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大庸》: ​探索多空间沉浸式演艺新方向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张玲

暑期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湖南张家界迎来了客流高峰。在张家界大庸古城上演的多空间沉浸式演艺《遇见大庸》每晚连演两场,几乎座无虚席,十分火爆。作为刚刚获评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的示范案例,该演艺项目显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张家界古称大庸,《遇见大庸》以此为名,演出时长60分钟,以传承千年的家国情怀为主题,串起行进式体验的五大风格鲜明的情境空间,从明代大庸将士英勇抗倭的民族史诗,到桑植儿女送红军的革命壮举,抒写了大庸男儿保家卫国的忠义和大庸女儿为国守家的忠贞,在一幕幕荡气回肠的大戏中体现中华儿女流淌在血液里的民族精神。

作为沉浸式文旅新业态,《遇见大庸》最大的创新在于将张家界大庸的古国文明与明清鼎盛的市景乡情重构成连续的情境空间,实现了旅游演艺的多空间沉浸式情境互动体验。

在《遇见大庸》剧场2.4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内,共有5个表演空间、349个行进式车台座位,用近3000平方米的LED屏以及可360度旋转的移动式沉浸观演骑乘装置系统,结合国内领先的声光科技及全息技术、舞美造景、机械开合、特效演绎等方式,巧妙地展现了张家界的三千奇峰和八百秀水,让观众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科技赋予的魅力,领略大庸文化的精髓,体验精彩的视听盛宴。

观众从检票口进入,经过数层青苔瓦片逐步“下沉”,仿佛正进入历史的地层,前往古代的大庸。来到演前空间——一条复原的大庸古城街区,历史的活化穿越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来到了剧中”。随后步入演出空间,349个360度旋转座椅统一固定在大型台车之上。这部先进的机械承担了将观众从第一演出空间向第二演出空间移转的任务。同时,它扮演着古老澧水上的一条大船,载着观众驶向张家界地标式的南门码头,进入新的剧情。与场景结合,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荡舟水上的融入感。

演出过程中,观众随座椅旋转观看不同方向的表演,场景切换出其不意,完全打破传统演艺项目中演员与观众之间的“第三堵墙”。观众一会儿泛舟澧水之上,一会儿身处山崖之下,一会儿来到汹涌波涛之巅,一会儿在高空俯视悠悠古城,领略情感的沉淀,最终矗立在张家界的群山之间感悟人生与精神,领略多空间行进的沉浸式演出之美,感受移步换景的新奇体验。

“为了提升演出场景的质感,我们的创意团队分别在5个演出空间制作了城墙、街道、桥梁、山体、亭台、牌坊、战船等情景,屏幕画面与大量实景结合,打造了一个四面皆是舞台的剧场。”张家界大庸古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覃鸿飞说。

在沉浸式演艺中,声音是观众得以实现沉浸的重要一环。覃鸿飞介绍,《遇见大庸》采用曾服务于北京冬奥会的高端智能演出管理系统,结合独立自主研发的一套颠覆传统扩声模式的全景多声道系统,为沉浸式演艺赋能。根据编导团队的需求,由声效艺术设计师深度参与声效解决方案,塑造演出的空间质感、设计观众与演员的互动关系。

《遇见大庸》不仅有炫酷的科技感,还有浓厚的文化味。演出将非遗与民俗纳入剧情,不仅体现了张家界在地文化中过赶年、摔碗酒、哭嫁等土家风俗,还恰如其分地挖掘和编创了民间传说、澧水号子、桑植民歌、茅古斯舞、西兰卡普等当地特色文化元素,让观众沉浸式走进大庸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之中。

专家评价,《遇见大庸》是一部家国情怀的史诗,也是一部人间真情的传奇。剧中体现的大庸男人的血性、女人的坚贞正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缩影,通过历史人文故事与高新技术的结合,让观众不再是演出的“看客”,而是历史故事的“亲历者”,走进剧中了解张家界的前世今生。

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强,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成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湖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文化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培育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遇见大庸》正是张家界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让沉浸式演艺向更高层次迭代的有益探索。(图为多空间沉浸式演艺《遇见大庸》 演出单位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桑植   演艺   张家界   情境   会儿   古城   观众   演出   方向   文化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