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上半年GDP破2万亿 消费持续回暖

本报记者 童彤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GDP总量实现2万亿元的突破,显示北京经济复苏回暖积极因素正在增多。

近日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上半年,北京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2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一季度2.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3亿元,同比下降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66.4亿元,同比下降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713.6亿元,同比增长6.6%。

可见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快速恢复带动了北京经济回暖,其中,消费表现引人注意。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861元,同比增长8.7%,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391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014元,增长9.8%。

在旺盛的消费需求下,上半年,北京全市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9.4%,比一季度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1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05.4亿元,增长4.5%。

“随着疫情影响因素逐步消退,居民压抑多年的消费情绪正在快速释放,上半年表现尤为明显。”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人均消费最能体现整体购买需求的增长,势必会带动本地市场销售情况的好转。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增长中,餐饮消费涨幅最大,而新能源汽车则在商品类别的消费涨幅中夺魁。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市餐饮收入656.7亿元,增长37.3%;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0.2%,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57.4%。

有分析认为,餐饮消费复苏和新能源汽车零售的增长都契合现阶段居民消费需求。一方面,餐饮消费快增是赶上了线下商贸活动全面回暖的整体风潮;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热卖与居民消费的环保意识和日渐上涨的出行成本以及新能源车出行政策利好等关系密切。

此外,有钱消费且愿意消费的背后,除了政策铺垫包括“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以及市场供给充沛之外,与居民收入高度正相关。

彭刚强调,随着经济复苏回暖,稳增长和稳就业的形势将伴随国家层面稳投资、扩内需等一系列宏观政策手段呈现持续好转,随之而来的居民收入也将趋向稳定增长。

上半年,北京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8元,同比增长5%,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49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4元,同比增长7.5%。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燕南表示,下阶段,北京将发挥政策效力,激发市场活力,巩固经济恢复基础,努力实现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北京市   上半年   消费额   新能源   百分点   北京   全市   餐饮   产业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