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吸出来的瘀血,是身体里的毒素吗?现在告诉你真相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伴随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不再只是关注自身的物质需求,而是越来越注重养生,中国传统的中医疗法在养生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拔火罐治疗作为中医传统经典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欢迎。

拔罐又叫拔火罐,是我国传统中医文化中被大众所熟知的一种治疗方法。拔罐疗法在古代中西方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秦汉时期的帛书中就曾经记载过早期的拔罐疗法,西欧各国也曾经流行过类似的拔罐疗法。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古代多为竹筒火罐,陶土火罐,还有牛羊角等动物角质罐,现代多用玻璃罐和负压抽吸罐。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式产生负压吸附于皮肤表面的一种中医治疗性操作,其属于外治方法。

在我国古代拔罐被称为角法或吸筒法,利用大气压强与罐内的气压差,吸附住皮肤。可以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对人体产生刺激,以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急性慢性上呼吸道感染、原发性哮喘、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膨出、各类型的颈椎病、肩周炎、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对胃疼、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或症状也有着一定的缓解功能。同时也经常用于痛经、中风等疾病的治疗。

一般来说,常用的拔罐种类一般有3种,分别是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等。

1.火罐法

利用燃烧时消耗罐中部分氧气,同时使罐内的气体膨胀,使罐内呈现负压状态,以便于将罐吸于皮肤上。

2.水罐法

将罐放入水中或中药药液中煮沸,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罐口朝下)拿起,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罐口,浸润吸去罐内的水液,降低温度防止烫伤皮肤。趁空气尚未回流将罐拔于目标部位;然后轻按罐具30s左右,令其吸牢。

3.抽气罐法

将抽气罐紧扣在保健的目标部位,用抽气装置,现阶段多数简易抽气装置可用无针注射器代替,将罐内的部分空气抽出,使其吸附于目标部位的皮肤上。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有的人,拔罐会用针刺皮肤,以便放出体内“淤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这是一种经典的拔罐方法。常见的拔罐方法包括留罐,走罐,闪罐,留针拔罐和刺血拔罐。

所谓留罐法,其实就是通过火的热膨胀作用,把罐里边的空气排净之后,直接吸附在身体的一个部位以达到负压抽吸局部组织的作用。

走罐,顾名思义走罐是用罐子在身体上移动。

可以利用加热时,空气膨胀将罐内部的一部分空气排出去,然后置于身体上一个比较平坦的位置,比如腹部,背部,大小腿等肌肉或脂肪组织较为充盈的部位。

然后握住罐子进行水平或垂直的机械运动,肌肉肌腱或者筋膜,在反复的机械,刺激下可以起到按摩治疗的效果。倘若推动过程中对这个负压掌控不好的话,可以在开始前在皮肤涂一些润滑油,按摩油等均可。

闪罐,就是拔上随即取下来,这样的动作反复多次,一直到皮肤泛红为止,但这种方法需要控制拔罐抽吸入组织的量,注意力度,不要损害身体的浅表皮肤。

留针拔罐,留就是先在传统穴位上扎银针,然后把罐放在针上,起到二者结合的作用,这种留针拔罐需要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进行操作。切记,不可以自行在家进行穴位针刺,否则可能不但没有按摩治疗的效果,还会损伤浅表皮肤的神经或者血管。更严重者,可能导致全身感染。

刺血拔罐:先使用经过消毒的皮肤穿刺针,在需要拔罐的区域上进行皮肤穿刺和放血。

这一步之后,我们应当立即进行拔罐操作。通过这种方法将皮肤穿刺出的血排出来,这种拔罐模式也需要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进行操作,切记不要自行放血,否则轻者可能损伤浅表血管,引起局部或多处感染。

严重者可能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局部血管内皮的损伤可能会导致原位血栓形成。在人体运动过程中,血栓栓子,可能脱落。掉落的血栓进入肺部血管导致肺部血管的栓塞。更有甚者掉入了心脏的血管或者脑血管,将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严重危害人体的生命安全。

那么刺血拔罐所拔出来的所谓的淤血,真的是身体里的毒素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大部分人口口相传,身体里的淤血其实是身体里的毒素聚集形成的。但事实上拔火罐的刺血拔罐这一方法所吸出来的淤血,并不是身体里的毒素。这一结论恐怕与大家的常识相违背。

在我们接受这一结论之前我们应该先要知道什么叫做淤血

淤血,又叫皮下瘀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的是由于静脉回心血液回流受阻,身体内的器官或组织里面的血液淤积,无法随着血液循环或静脉循环回心脏。血液淤积大多都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导致的浅表毛细血管或者是微静脉的破裂出血。

在知道什么是淤血之后,我们还应当了解身体内部的毒素是指的什么东西:

身体内的毒素是指的是各种对我们正常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理功能有害的各类物质,例如在生长发育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

在我们进食之后,消化道消化的化学物质;或者是在受伤后接触到的各类细菌病毒和重金属。这些有毒物质一般是通过肾脏,肝脏,肺部,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

正常人是不会有这类有害物质的体内聚集。更不用说,这些毒素会停留在皮下肌肉内堆积,形成淤血。

综合以上两点,淤血和身体内部的毒素的形成没有任何的直接关系。所以,医学上普遍认为拔火罐吸出来的淤血并不是身体里的毒素。

既然我们拔火罐拔出来的淤血,不是身体里的毒素,那拔火罐到底有用吗?

这个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中国传统中医,作为传承千年的中国经典,更是中国的四大国粹之一,自然是有着自己的独特作用。拔火罐作为中国中医传统疗法的宝库里的一颗明珠,对于人体保健更是有着许多的好处。

虽然拔罐并不能拔出所谓的体内的毒素,但是拔罐可以促进血液流动,改善血液循环,还能起到温热作用和一定的调节作用。

在促进血液流动方面,适当的拔罐可以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动的同时,还能够缓解肌肉酸痛在长时间的工作负荷或者劳作之后,拔罐在器皿负压的作用下,可以对身体的穴位以及肌肉形成一定的刺激达到缓解肌肉疲劳,改善肌肉血液灌注的效果。

拔罐在保暖、防寒方面的作用也是极为不错。

在冬季拔罐,会让全身组织器官感受到温热刺激,温热刺激适度的话,能够使血液长扩张促进局部为主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皮肤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加强身体的产热,以达到保暖防寒的作用。

关于拔罐的调节作用,中医方面认为,对于老人和妇女等较为体寒的人群,适当的拔罐可以增强局部耐受性和身体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以及除湿的作用。

我们应当注意的是,拔罐,是作为中医传统的一种保健措施,而不是疾病的治疗措施。在我们进行拔罐保健时,我们需要谨记一些注意事项:

第一,拔罐的操作看似简单,实则也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我们在家应当规范操作,尽可能地选择正规的诊所、医院在中医医师或者康复医师的操作下进行合理的拔罐保健。

第二,拔罐时间不应过久,一般应控制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为最佳。拔罐的负压也不应过大,否则可能导致部分皮肤敏感的人群,出现局部皮肤的水泡或者毛细血管破裂,以及皮肤损伤或者皮肤感染等情况。拔罐的部位也需要注意,应该避开大血管分布密集骨骼凹凸不平毛发毛孔多的位置,应该选择肌肉丰满的部位。

第三,拔罐会改善体表血液循环,其使得浅表血管扩张,所以在拔罐之后,体表的毛孔扩大,血管扩张,更容易导致风寒入侵人体,如果患者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就很容易导致感冒,对健康反而会造成影响。

最后,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病,严重的贫血,心脏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的人群,皆不宜拔罐。另外,孕妇也应当避免拔罐。

关于拔罐这个常见的保健措施的一系列知识,了解了拔罐吸出来的淤血的真相。在养生保健的过程中,可以预先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如有疑问可以咨询相关的医生或者中医医师的意见,不要盲目保健,否则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毒素   身体   淤血   局部   血管   肌肉   真相   血液   中医   皮肤   作用   瘀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