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重庆味道”爱了!90后重庆妹子打造江湖派的「何甜遇」!

挑选好的食材原料、精准地把控出品、保证面包的质量和口感、自养酵母、面包师丰富的个人经验,仿佛是社区面包店公认的基本素养。


能不能靠一家面包店活下去,无论在哪个城市都可能要打一个问号?


立足社区,产品有侧重点,有配套,或许是解决“让店铺活下去”的方法论。


店铺门口:黑粉场景、元宵场景


江湖派重庆味道市集看上去与烘焙一点关系都没有,但这家店却靠着自己特有的气质活得有声有色。



1

江湖面包、重庆味道


主理人小何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女孩。但从小爱吃的居然是甜品面包。

何甜遇坚持选用优质的中国烘焙食材,结合全球优秀的烘焙技术,为国人创作适合中国人口味,且有一定重庆特色的烘焙产品。


无论是面粉,还是其他原材,都是使用中国本土出品的;在将大众产品进行本土化改造的路上,何甜遇好似没有尽头。


# 1、产品本土化


重庆烧白面包,烧椒小瓜佛卡夏,重庆汤圆面包,重庆这座城市不止有火锅小面,还有江湖味道的重庆面包。


中式佛卡夏 麻麻脏脏包


在何甜遇的菜单上,有太多重庆味道。其中,中式佛卡夏系列给人印象最为深刻。


西式的佛卡夏与中国味道的相遇,传递给消费者一种新鲜感和价值感。


“重庆的饮食习惯更喜欢咸、辣,有味道的食物,佛卡夏本身就是与蔬菜搭配的面包,很健康,而且可以非常多变,相信可以碰撞出中西合璧的江湖味道。”


重庆烧白佛卡夏、烧椒小瓜佛卡夏


何甜遇的做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西式烘焙做出改良,加入重庆元素,重新推出,“这样做,可以让本地人感到很亲切,让外地人也可以通过烘焙了解重庆,重庆不止有麻辣,还有很多美食。”


# 2、品牌本土化


烘焙是个慢生意。何甜遇相信“面包越近越新鲜”。


在重庆,何甜遇会不定期地在店内举办烘焙活动,比如家庭烘焙公开课,烘焙分享会,亲自烘焙等多种多样的活动。


粉色见面会 新品试吃会


一场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益活动,让品牌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收获本地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不仅如此,何甜遇也积极参与文化市集活动,不论是烘焙市集,还是跨界市集都可能看到何甜遇的身影。



用一个小小的面包,唤起人们对于“本土的自信”。让何甜遇在社交平台上很受欢迎。


# 3、服务本土化


服务一直是烘焙店绕不开的话题,想要将客户留下,除了产品好吃以外,贴心的服务同样是加分项。


何甜遇将自己定位为“养成系店铺”。发展至今8年,从工作室到门店到品牌,培养了大量忠实粉丝。


就连店名「何甜遇」也是粉丝投票选出来的,讲义气、宠粉、你说了算。


何甜遇有自己品牌特色的甜品面包台


接地气的品牌面包台服务指南(客户说不好我们换,同行说不好我们改,出品不达标我们送。


她说:“从线上到线下的成长都离不开所有的老客户。品牌名、产品、设计都是粉丝和主创团队共同创造的结果,因此我们每一个客户都是我们品牌的创始人,未来我们的发展也等待大家共同见证。”


在这里,消费者是客人,也是家人,是品牌成长的共同见证者。




2

从产品人到品牌人


何甜遇的主理人小何2015年还在上大学,就已经开始了烘焙创业,在校期间就做起了蛋糕生意,没想到一直做到了现在。


说起做蛋糕,第一位老师还是他的爸爸。


何小姐

爸爸虽然不是烘焙师,但是他给我做的第一个蛋糕,味道一直在我的记忆中,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蛋糕。


做了很多年的线上私房,一直有开门店的想法,经过长时间的考察,选址,寻找合伙人2022年9月第一家实体店落地重庆江北。小何说,这家店是她三十岁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


从线上转战线下,从甜品到面包,从产品人到品牌人,都是需要时间和实力的。她带着跨行业和她创业的姐妹吃遍重庆100+下午茶,作为市调,而她本人从入行开始吃遍全球300+烘焙门店。她开玩笑说,她是最爱吃产品的产品人,永远吃不烦...


从2015年1月售卖第一款千层蛋糕2017年成立工作室,正式更名为何甜遇2022年9月第一家实体店落地重庆江北区。



“那个时候我就想着玩玩,没想到干到现在。我没打过工,我现在所有的朋友都是当年的顾客。我眼看着我的顾客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吃我做的东西,一直到谈恋爱、结婚、生孩子。现在他们的孩子都吃我的面包了。”小何感叹道。



秉承着品牌的slogan,店铺打造成了“烘焙市集”的空间概念,让这里成为一个承满面包的市集场景。




走进店内,满满的市集风格,双层错落的展示柜里,整齐排列了各式专属于重庆味道的面包。



身在其中,可以静静地享受美食时间,让身体和心灵都放松下来。



喏~“面包越近越新鲜”就在最显眼的位置。在采访中,主理人小何认为,面包应该在距离客人最近的地方,每天都以最新鲜的方式与大家见面。



3

何甜遇推荐


# 中式佛卡夏系列:



中式佛卡夏是何甜遇的招牌产品,在重庆还没有佛卡夏的时候,研发了中式佛卡夏,是重庆味道的最好表现,


面团采用中国定制小麦粉,面团中加入甘肃沙地土豆,新鲜羽衣甘蓝,初榨橄榄油,面团中只有3克橄榄油,0.5克盐,0.5克糖,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精碳,粗碳,蛋白质,具有很好的饱腹感。



店内目前有7款:重庆烧白,蒜香乳酪,水豆鼓五花肉,玉米芝士,番茄鸡肉,烧椒小瓜,黑松露土豆泥。


可谓是辣的,咸的甜的都有。


# 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名重庆汤圆包:



这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汤圆,包入其中。


糯叽叽的汤圆与软甜的面包混合在一起,咬上第一口就是糯米粉的气息;第二口就已经吃到汤圆,黑芝麻的流心,甜而不腻。


# 叫它猪拱菌:


猪拱菌听上去很接地气,如果换个名字呢?他就是高大上黑松露。


黑松露搭配了土豆泥胡萝卜玉米粒和德国香肠,表面上洒了帕玛森干酪和飞鱼籽,口感真的一绝。






4

对话创始人


交谈中发现在小何的身上,没有过多的矫饰,是一个很实在的人。


就像何甜遇的产品一样,实实在在。实实在在的材料,实实在在的研发,实实在在的制作。


Q

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您自己吗?

主理人:我最早从2015年开始入行烘焙,1月售卖第一款千层蛋糕2017年成立工作室,正式更名为何甜遇2022年9月第一家实体店落地重庆江北区


从线上转战线下是,从甜品到面包,从产品人到品牌人,都是需要时间和实力的。我带着跨行业和我创业的姐妹吃遍重庆100+下午茶,作为市调,而我本人从入行开始吃遍全球300+烘焙门店。


有人问我是什么派系,我说我是江湖派。重庆有一种菜系叫江湖菜,我觉得烘焙也是一样,也可以有比较跳跃的思维。

Q

「何甜遇」这个店铺名字很特别,谐音用的特别的巧妙。可以介绍一下名字的由来吗?

主理人:当时就想做一个很中国、很重庆的品牌,当时起了三个名字,在粉丝群里请大家帮忙投票选名字,最后选择了「何甜遇」。


正好我姓何,这三个字拆分起来挺有意思,是“何其有幸与你今生甜蜜相遇”。谐音也很容易被大家记住。


为顾客准备的小花花

Q

店铺定位大概是怎样的?

主理人:想做一个重庆本土的烘焙品牌,我入行这么多年,吃了这么多门店之后,发现重庆人民对于烘焙的接受度没有那么高。可能一些西式烘焙不符合重庆的饮食习惯,重庆人口味偏重,喜欢吃辣味;大家会将烘焙产品当作零食,或者早餐,对于烘焙的需求相对较低。


我想结合重庆人的饮食习惯,使用当地的食材,让大家更容易接受这个产品。比如我们的产品中,有使用重庆汤圆,重庆烧白等等重庆特有食材。


店内所有事情都一定要围绕本土化来做事情。



Q

您在开店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比较难忘的故事或者是经历?

主理人:比较难忘的是我的员工和合伙人。


这家店在筹备期间遇到了很多阻碍,刚签完房屋合同,就迎来了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接着是重庆的高温,装修我们就装了3个月。在这之前,员工已经是招聘好的,对于他们来说,少上一个月班,就少一个月的收入,他们没有人提出离职,让我很感动。


去年开店遇到了封控期,因为做食品属于保供单位,可以申请通行证,我和店内的员工一共4个人在店里面住了26天。每天从早上8:00工作到凌晨1:00就一直做。那时很多店都关了,但我们店还开门,相当于给我们做了一波宣传。


深夜的「何甜遇」

Q

品牌做了哪些推广和宣传呢?

主理人:我觉得我有得到互联网时代的红利,我几乎没有去拓展过客户,没有做宣传,也没有找过资源,算是被动型销售。我的客户都是口碑积累的,他们会主动帮我宣传。

Q

您接下来有没有一些计划?

主理人:接下来还是要为二店做准备,将试错成本降到最低,将团队架构做起来,让团队更强大。


何甜遇团队部分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重庆   味道   市集   本土化   汤圆   妹子   中国   面包   店铺   江湖   品牌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