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王高秀敏墓:雕像是谢幕专用动作,碑上仅有出生年份意义特殊

引言


在吉林长春息园的名人苑,一个希腊水晶白大理石材质的、真人大小的女性人体雕塑,格外引人注目。雕像的主人就是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


如此精良的做工,如此大手笔的选材,设计者本人想必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走近这尊雕像,来细细品味一下它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雕像设计及寓意


雕像的设计者何庆魁。他是高秀敏的老乡,同样来自吉林松原扶余农村。他也是高秀敏的亲密爱人和事业伙伴,两人惺惺相惜,彼此成就。



高秀敏的突然离世,曾让何庆魁痛不欲生。很快地,他就主动请缨为高老师料理后事,包括设计雕像和碑文。


整个雕像,是按照真人尺寸来设计的。主人公穿着包脚的长裙,裙摆上嵌着大朵大朵的花束。


主人公的双手,呈现出拱手向观众谢幕的姿势。高老师曾说,她最享受的时刻,就是在表演完节目之后,在台上向观众谢幕的那一刻。


作为一个艺人,这既是演出结束后向观众谢幕,也是她在逝去时向人间谢幕。



整个雕像,都是选用希腊珍贵的水晶白大理石做成的,价格不菲。


更值得一提的是,整个雕像的泥塑,是由哈尔滨的著名雕塑大师—王松引亲自制作的,历时两个多月。


可以说,这尊雕像,从设计到选材,再到制作,都是相当考究的,其中倾注了何庆魁的良苦用心,更倾注了老何对雕像主人深沉的爱。


因为雕像的主人生前爱花,雕像的旁边常年鲜花围绕。何庆魁还亲自种上了一株主人最爱的丁香花,让丁香常伴爱人左右,丁香也是高秀敏的别名。



再也没有机会为高老师创作剧本了,老何把满腔的爱和不舍,以及无法掩饰的思念,都化作行动,倾注在跟她有关的物件上了,比如她的雕像。


爱人的骤然离世,让他措手不及,又无可奈何。他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他需要用一种方式来表达。为她处理后事,显然就是最后也是最好的表达。



二、墓碑碑文的特殊意义


当然,除了雕像,墓碑上的字,也是老何亲自设计的,而且,也同样是有讲究的。


在雕像的底座上,只写了两行字:


“著名表演艺术家”


“1959……”


短短的几个字,却饱含深情。仔细推敲,发现其意义非同寻常。1959是主人公出生的年份,墓碑上只刻有出生年份?


是的,墓碑上只有出生年份。因为他的爱人没有真正消失,她永远活着,活在爱她的亲人心里,活在喜欢她的观众的心里,她的艺术生命永不凋零。



她不曾离去,她永远活着——这又何尝不是墓碑设计者何庆魁内心深处永远的奢望?


高老师是他的精神支柱,事业上,他离不开高老师,高老师是他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他的众多优秀作品,都是为高老师量身定制的。高老师懂他,信任他,依赖他,能把他的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甚至超出他的预期。



他们是灵魂伴侣,彼此依赖,守望相助,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


他们又是生活伴侣,步调一致,彼此欣赏,相亲相爱。


这样的相遇,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在有生之年能遇见,是莫大的幸运,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连老天爷都嫉妒了,硬要让他们阴阳相隔。



三、雕像和碑文背后的故事


高老师过世后,喜欢她作品的观众们不免有些担心:何庆魁,一个如此优秀的编剧,会不会因搭档高老师的离去,就此陨落?



大众的担心不无道理。可以说,高老师就是老何的精神支柱,不管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他们谁也离不开谁。在他们相守的14年间,两人赚得的钱,都落入了高老师的腰包,对此,老何毫无怨言。


他愿意这样宠着她,惯着她,什么事情都依着她,只要她高兴,他愿意无条件地包容她,给她足够多的爱和自由。


高秀敏过世之后,巨额遗产都给了她唯一的女儿李萱。



老何一分钱没要,要知道,这些钱是他们俩一起赚的,老何有三个孩子(在高秀敏过世前几天,老何的长子刚车祸身亡,剩两个孩子),还有未离婚的发妻张艳茹,他也需要钱。



因为想到高秀敏未尽的责任:她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她的女儿需要帮助和照顾。于是,老何强迫自己振作起来。是的,老何能够振作起来,重新面对生活,源动力还是高老师,因为他意识到高老师需要他,需要他替她尽孝,需要他替她照顾女儿。


当年,老何选择跟高老师在一起的时候,高老师刚跟前夫李云启离婚。老何曾经向李萱郑重承诺:他一定会做得比她亲爸爸好。老何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在处理高老师的后事期间,他没有因为遗产分配跟李萱起纠纷,应该说是他主动放弃了自己应得的部分,因为高老师的遗产里面,本来就有一部分钱是老何赚的,是他编写剧本的报酬。老何的这一举动,可以理解为爱屋及乌吧。



跟高老师在一起之后,他辜负了对他有情有义的发妻张艳茹,他对自己亲生的三个孩子不管不顾,他不顾世俗,他众叛亲离,他不顾一切地把所有的爱都给了高老师。


在此无意去评价老何的所作所为,更不想去给他扣上“渣男”的帽子。没有经历过他所经历的一切,大概就没有资格,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评判他,或者说是指责他。


客观上讲,一个男人能做到这个份上,那的确是爱他心里的那个女人,爱到骨子里去了。


难怪热心的观众,会担心老何从此一蹶不振。



四、两人彼此成就


高秀敏是何庆魁的伯乐。在高秀敏小有名气的时候,何庆魁还在农村菜市场摆摊。他的作品没有人欣赏,而他作为家里的主劳动力,必须养家糊口。


因为之前演过何庆魁的小品《双送礼》,这是两人的第一次合作,一起改写一起排练。高秀敏愿意发掘他,给他机会,其实,高秀敏又何尝不是想借何庆魁走上更广阔的舞台呢?


事实证明,高秀敏的眼光独到,她不顾他人的反对,一意孤行任用何庆魁,何庆魁也没有辜负她的期待,一步步把她推向了金字塔的顶端——春晚。



最初的高秀敏,勤奋努力,虽多次走穴,却一直反响平平,事业上四平八稳。后来,高秀敏接触到了何庆魁的剧本,几番周折下来,她终于可以演绎老何的剧本了,不出所料,《双送礼》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自此之后,高秀敏作为喜剧演员,慢慢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慢慢地打开了市场,成为当地的民间艺人。


再后来,凭借着这次演出产生的良好反响,高秀敏如愿加入了扶余市的民间艺术——扶余市人民艺术团,做起了专职的喜剧演员,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接受专业的训练。


而这个机会,是老何帮她创造的,这份恩情,也让高老师一直铭记在心。同时,高老师也深切地体会到,老何大哥的剧本很好,很适合自己,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编剧。



加入扶余市人民艺术团后,高老师一路顺风顺水,逐步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喜剧演员。与此同时,她还开始了自己的多渠道收入,抽空演起了电视剧。


而此时的何庆魁,却是怀才不遇。没有人愿意用他写的剧本。穷困潦倒的他,摆起了地摊儿,期间,他也没有停止剧本创作。


两人再次相遇,并展开长期深度合作,始于1989年。



何庆魁满怀期待地向扶余人民艺术团推荐自己的拉场戏《谁娶谁》,结果被敷衍性地扫了一眼就退回了。后来,他得知高秀敏时任该艺术团任副团长,于是又去向她推荐自己的作品。


因为之前的合作经验,高老师对老何大哥的作品印象不错,就认真地看了剧本,看过之后很喜欢,觉得剧本写得很好。


接下来,高秀敏的举动绝对改变了老何的命运,她说服艺术团的其他人员,力排众议,亲自演绎了这个剧本。结果,出乎大家的意料,作品斩获当年吉林省文艺汇演的一等奖。


凭借此成绩,东辽县文化局向何庆魁伸出了橄榄枝,聘请他担任戏剧创编室的编剧。



解决了生计问题,干起了自己喜欢的编剧,何庆魁的生活发生了质变,然而,何庆魁和高秀敏却分隔两地。


渐渐地,高秀敏遭遇事业瓶颈,再难突破,她一度非常迷茫。


1992年,经过慎重考虑,高老师大胆地辞去工作,当起了个人演员。于是,她带着何庆魁的小品剧本《包袱》,奔赴深圳参加比赛。结果,获得全国赛的金奖。


自此之后,老何向高老师表白了,他再也控制不了内心,压抑许久的情感,他想娶她,跟她终身相守。高老师也是深爱着老何的,两人一拍即合。



1993年,老何跟妻子张艳茹提出离婚,在没有办理离婚证的情况下,开始跟高秀敏同居,正式开启了两人开挂般的精彩人生。


他们的小品连续几年跻身央视春晚舞台,且占据了春晚的黄金时间段,这是两人事业上的高光时刻。老何成为业界的受人敬仰的金牌编剧,高老师成为一代小品王、小品行业的常青树,地位无人能及。


1994年,老何为高老师编写的小品剧本《密码》,入围央视春晚的节目清单,这是高老师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



之后,高老师就成了春晚的常客,1994---2004年这10年期间,奉献了《柳暗花明》《拜年》《将心比心》《卖拐》《卖猫》《有钱了》《卖车》《面子》《心病》《送水工》等精良作品。


这些作品中,除了《柳暗花明》之外,其他小品都是高老师跟赵本山和范伟合作的。


高老师的小品引起了小品专业户——本山大叔的注意,他主动联系高老师和范伟,促成了经典三人组合的诞生,给全国观众带来了欢声笑语。



这些小品,都是何庆魁编写的剧本,其中《卖车》《心病》《送水工》《卖拐》,获得央视春晚一等奖,里面经典的台词和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高秀敏赵本山范伟的“铁三角”地位,也是无人可以撼动。老何戏称,自己是赵本山背后的男人。究竟是老何的剧本成就了赵本山?还是赵本山的精彩演绎成就了老何?


2005年,由高秀敏、何庆魁共同担任制片人的电视剧《圣水湖畔》,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自1993年开始,高老师和老何大哥,一直马不停蹄地进行创作,从小品到电视剧。两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积累。



老何和高老师琴瑟和鸣,共同成长进步,过起了神仙眷侣的生活,这也是两人生命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后来,在爱人仙逝的日子里,那些美好的回忆,一直伴随着老何,成为他继续活下去的动力。


记得老何在高老师去世两个月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把高老师的照片随身携带,每天都会跟她聊天。虽然彼此阴阳相隔,但是,在老何的心里,高老师从未离开,她一直都在。


一个人真正死亡的标志,就是从大众的视野里消失。作为喜剧演员,高老师在春晚舞台上创造的辉煌,至今无人超越。



她在舞台上缔造的一个个鲜活的荧幕形象,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作为东北女人,她豪爽,大大咧咧的性格,加上她亲切的、贴近生活的演绎,缔造了小品行业的传奇,无人能及,她是名副其实的小品皇后。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高老师的小品,都是老何为她量身定制的,是以她为原型进行加工和打造的。彼此默契十足,心有灵犀,同频共振,结果想不好都难。


如今,伊人已逝,希望老何收拾心情,重新出发,给喜欢他的观众,继续送上欢声笑语!



参考资料


1. 高秀敏纪念碑雕拱手“谢幕”---央视国际-新闻频道-文娱新闻


2. 谢幕---BTV科教频道-档案-清明特别节目


3 爱妻秀敏碑文:中场休息---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END-


作者:延津


编辑:莫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雕像   小品   扶余   碑文   艺术团   墓碑   年份   剧本   观众   意义   动作   老师   作品   高秀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