到家长这边,仿佛车厢连接处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事实上,那里连座位都没有,家长和孩子只会更加疲惫

它还制造了一个不公平的环境,因为手机外放、大声打电话、打牌聊天,或是因为推椅背、脱鞋、占座等问题吵架,这些噪音喧哗没有得到同样的提示,却把矛盾集中在带孩子的群体上,这不是在解决矛盾,而是加剧矛盾。

因此,这件事值得探讨的,不仅仅是如何看待高铁上的孩子,它更是高铁、地铁、飞机等公共管理方的管理能力,规则应该是中立的、适度的和人性化的。

别把对不良行为的怨气撒在孩子身上,站在文明对面的不是孩子,是不文明


敏锐观察 洞见前沿






撰稿:马青

编辑:张力伟

主编:梁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孩子   太原   对立面   乘务员   车厢   乘客   义务   矛盾   道德   家长   规则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