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泡”在茅台里,她见证了茅台的每个重要时刻!

李影

安徽君品轩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安徽君品轩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影一直有一个心愿:在安徽建一座私人的茅台酒庄,除了容纳她多年藏下的茅台老酒,还能够成为她传播茅台品饮文化、美学价值、老酒收藏的载体。

“要做茅台的传道者。”手握1家茅台专营店和1家老酒收藏馆、拥有近万瓶藏酒、建立线上运营渠道……从渠道商到品饮者,从收藏家到推广者,李影在传递茅台价值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在其看来,研究每一瓶茅台酒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是财富收获和精神享受的双重回报。

一方面,茅台酒类似于奢侈品的金融属性,令其逐渐演变成一种理财产品。在白酒消费市场,“藏茅台赛黄金”已成为一种共识。

在收藏界,茅台酒也频频被炒出天价。2011年,一瓶“精装汉帝茅台酒”的拍卖成交价高达890万元;2021年,4箱(共12瓶)的2013年产原箱特别茅台酒拍卖价为195.5万元……

另一方面,在品饮茅台的过程中,李影又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茅粉”。

每晚睡前,她都会小酌一杯,并自己尝试用新酒和老酒进行勾兑。每当新酒的香气和老酒的绵柔在口中绽开,她都仿佛看到了发酵背后那根长长的时间线,“时间本身就在创造价值,时间也是最好的勾调师。”

四十不惑,李影迄今为止的人生有一半时间“浸泡”在茅台酒中,她不仅见证了茅台老酒从被忽视到被认可,再到被追捧的历程,也逐渐参出深刻的感悟,“饮酒如人生,每个人的口感都不一样,适合自己才是最好。”

缘于茅台 敬于老酒 终于文化

在白酒界,能够打败茅台的或许只有茅台老酒。

近年来,中国老酒市场方兴未艾。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2年线上收藏酒消费趋势前瞻报告》预计未来5年中国收藏酒、老酒市场将突破1000亿元。

千亿蛋糕之中,茅台老酒因绝佳的品质、独特的历史文化、稀缺性,迅速成为白酒收藏者的宠儿。据不完全统计,超过90%的高端白酒收藏者青睐茅台酒。

这也让在烟酒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李影意识到,茅台老酒的价值正在回归。

但与茅台结识之初,茅台并没有如今这般炙手可热。2004年,一瓶茅台酒的售价仅为350元。

“老酒更不好卖。”她回忆,那一年,有一位顾客上门要卖一瓶1983年份的茅台。当时市场行情并不好,但这是一瓶她出生年份的酒,故而她决定自己收下这瓶酒,直到今日仍在她的酒柜中摆放着。

“这或许就是一种缘分”,自此开始,李影便与茅台结下了长达20年的不解之缘。在李影的家中,客厅、衣柜、厨房,处处都堆满了她收来的茅台老酒,最早年份的是一瓶1970年的茅台。

她坚信,茅台产量的有限势必会导致指导价和流通价格之间的差价会越来越可观,年份酒议价空间也将不断扩大。

李影的预判在2010年得到了验证。这一年堪称茅台价格飙升的拐点,茅台酒的零售价格升至1000元。

此后,随着老酒市场一路攻城略地,作为引领者的茅台老酒也一度成为消费者、酒企、收藏者、拍卖圈眼中的“香饽饽”。

对李影来说,不仅其藏品的体量在这一时期得以迅速提升,她对于茅台老酒收藏的经验与感悟也更上一层楼。

“收藏茅台,肯定是越久越好。”她介绍,60年前的老茅台,现在能拍到100万元了,但如果不想等那么久的话,有几个时间点值得考虑。

首先可以等它变成老酒,一般来说,5年以内的酒被称之为新酒,存放5年以上不超过10年的叫做陈酒,存放超过10年才算真正的老酒。年份越老的酒,数量越少,价格也就越高。

“茅台经过10年的陈化,口感会很惊喜。二三十年左右,其口感会达到巅峰。”因此,李影认为,10年和20年两个时间段都是很好的转手时机。

此外,“老酒收藏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她介绍,收藏时需要注重光照、储存温度、湿度等因素,“要存放在避光、阴凉、通风较好的地方,注意防潮,环境温度也不宜超过30 。”

但过度保护也大可不必。她以1996年以后的茅台酒为例,只需要定期称重、记录、检查克重即可。如果跑酒了,要及时晾干,切忌使用胶带、封蜡密封保存。

“藏老酒,在于藏人间之珍,藏茅台之美。品老酒,在于品人生百味,品茅台之醇。”深厚的品饮文化令她渐渐成了茅台老酒的忠实“粉丝”。

坚守品质 沉淀“影姐茅台”品牌

对李影来说,没有社交、不爱应酬绝对称得上她营销路上的“拦路虎”。除了茅台自带的品牌效应,她对品质的坚守和独创的服务型营销理念令君品轩商贸在白酒专卖市场上事半功倍。

李影表示,做专卖,保真和质量是关键。

此外,“始终从客户用酒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不同产品。”曾经从不发微信朋友圈的李影也开始通过朋友圈、视频号等私域账号不定期为客户提供选酒攻略,比如结婚宴请、满月酒、过节团聚、赠送亲友等,不同场合需要不同的茅台产品,“适合最重要。”

在其看来,服务营销的投资回报比销售高得多,需要的人力物力却比销售少。君品轩商贸只有一支8人的团队,但却始终保持销售额稳定增长。

产品本身的价值相对固定,但增值服务是能产生溢价的,同时不断加厚企业的竞争壁垒。依靠品质和服务双轮驱动,李影成功打造了专属君品轩的经营特色,逐步形成了“影姐茅台”品牌,在口口相传的口碑中立足长达20年之久。

从40平方米烟酒专卖店到200平方米茅台专营店,选对茅台这一赛道的她自称是“幸运的”。

2003年,李影在合肥老城区租下一间沿街店铺,做起了烟酒专卖的生意。遇上那瓶1983年的茅台老酒,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她开始研究茅台,并发现其中大有玄机。

首先,茅台是讲故事的高手。无论是斩获1915巴拿马金奖还是茅台无法易地复制,茅台文化逐渐深入人心。

其次,在其看来,虽然在“东不入皖”的安徽白酒市场,外来品牌想要杀进来,困难重重,但“物以稀为贵”,因地域狭小的缘故,茅台早年有限的产量势必会让陈年老酒变成稀缺资源。

20世纪50、60年代茅台酒每年产量只有几百吨,到1978年才突破1000吨,整个80年代产量都在1200吨上下,是现在产量的几百分之一。

“年份越久、存量越少的品种,其未来的价值自然就会越高。”在进入白酒行业的第二年,李影便决定砍掉其他品类,专注做茅台专卖。

尽管一路走来,随着茅台一步步走向白酒巅峰,李影在这一细分赛道上一路向上,但也有“走眼”的时候。

十多年前,她就碰到一批假酒,亏损十多万元。这也坚定了她不断学习鉴酒知识的决心。接触老酒的20年,这也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年代、不同规格的茅台酒对应着不同的检验方法,外观鉴定和感官品评相结合,与中医的‘望闻问切’类似。”她举例,1986年之前的地方国营塑料盖茅台是没法通过“放味”来鉴别的,塑料盖一拧就开了;茅台从瓶身到盒子,大约有100种防伪暗记,例如外包装,需要用20倍放大镜仔细观察茅台酒外包装酒瓶的瓶盖,真品的瓶盖上会出现几排平整的“国酒”字样……

眼下,历经黄金十年的快速扩张和深度调整之后的白酒流通市场,又在消费变迁中迎来新一轮变革。

“消费主力年轻化,令线上线下消费渠道的边界逐渐模糊,消费者购物渠道从割裂走向融合。”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销售模式的宏观背景下,李影发现,近年来以抖音和视频号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发展迅猛,各行各业都把生意搬到了线上,而君品轩作为一家传统实体店,在原有的线下销售私域外,要走进更大的流量池和更广的舞台中,才能实现销售的二次增长。

她开始走出舒适圈,利用视频号等新媒体手段吸纳更多的流量,为热爱茅台的客户群体服务。

“酒是一种品位,更是一种文化,茅台收藏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需要掌握有关茅台酒的基础知识,才能真正发现老茅台的价值。”她也开始尝试写文案、拍视频,传递茅台知识,解答客户关于收藏、投资、品饮的各类疑问。

李影喜欢饮酒,亦喜欢读书,“口腹之饮与精神食粮都能令人废寝忘食。”在书卷之间,她发觉了如饮酒般的沉醉,“那是作者们生命智慧与心灵感悟的结晶,同样历经漫长的时光发酵,慢慢啜饮、细细品味,回味悠长。”

“热爱是人生最好的解药。”对李影来说,以酒为名,做自己喜欢的白酒事业,结识更多的茅台“同道者”,挖掘茅台文化价值、交流企业经营之道,这足够让她每日乐在其中。


原文刊载于《徽商》杂志2023年5月刊

文 | 邵梦摄影 | 李朦

制作 | 吕品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茅台   茅台酒   老酒   安徽   白酒   年份   见证   多年   时刻   价值   收藏   文化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