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公路总要翻修,而日本却常年如新?是我们技不如人吗

文章共3000字左右,预计需要10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日本的公路常年如新,而我国的公路“坑坑洼洼”,总是在翻修。

这是什么原因?

难道日本的修路技术要比中国的更好?

中国的公路技术含量又体现在哪里?

中国公路技术不如日本?

很多上班族都反映,道路年年翻修,都休息不好。

好好的公路为啥总是在翻修?

日本的公路“黑白分明”,黝黑油亮。我国城市公路似乎一直在翻修。有时候局部“小补”一下,有时候整条路都被“封锁”,写着“前方施工请绕路”的字样。

在感官体验上,日本似乎得了“大分”。

平整、干净,没有高低落差、坑洼,这应该是日本公路的最大特色了。

难道我们的公路铺设技术真的不如日本?

抛开地理、气候条件、工艺技术这些先不谈,首先在经济发展、财政资金这方面,日本的“大部分”实力似乎投资在公路铺设上了。

使用进口沥青、完成极高的沥青铺设率、提高沥青道路高适应度……这些都离不开雄厚资金的大力支持。

换句话说,这些都是日本用经济和经验换来的。

咱们国家,公路建设数量、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各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比如北京到宜昌物流专线,江浙沪整车零担、仓储配送、冷链运输,途经106国道、215省道、新郑一级公路、234国道等高速公路,为众多企业物流事业铺路开道,提供高质量的货物运输服务。

其中,234国道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各路段相继完成路基填充、桩基固定、沥青铺设、路段便道拉通等工作并投入运行,顺利带动涉县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创造出更多社会效益。

拿物流来说,234国道各路段相继完成沥青公路铺设施工,公路建设里程数随之增加,能够承担的物流运输服务质量范围更广。

同时,中国大宗商品运输量大,运输范围需求广,重工业持续发展。而日本在没有大量大宗商品运输需求的情况下,沥青公路承载量少、损耗自然就小。

在这里说中国公路与日本公路相比“技不如人”,这样的言论过于“站不住脚”。

另外,在经济发展模式,两国国情不同,对待公路建设方式、数量、形式、条件等方面的考虑肯定有不一样的侧重点。非要用“技术”对比两国的公路铺设情况,那实际上并无可比性。

比如我国重工业经济发展中,天然气、煤炭、石油等能源开采以及动力汽车加工制造,在道路交通量、路面平整度、车辙深度、路基压实度等方面对公路铺设修建提出实际要求。

当前,我国工业规模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仅去年一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超过40万亿元,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

同时,根据交通运输部给出的消息显示,中国以公路总里程528万公里的成绩位居世界第一。公路在国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的发展太快了,车辆的数量、重量是日本所比不了的,这也是我们目前需要协调的地方。

总体上,我国公路发展仍然朝着高质量持续平稳转型发展。就现有的规模和所获得的成就而言,中国高速公路所具备的技术是日本,甚至是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

想要了解得更清楚,还需要往下再看。


两国公路技术或有差别?

某种程度上,经济发展需求决定了中国和日本在公路建设理念、品质监控等方面各有侧重点。

首先,公路品质监控这块。日本、美国等国家走在世界前列。日本高速公路的修建监控以把握实际交通状况为先决条件,设置各种形式的检测器进行实时监控。

我们为更好满足国内经济增长发展需求,公路建设侧重点更多放在规模(里程数)和速度上。

相比之下,中国公路建设规模和交通速度的确优于日本,但在质量和技术含量上要略逊一筹。

其次,在材料选用这块。据数据显示,日本沥青路面覆盖率95%以上,连日本农村也基本普及铺设沥青路面。日本在铺设沥青公路上面可是花费了大功夫,耗费了很多资金的。

日本沥青路铺设率一度位居成为全世界最高。

对比中国,道路太多了,各种类型的都有,乡村道路、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其中,城市道路路基有土方层、混凝土层和柏油层,而乡村道路普遍没有柏油层。

在一定程度上,道路铺设类型和材质受交通运输需求、经济增长需求、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影响,选用最常见的沥青路和水泥路。

提到这儿,不得不讲一下“材质”的问题。这是公路质量、技术比对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口方面,我国是全球沥青进口大国之一。日本公路铺设采用的进口沥青,如特立尼达湖沥青、石油沥青,较多是从我国进口。

我国沥青则主要来源于国内生产和进口,江浙沪等是全国沥青联产的主要地区,排名靠前。

上世纪至现在,日本采用美国沥青铺路标准,沥青公路覆盖率由低到高不断增长,从2万公里到现在的40万公里,积累下丰富的建造经验。

然而我国的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尽管中国的修路技术也很发达,但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状况,全部采用沥青铺设路面其实并不适合。

另外在经济成本控制上,采用何种方式铺设路面更划算,这是公路修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沥青铺路还是水泥缓凝土铺路?更多还是出于对经济成本的考虑。

通俗来说,就是在哪些地方铺设沥青路面适应度更高,划不划算。

例如水泥路铺设,主要完成路基建设,使用碎石铺垫,再用水泥补充,道路就算正式完成修建,可以投入使用了。

而沥青公路修建还增添了混凝土各项指标把控、浇铺等步骤,要投入更多材料成本、管理成本和施工建设成本。

从铺设效率、建设成本、建设数量和质量、养护维修成本以及安全舒适性等进行综合考虑,沥青路与水泥路的建设质量、技术含量存在差异。

通常认为,水泥路面收缩率比较大,易产生裂缝,经雨水进入裂缝后车辆行驶后易产生路基不稳导致路面成块破坏,这是最大的隐患。

而沥青路面降水平均度、粘结度较好,但在基础动态上处理不好会存在裂缝下陷的危险。

因而无法“以偏概全”地将中国公路技术与日本公路技术相比较。

我们为了更好服务于经济增速发展,没有像日本那么多的时间来修建完一条公路,通常修建时间往往较短。

所以,我国的公路时常存在翻修的情况,道路施工较为常见。

加强公路工程质量是关键

中国公路比不上日本公路的这一说法是没有切实依据的“空口而谈”。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公路建设标准、管理体系、资金投入、综合发展方向等等。

通篇比较说明下来,公路建设技术含量和质量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需不断加强公路工程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做好维护保养才是关键!

我们有必要在公路建设、使用、维护保养上加大支持和投资力度,同时以完善的管理体制支持保障公路良好运行。

这样才能有力减少公路经常翻修次数,更好服务于人民生活和综合经济发展需要。

就沥青公路修建而言,国内沥青生产业务优势仍然是非常明显的,据统计数据显示,沥青占据市场份额七成左右,沥青用量也会跟随地方基础建设需求而发生变化。

道路越修越多,国内经济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换个角度看,马路上一条条“裂缝”,一个个“鼓包”,似乎是中国经济发展崛起的有力见证。

我国重工业发展迅速,造成道路存在的问题过多,如裂缝、塌陷等。

公路经常翻修也并不能说明中国的公路技术比不上日本或者其他任何国家,这是国情所影响的。

“要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努力提升中国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和技术含量。

例如沈大高速公路从设计、施工工艺到材料选用,严格执行施工规程,质量得到很好保证。

此外,我们必须得承认日本在公路修建方面有很多技术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自立自强”。走适合自己的道路,修建中国的路,不一味“盲目攀比”,理性看待公路翻修,这才是“硬道理”。

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关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日本   中国   公路   技不如人   路基   公路建设   沥青   道路   质量   我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