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创新文化类节目打开方式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李夏至

人文探索文化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近日首播,节目凭借独特的时空穿梭设计传统文化传播,收获了不少好评。

首期节目中,“中轴丈量人”单霁翔,“中轴时空旅行团”宋轶、罗一舟,在“列车员”小婉带领下共同踏上“中轴时空列车”。他们一起探访了1266年的元大都,开始了在北京中轴线探索中国美的首趟时空遨游之旅。“识日出之景(影),与日入之景(影)”是什么神秘口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中轴线是在同一直线上吗?太岁殿里造型精美的天宫藻井又有何寓意呢?《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用剧情演绎、沙盘推演、实地探访等形式,生动有趣地传递着北京中轴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知识。

节目伴随着列车的前进移步换景,不同年代的历史人物,如元大都设计者刘秉忠、《中国札记》作者利玛窦等“穿越”而来。丰富的视听效果中和了文化类节目单一的表现形式,节目中还穿插了不少影视表演环节,像元大都设计都城时如何选定的中轴线,就以影视表演的方式生动再现了这一历史细节。

作为一档文化类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兼顾了视听语言的丰富性与知识内容传播的容量。节目所囊括的天文地理、人文建筑等领域的知识点不胜枚举,也难怪观众纷纷在弹幕里感慨“满屏都是知识点,堪比上了一堂沉浸式的大师课。”

节目解密了蕴藏在北京中轴线中的美学,坐落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群,色彩基本采撷五种中国传统色,每一种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如最具有显著符号意义的红、孕育着中国人血脉中气魄与浪漫的黄、大气儒雅代表着“天人合一”视觉象征的青等。在“中轴丈量人”单霁翔的介绍下,中轴线建筑不同色彩的隐秘寓意被一一揭开。这些色彩成为了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密码,北京中轴线的美学也再次于无声之处浸润着每一位观众,让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中轴线上不仅有历史,当代年轻人如何看待中轴线,以及如何活用中轴线也是节目的重要关注内容。节目中讲述了“95后”小伙苏一峻的虚拟故宫世界,他带领百人团队,经过实地探访与参考大量古籍、影像资料,耗费了长达三年时间,在虚拟世界里完成了故宫的1:1复刻。72万平方米的院子、1200栋古建筑、9371间房屋的结构、布局,甚至是每一座大殿里的陈设,都在虚拟世界里得到复原。如此别致的方式,打通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链接起北京中轴线的古今之间,既有趣味性、平易性,又能让观众进一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建立和坚定真正的文化自信。

该节目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联合策划,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宣传部共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北京   宣传部   故宫   文化   北京市   传统文化   类节目   观众   时空   节目   方式   中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