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替代“打工人”时代 这20种职业更容易被影响

潮新闻 记者 朱承

随着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机器替代人工”的话题在最近半年持续火热。

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智联招聘,发布了《AI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报告,并首次构建了各种职业的人工智能影响指数。

报告显示,我国劳动力市场对人工智能新技术适应性较弱,新技术对高影响指数劳动力存在更大替代风险,白领职业如销售业务、财务(审计/税务)、软件(互联网开发/系统集成)、行政(后勤/文秘/客服)等已开始受冲击。

白领工作和知识型工作首当其冲

ChatGPT对写作、修改润色、信息归纳、内容创意和编程能力的替代作用是惊人的。现在我们可以让ChatGPT根据指令生成流畅的稿件和实用的网站程序,让Midjourney生成精妙繁复的图像。这也意味着从业者所积累的相应技能的贬值速度大大提高了,而对应的工作也就更容易被替代。

按照课题组构建的“基于工作任务的大语言模型影响指数”,下图展示了影响指数最高和最低的各20个职业。

这些职业多为白领工作,其共同特点在于工作任务包含较多的文本处理、资料收集整理等内容,而这些知识型的工作任务正是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的长项。

销售为何名列前茅?一般认为,该职业需要众多“软技能”,直接与人打交道,因此不太受到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的影响。然而,考察实际发布的销售业务岗位的任务和技能需求可以发现,大多数销售业务岗位所提出的工作和技能要求的文字描述还是常规性质的任务,例如收集客户信息、电话联络客户、提供信息咨询等,因此在人工智能影响程度的计算中排名靠前。

这些职业的共同特点在于,工作任务包含较多的体力劳动,并且需要在直接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提供服务。

但这些从业者是否可以高枕无忧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尽管这些职业受到大语言人工智能的影响较小,但是其受到机器人等其他数字技术的影响较大。

近5成职场人认为AI将替代自己工作

职场人自己如何看待大模型带来的冲击呢?

下图展示了职场人对AI在未来一年和五年内影响其所从事工作的不同看法。具体来看,21.1%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AI不会对自己工作产生太大影响。时间周期拉长至未来五年,这一比例降至18.7%。而不论是未来一年还是未来五年,认为其从事工作将被AI替代的比例(近5成),都高于认为AI将促进其职业发展的比例(3成多)。

值得一天的是,目前多数职场人对大型语言模型类AI工具已有尝试。69%的受访者尝试使用过ChatGPT、文心一言等大型语言模型类AI工具,其中95后人群使用占比最高,达到79.1%,高于70后的44%、80后的71%、90后的72.9%、00后的45.3%。与职场“前浪”相比,95后年轻人对AI工具的了解更深。

职场人将采取哪些方式进行应对?

下图展示了职场人应对AI工具普及的方法。

65.8%的受访者表示,将参加AI工具使用技能的培训课程,占比最高。还有47.2%表示将学习一个不容易被AI替代的新专业技能, 42.9%表示将转向不容易被AI替代的新职业方向,另辟赛道。

AI时代已来,身为职场人的你,怎么看呢?欢迎下方留言说出你的观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模型   职业   受访者   销售业务   人工智能   工作任务   工人   技能   语言   工具   时代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