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文|宋永信

初夏伊始,忽然就想到了半夏。半夏,夏天的一半。但今天脑海里的半夏,却不是这样的半夏,而是中药“半夏”。

小时候,偶尔听到这个奇怪的名字。周末的上午,趁着打猪草的机会,田野中我四处搜寻“半夏”。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菜园一角,发现了一片茂盛的“半夏”。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口尝一尝。我用镰刀小心地剜出了几棵。碧绿的叶片,纤细的杆茎,根部土豆样的小疙瘩异常可爱。忍不住,擦一擦,我试着将根部的小疙瘩放入了口中。没想到舌尖上瞬间传来麻酥酥的感觉,随之,一种呕吐感急速涌到喉咙,吓得我赶紧吐出,飞跑至河边,捧起水送入嘴中,不停地冲洗着口腔……这就是治病的仙草“半夏”?

解铃还须系铃人,找良爷去。

昏暗的油灯下,良爷正抱着一本古旧的线装书凝神阅读,看我进来也不说话,指指椅子让我坐下,眼睛仍未离开书本。几分钟后,良爷放下书笑眯眯地看着我:“找我啥事啊?”我从口袋里掏出几棵“半夏”,放到了良爷面前。“好吧,既然找上门了,我就给你说道说道,这事啊,咱村除了我,嗨,还真没几个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这“半夏”说来很不简单。据说从汉代就有记载,有书云: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至于入药的历史,那更是悠久,《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等均有记载,且其名不易,皆称“半夏”。医书上讲:半夏,味辛温有毒,入心脾胃三经。半夏二月生苗,得一阴之气而枯。生于阳,成于阴,故能引阳气入于阴。至于“半夏”的功效,我很欣赏清代诗人赵瑾叔的《半夏》诗。诗中写道:时当半夏已生齐,霹雳痰宫震鼓聋。制以生姜经可引,代将贝母见休迷。管教痰湿难存胃,须识胎儿易堕脐。血少汗多兼燥渴,古人三禁耳曾提。这诗,将“半夏”的功效、用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一一做了说明。你看看,这哪是什么诗,分明就是使用说明书!

不知是“半夏”的神奇,还是诗人的偏好,自唐宋以来,有众多的文人墨客或以“半夏”为题写诗,或将“半夏”嵌入诗文。《祀记月令》云: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故名。这“半夏”名字的由来,有着种种的传说,但我认为,这解释应该是最本源、最恰如其分了。

“哎呀,不就是一棵草吗?还这么复杂啊。”“臭小子,这里面学问大着呢,半夏是一棵仙草,一棵祛病救人的仙草。咱这山沟沟里,有名有姓的中药材有上千种,你若对它们的药性、药理研究透了,成不了名中医,至少也能当个半仙啊”。

从此,一有空,我就缠着良爷请教中药材知识。良爷只要有时间,都会拿出那泛黄的药书,指着里面的插图,耐心给我讲解各种药材的药性、药理及注意事项。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大概到初中毕业的时候,我对故乡山野里的各种药材,什么远志、柴胡、连翘、紫苏、茵陈、地黄、沙参、槐米、木槿、车前子、金钱草等等,都能够准确辨识,对其药性、药理不说烂熟于心,至少也都略知一二。

儿时对中医中药的挚爱,虽未成就一生的职业,但中医中药的知识却让自己受益匪浅。有时常常想,参透了中医中药,也就悟透了人生,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半夏”非半夏,但本源还是半夏;一味药单独用有毒,几味药混在一起却能祛病救人;一味药治疗同一种病,不同的大夫使用的剂量却大不相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大夫则会开出不同的方子。让我们学一点中医中药吧,试着用中医的思维去观察社会,看待生活,开展工作,人生也许会有一番新境界。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半夏   车前子   齐鲁   仙草   药性   药理   本源   根部   中药材   中医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