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可燃冰”并非未来人类发展主导能源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8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悉,该校庞雄奇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院学部高德利院士承担的重大咨询项目资助下,联合加拿大科学家评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资源量并获全新认知:全球可采资源量间于26万亿—42万亿方,不到常规类油气资源量5%,不可能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主导能源;中国南海可采量间于9亿—65亿吨油当量,不足早前评价结果10%,不可能成为未来油气资源的主体。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JCR油气/工程领域一区期刊《石油科学》上。

据介绍,“可燃冰”是低碳、清洁、高密度优质能源,自相关学者1973年首次评价全球资源量高达30万万亿方以来,人类对其寄托无限希望,并认为它是未来接替油气的新能源。然而,中加联合研究的最新结果却与这些认识相差甚远。

据了解,全球已发现的14个水合物藏,目前却无一个投入商业生产,评价全球水合物资源量尚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庞雄奇教授团队持续10年科研攻关,揭示了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差异性和关联性,并建立了联合成因模式。这次联合国内外科研团队攻关提出了依据常规类油气资源量反演水合物资源量的新方法,并通过应用该方法获得了全新认识。新认识不仅有助于我国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更有利于在开发常规油气资源过程中优化利用水合物资源,从而避免落入“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陷阱。

编辑:张琦琪

审核:朱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中国科学院   水合物   能源   油气   中国   常规   主导   团队   人类   评价   未来   全球   资源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