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帕切科到曼萨诺,苏亚雷斯给国安带来了哪些变化?

其实,从2011年帕切科将国安打造成为一支以无球跑位接应和传控球来掌控比赛节奏,并以高位逼抢为防守原则的球队后,有关国安打法的争议就一直存在。帕切科执教的第二年,以及曼萨诺执教时期,这种争议就严重,很多人都说,国安的传控踢法导致效率过低,比赛节奏太慢了。

后来的施密特和热内西奥也同样采用了类似的踢法,只不过因为有超级外援的存在,这种争论被压制下来。因为在即便传控踢法无法打破僵局,奥古斯托、比埃拉和巴坎布这些外援,还是能够凭借个人能力,改变局面。

从帕切科到曼萨诺,从施密特到热内西奥,尽管他们的阵型不尽相同,但基本理念是一样的:进攻中以传控球为根本,防守时以高位逼抢为原则。

而在这期间,国安也曾经尝试走过其他的道路,比如斯塔诺和扎切罗尼,他们都曾经试图让国安攻守转换提速。斯塔诺很好的利用了卡努特这个高点,他会让后卫直接大脚找卡努特,前非洲足球先生能用身体的任何地方把球卸下来,然后快速的组织进攻。所以,斯塔诺的成绩尚可,但一碰到强队,国安就会出现崩盘式的失利。

而扎切罗尼的改造则相对失败,主要是奥古斯托的定位不够清晰,中锋伊尔马兹又打打停停,加上国安本土球员当时正处在新老接替的状态,国安的打法就变成了“一切随缘”。

现在,苏亚雷斯来到国安,也开始走这条路。输球的时候有人把他骂的一事无成,赢球的时候马上又有人把他捧为现代足球的导师。到底,苏亚雷斯给国安带来的战术变化,真的是让国安的踢法更加现代化、更高效了吗?

首先,我们要先来看看苏亚雷斯来到国安后,国安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其实是出现在中场。有人说是张稀哲地位的丧失,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不仅仅是张稀哲,苏亚雷斯手下的国安,中场已经不再重要。

可以对比一下苏亚雷斯执教以来国安中场球员的数据统计。

同青岛海牛的比赛,国安首发三中场是阿戴米、李可、索萨,三人关键传球全部为0,替补上场的高天意关键传球也是0。全队关键传球4次。

同武汉三镇的比赛,国安首发三中场也是阿戴米、李可、索萨,其中李可关键传球为0,阿戴米和索萨关键传球为2。替补上场的池忠国和高天意的关键传球均为0。全队关键传球7次。

同梅州客家的比赛,国安首发三中场是高天意、池忠国、索萨,其中高天意、池忠国关键传球为1,索萨关键传球为0。国安全队关键传球9次。

就拿最近三场球来说,国安中场关键传球总数为6个,平均每场比赛2个。

我们再回到赛季初,同样的三个对手,看看国安的数据如何?

首战梅州客家,国安首发三中场是阿戴米、池忠国、索萨,他们的关键传球数都是1,替补上场的高天意关键传球0。国安全队关键传球11次。

此战武汉三镇,国安首发三中场是高天意、阿戴米、索萨,其中高天意关键传球1,阿戴米关键传球2,索萨关键传球2,替补上场的池忠国关键传球0,下半场改踢中路的张稀哲全场送出3次关键传球。国安全队关键传球14次。

三战青岛海牛,国安首发三中场是张稀哲、阿戴米、索萨,其中张稀哲关键传球10次,阿戴米2次,德索萨1次,替补上场的李可关键传球0次。国安全队关键传球18次。

这三场比赛,国安中场关键传球超过20次,平均每场比赛7次左右。当然,这里跟张稀哲和高天意掌握了国安大量的定位球主罚权有一定关系,但即便不算定位球形成的关键传球,国安中场的关键传球数也远高于现在。

而且从占比来看,斯坦利执教时期,国安三中场关键传球占全队40.65%。而苏亚雷斯时期,国安三中场关键传球占全队的30%。对比来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也就是说,斯坦利执教时期,国安的进攻有将近一半是通过中场向锋线输送的,而苏亚雷斯时期,国安的进攻通过中场输送的比重更少了。

如今,国安的中场主要任务不再是给锋线传球了,那么国安的威胁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从数据上来看,边锋和中锋之间相互传威胁球的比重在提高。

那么,球又是怎么从后场发展到前场的呢?斯坦利执教时期的比赛比较清晰,是由后场到中场再到前场。而苏亚雷斯执教后,国安的进攻往往是由后场直接发起给到锋线,再让锋线的几个球员互相制造威胁。

其实国安的几个进球,也都是这种思路。昨天同青岛队的比赛,国安的第一个进球是德索萨向前直传给王子铭,王子铭发挥中锋背身做球的功能,分球给乃比江,随后乃比的射门造成禁区内混乱,阿戴米插上得分。

第二个进球是柏杨后场大脚解围,新外援阿布鲁拿到球后快速转身向前输送给前插的姜祥佑得分。

实际上国安的第一个进球与对阵上海海港时乃比江“体毛越位”的进球很相似,当时是恩加德乌后场直传球找到斜插的乃比,乃比回给姜祥佑,姜祥佑打门制造混乱,阿戴米插上得分。

因此可以看到的是,国安的进攻越来越少的通过中场,后卫或者拖后后腰直接发动进攻找锋线的方式越来越多。

这其实也可以解释,为何张稀哲在苏亚雷斯到来后就从国安的阵容里消失了,因为苏亚雷斯的战术就是减少让球通过中场来向前输送发起进攻的次数,张稀哲这样习惯在对手后腰和中卫的结合部拿球,然后给前锋制造机会的中场10号位球员,在苏亚雷斯的体系里根本就不需要。哪怕是高天意这样的球员,苏亚雷斯的战术体系里也不怎么需要他去给锋线球员传球,而只是要求他更多的前插和防守。

这样的战术思路到底好不好呢?从目前外界的评价来看,还是处在“赢了就好,输了就不好”的阶段。有些人认为这是落后的踢法,也有些人说这是先进的、高效的、当代流行的踢法。

那么,欧洲球队一般是怎么踢呢?从英超的关键传球榜来看,前10名有6人是中场,意甲的关键传球榜前10名也有6名是中场,西甲的关键传球帮上,前10名有4人是中场。

当然,因为各支球队的人员配置不同,有的球队关键传球依靠中场,有的依靠边后卫,有的依靠前锋互相传导。但可以说,放弃中场至少不能成为论证战术一定先进的理由。欧洲联赛绝大多数球队还是会根据自身的球员类型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战术。

而苏亚雷斯在执教葡超吉尔维森特时是他最成功的经历,如果翻看他当年的比赛数据会发现,吉尔维森特的踢法就跟现在国安非常相似,首先是全队制造关键传球的机会很少,其次是中场球员的占比很低。从这也能看出,苏亚雷斯的战术理念就是如此,并不能说这样的理念一定就是先进的或者是落后的。

当然,国安队中有张稀哲和高天意这种擅长传威胁球的球员,但显然在苏亚雷斯的眼里,他不认为这样的球员能够给国安做出的贡献能够强于更擅长拼抢的中场球员,因此,他在人员使用上就力挺那些不擅长传球而更擅长防守的中场。这显然只是他个人的一种选择,并不能代表世界足坛的大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施密特   球员   后场   全队   替补   中场   天意   战术   时期   关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