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企业“西游记”,《南方日报·江门观察》开设深江合作栏目

编者按: 惊涛拍岸,伶仃洋上,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融合。随着深中通道、深江铁路、黄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江门的区位、空间、成本等优势迎来历史性突破和提升。

近期,深圳市市长率队到江门市考察交流,深江共同组建的江门市人才发展集团正式揭牌,深圳制造业企业频频来江考察调研,江门年轻干部赴深圳体悟实训……深江两地深度合作,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

即日起,《南方日报·江门观察》、南方+江门频道开设“深江合作 双向奔赴”栏目,从人才、产业、土地、营商环境等多维度观察深江合作的新动向、新进展。敬请垂注。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1版

南方观察 深圳企业密集调研江门,看中了什么?

深圳电子装备企业聆听江门城市推介。 南方+ 杨兴乐 拍摄

珠三角是全国制造业发展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不少城市存在土地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守好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该向哪里要空间?

一个多月前,深圳市市长率队到江门市考察交流,加快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产业协作,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江经济合作区,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6月,富士康、大族机器人等113家深圳电子装备企业走进江门,先后考察鹤山工业城和江门国家高新区,寻找产业有序转移的目的地。按照计划,本月还将有来自深圳的储能产业企业、机器人产业企业到访江门。

这些来自深圳的制造业企业,为什么对江门如此感兴趣?在实地考察中,他们最关心什么,又看中了什么?这些问题,藏着制造业寻找新空间的答案。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2版

南方特稿 从吃“猪脚饭”改吃“猪脚面”

李旻峰(左)在测试研发新产品。 南方+ 李霭莹 拍摄

7年前,湖南人李旻峰告诉家里人,自己准备跟着公司从深圳搬到江门发展,做高端装备。父母一如既往支持他的决定,毕竟儿子毕业后已经辗转了苏州、北京、深圳几个地方工作。他们只问了一句:江门是个什么地方?

年轻人选择一座城市,犹如一场豪赌,赌哪里是未来的机遇之城。

曾经,放弃一线城市,从吃“猪脚饭”改吃“猪脚面”,对于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随着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缝合”,江门人才发展集团揭牌,去江门上班成为更多深圳人的可选项。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3版

来论 | 承接深圳产业转移,江门应打造怎样的营商环境

本期《南方日报·江门观察》来论版,邀请专家学者、公务员聚焦深江合作,探讨在全省加快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江门如何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主动承接深圳产业溢出,加速嵌入中心城市产业链、价值链,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4版

在新会看见精神文明

新会区精神文明建设督导长聘书颁发仪式。

近日,江门市新会区召开文明城市创建第二季度联席会议(下称“会议”)。会议不仅针对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现场协调有关单位共同解决,更把主要的“聚光灯”落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示范工程和“一镇一特色”艺术党课上。

当地为何如此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或许,150年前出生于此的梁启超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

江门打造大湾区水资源特色产业园

江门市水都产业园揭牌。

大湾区西部,一座现代化水资源特色产业园加速崛起。

近日,在蓬江—江海—恩平推动江门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推进会上,由江门东西部协作共建的江门市水都产业园揭牌。江门东西部三地将每年联手引进亿元产业合作项目3个以上,争取投资项目数量及投资额两年翻番。

【整理】钟惠琳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江门   南方日报   江门市   西游记   猪脚   企业   深圳   两岸   制造业   东西   栏目   产业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