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平台,初心何在?

文丨文心一言 首发标准差

信公众平台从2012年08月23日正式上线至今,已经走过了11年的时间。

11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朝气蓬勃,童心未泯,初心犹在。但是对于腾讯来说,微信公众号依然是老态龙钟的模样了。从最初的官号平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到最后“微信公众平台”,无疑让我们看到一个微信对后续更大的期望。


它不仅承担起微信庞大用户群体们的精神食粮,更承载了商家与客户、政府与民众、产品与用户的交流、沟通要道。


鼎盛时期,只要有公司,就一定会有公众号。“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公司还未注册下来,公众号要先注册起来。
一时间,微信公众号聚集了无数优质作者,优质内容不断产生,原创内容广为盛行。
看公众号内容,成为人们登陆微信后用时最长的一件事,它比微信聊天更有深度,比看朋友圈更纯粹。毕竟,微信朋友圈已然成为广告圈了。


无论是腾讯自己发的广告,还是好友列表们发出来的广告,都已经让朋友圈变得越来越讨人嫌。而公众号作为优质内容汇聚的平台,只要关注了某位博主,就可以尽情享受精神盛宴。可是慢慢的,一切都开始变了。
首先是推送方式的改变。微信公众平台从最初单纯的订阅平台,已经变成了一个资讯平台。自从它推出“猜你喜欢”等推荐模式后,公众平台就已经名存实亡。
个性化推荐的出现,顿时让我的精挑细选失效了,大量的无关信息涌入我的视野并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噪音。而且,平台的推荐也令人捉摸不透。正常逻辑是优质内容得到推荐和扶持,垃圾信息和重复内容得到屏蔽。
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有一个叫做“兵器学X”的订阅号,竟然打造出几十个营销号,每天发送各种垃圾信息。可就是这样没有任何意义的垃圾信息,甚至是造谣内容,竟然得到平台的大量推送,阅读量非常高!美国对日本发射16枚核弹、日本大批导弹袭击中国渔船......在营销号毫无底线的流量逻辑里,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毁灭的边缘。这种号,即使是被人举报封禁了,依然还会有新的马甲出来继续。这些奇葩的操作,源于订阅号平台对其推荐模式的更改。其实,一个平台发展到后期,想要新鲜血液,进行不断尝试和更改保证它的活跃和发展,也没有错。可是,作为目前最大的媒体平台,每一次的修改和调整,都得考虑背后产生的巨大影响。腾讯公号的这种整改,其实就是想模仿今日头条这个产品。可问题是今日头条做了这么多年,根本就不咋挣钱,甚至在2021年还被传在亏损边缘。其次是审核模式。
做过自媒体的朋友都知道,无论是在过往PC时代的博客,还是传统的纸质媒体,内容发布以后,一般很少再做大批量修改甚至是撤回。可是对于公众平台而言,发布以后被判定违规,发文以后再删文,令人感到十分不解。正常删文,无论是对于平台方的审查还是作者的主动行为,都应该是有限定的。否则无论是对平台、对号主还是对读者,都是一种伤害。试想一下,一篇推文刚看完,或者收藏了,没多久又发现被删除了,是何感想?
与其事后删文,为何不在发文前审核这一关进行更严厉的把控呢?如此随意,怎能让读者产生信任感,如何让平台权威化?而且公众号目前很不健康的一点在于自我阉割审查,同时总是暗示甚至明示把锅甩给网信部门、国家机关。但凡违规,就一句话:违反国家规定,或者是违反《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具体哪里违规,违规了什么,不知道。有读者反馈,和网信的同志交流政务信息时候,会了解到不少事件完全是腾讯内部的审查所致,反而导致舆情的负面扩散。

最后,广告的泛滥。这也是目前引发大批读者离场的关键原因。我们以前常说,微信比较克制,无论是广告还是个性化内容,相对于QQ都显得克制。因为微信比较“轻”,比较干净,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所以极简主义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可是如今,无论是朋友圈还是公众平台,承载了太多冗杂的东西。广告推荐、信息流推荐、视频推荐、商品推荐、问一问、搜一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微信俨然变成了一个全家桶,什么东西都能往里扔。
无论是使用体验还是内存占用,都已经让人感到非常糟糕......尤其记得,早些年微信负责人张小龙曾说过,微信要走的一条路,是不一样的,是简单的,尊重设计美感和使用便捷的。
这也被人认定为是微信的初心。可是多年过去,微信的初心何在?公众平台的初心何在?张小龙最初在构思订阅号的时候,马化腾问他,“垃圾信息怎么办?” 张小龙回答,“基于订阅的,垃圾信息就没有了。否则就会变成一个流量分发的平台。” 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订阅制”就是微信的基本价值观,不容改变。可如今我的订阅号文章里出现了如同今日头条一般的“信息流”,还美其名曰“发现”。

初心已然改变了。张小龙曾说: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使得我们不会去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可是如今看来,一切都发生了改变。随着越来越多头部博主的离场、优质作者的散去,公众平台新的焦虑,或许已经到来。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人间故事!说真话、传真情,这里是原创号标准差,谢谢你的关注!转载请后台联系作者。

作者:文心一言,文字工作者,社会新闻焦点深度报道者。

老粉丝都知道,我们的很多文章针砭时弊,观点比较犀利,部分文字是发表在“答案如上”上,请大家点击关注!
推荐阅读
外国留学生每月补助3万,农民工想拿低保都难,鼓掌!
最忙市长吴丽华:炒股养男宠,一年开房265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初心   公众   腾讯   平台   朋友圈   垃圾   作者   内容   广告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