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黄晓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本文大概需要8分钟


“还有谁不服我的?赶快滚!”


文/晏凌羊


01


前段时间,黄晓明说过的这话,突然被大家流传开来。


我发现,黄晓明也是在意识到这一点后,开始去油的。


而他说的以下这话,适合说给所有稍微有点位置和话语权的人听。


我身边也有一些博主,因为关注TA、赞赏TA的人多了一点,就开始盲目自大,忘记了自己只有几斤几两肉,俨然自己是整个网络江湖的王。

这种盲目自大现象,在官场表现得更明显。某些高官,除了比TA大一级的官员外,身边全是拍他马屁的人,更是很容易找不着北。哪怕他做的决策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可能都没人敢提醒。

一个人,只有能清晰地认识自我,才能清晰地认识整个世界。


最近收到几条评论,真的很暖。



去年到今年,我身上发生了很多事,我也一直在体悟、磨炼、开悟,然后,作出改变。谢谢你们看到我的改变。


而且,很多读者说的话,也让我思考。



吃一堑,长一智。蠢人、坏人热衷于给别人使绊子,向上、向善的人则乐于从“吃堑”的过程中学习和成长。


道理教不了人,但“事儿”能教人。


我觉得每隔三五年,我的人生当中都会出现一个小坎儿和变故。承受这些的当时当下,你会“有点难受”,但真的跨越过去了,就会觉得“也不过如此”。

这些事儿会提醒和促使你不断“纠偏”,改变你的人生航向,让你成长为一个“和以前不一样”的人。


一条道走到黑,在我看来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所以,我们需要贵人点拨,也需要自我开悟。


我不想涨粉,就满足于做一个中小博主。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我的智识、实力都撑不起我做个粉丝众多的大博主。

以后可能我会比较少谈热点话题(
从前年开始,我觉得连热点话题都已经粉圈化了,这很烦人),多谈点读书心得以及与自我成长有关的内容。

就咱们这一小撮人在这里玩就行了啊,互相分享一些好看的、好悟的、好玩的、好吃的、好用的。

还有,我现在最大的改变是不怼黑粉了。我知道自己不是他们说的那种人就行了,不再试图向他们证明我不是他们说的“那样的人”,因为他们的看法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能被他们讨厌甚至是我的荣幸。

你关注的每个博主,如果输出风格和内容发生了改变,一定是因为TA们刚刚走过几场你不曾遇到过的暴风雨。但,如果一个人一成不变,也不好玩,不是么?


02


几年前,自媒体的风刚起,我也被拉到了一个号主建的一个群里。

某天,群里吵起来了,好几个人表达了对群主的不满,说TA太过跋扈,谁要是不听TA话、不跟TA步调一致,TA就踢人。接下来,是陆续有人退群,原本有两百多个人在的群,退到最后只剩下一百来个人。

有一个人退群之前给群主留下一句话:”
真别以为多几个人关注,你就是大神了。群里比你厉害、比你赚得多的人多了去了,人家只是不喜欢表现。

群主听了,在群里回复了一句:还有谁不服我的?赶快滚!

然后,我也退群”滚“了。

倒也不是不服TA,而是之前跟TA私聊过几句,感觉这人对别人的管理欲、掌控欲太强了,我只想离TA远点。

在那之前,TA曾经非常笃定地跟我私聊,说她每周接几个广告就能赚到以前几倍的钱,以后固定每周一三五接什么广告,干上几年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

我说,可自媒体也只是一阵风啊,每个行业都是存在红利期和衰退期的,你能保证永远能接到广告啊?

TA说,那我就跟某明星混了。

说着,给我发过来与某明星的一张合影。

我目瞪口呆,心想:跟明星的合影,我也有,但我达不到“与某明星混”的层次。明星可能愿意跟我合影,但不愿意带我玩。

现在,我们有几年没联系了......前几日我突然想起这个人,再去看了一下TA的账号,发现点击量已经有点惨不忍睹,文章质量也再不如从前。

有人评论:你怎么可能买不起帝都的房子啊?

TA回复:关你什么事?

我当时就想起下面这番关于“内圣外王”的理论。



03


其实你们可以去观察:历朝历代,古今中外,你想要“定江山”也好,想要干事创业也罢,甚至于哪怕你只是当个管理者、做个博主......都得遵循咱们前一条微博里提到的“内圣外王之道”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内圣)和“为人民服务”(外王)这话,是我们被耳提面命太多次了,导致我们有点审美疲劳,才无法深刻地领悟到这话背后的深层意思。

很多人掌握了权力(包括不限于公权力、处置资源的权力、话语权等),就很容易膨胀.....尤其是那些“一朝得势”的人刚尝到权力甜头的时候,更是表现得非常跋扈。

对待别人,他们只有管理和统治意识,但丝毫没有服务意识。他们想要的,是一种万邦来朝、群臣跪伏的权力幻觉。

他们似乎意识不到:权力看起来是他赋的,是上层赋予你的,但它实际上是自赋的。即,你能给别人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别人才会服你。

一个权力金字塔,看起来授权方式是自上而下,但能让这个金字塔保持稳固的,并不是金字塔尖,而是金字塔底。

你是把“金字塔底”当成是垫脚石还是基石,体现的是你思维层级的高低。

如果你喜欢看历史,乐于观察周边的社会生态,你就会发现:历史上做得出色的D王,往往是服务意识出色的D王。能把产品和服务做得出色的企业,也是服务意识强的。

甚至于,一个歌手、演员、号主(博主、作者)如果追求的是“当偶像的感觉”,而不是“给粉丝创造价值”......TA也走不长远。

这方面,我很佩服李宇春的悟性。

她说,她希望自己站在作品的背后,而不是前面。

她说,偶像是别人赋予的,而不是自己“当”出来的。

我觉得这些人身上都有好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

我也有过短暂的“没见识的膨胀阶段和装B阶段”,俨然自己多几个人关注和夸赞,就比别人高一些.......后来我发现“不是这样”,也“不能这样”。

人最终还是要用“自己对别人、为社会提供的价值和贡献”来定义自己,确立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坐标。

座位是虚幻的,随时可以换个人来坐,但“你对别人和社会产生的价值”却是可以永续的。

我们都得靠“予”去“取”。

所以,今年以来,我更多关心的是——我自己,对跑来关注我的读者,有怎样的价值。

我琢磨更多的是,我要如何去提升自己的这种价值,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答案就是: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我不是偶像,也不想当偶像,我只想一个“还过得去的、能让别人有所思、有所得、有所乐的内容输出服务者”。



李宇春这句话的意思是:“偶像”是别人赋予的,而不是自己“当”出来的,是自己在人生舞台上所展示出来的一切被观众认可以后而赢得的称呼。

在《十三邀》里,李宇春接受采访时说:你问我这些年我做了什么走到今天,不如问我拒绝了多少。

我觉得这话真的太绝了。

是的,一个人的本性,就体现在“拒绝”上,而不是“拿取”上面。

在录制第一张专辑《皇后与梦想》的时候,频繁商演让李宇春无力专注于音乐,她直接去找天娱董事长王鹏,而在这之前她跟王鹏也没有任何交集。

她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先做好音乐,虽然,相比商演,那并不很赚钱。当然,找老大商量的结果就是,她赢了。

起初,她的公司给她接的商演比较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的商演甚至设备都非常差。她去过一两次以后,就说这件事情不能干,因为你干多了,心气就没了。

我觉得她说的这种心气,就是底线。一个人的底线一旦开始往下拉,那就是一条下滑的路。

我这两年才想明白但不是完全能做到的事,人家十年前就悟透并践行了。

什么叫差距?这就是。

所以,有时候我也在想:年少成名但稳得住、不膨胀的话,其实不算是压力。


成名早,实现财富自由早,见过的世面多,就可以慢慢选定自己要走的路,不会太过急功近利,也不必被现实逼着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反而更有条件锤炼出更淡定、更踏实的心性。


等你到了中年,不管遇到什么事,这种心性能帮上你大忙,或者,至少能给你的人生兜底。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END--

作者:晏凌羊,80后,情感专栏作者,新女性主义作者,中国作协会员。著有畅销书《那些让你痛苦的,终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愿你放得下过往,配得起将来》《愿你有征途,也有退路》《我离婚了》《有你的江湖不寂寞——金庸武侠小说的另类解读》以及儿童绘本《妈妈家,爸爸家》。拥有13年金融从业(管理)经验,现为广州某文化信息咨询公司创始人、某文化传媒公司联合创始人。出生于云南丽江,现居广州。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晏凌羊 微博:晏凌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内圣外王   心气   这一点   金字塔   这话   权力   偶像   意识   价值   人生   明星   作者   黄晓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