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前所未有的认知革命,将彻底打破人们的思维惯性!

农耕文明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谁拥有更多土地意味着更多财富、更多权利。工业文明时代,更多的财富、自由表现为资本。

数字文明时代,数据是最重要的,谁拥有足够多的、更多的数据资产,就能实现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回溯人类文明史,或可看清数字文明的前世今生,及其之于一国、一城、一人密钥般的价值。

文 | 郭为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编辑 | 李亚飞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数字文明到来


我们很幸运,赶上了一个快速变化、不断迭代的时代,数字文明新浪潮的到来。

从供给来看,过去40年,资本市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1980年,全球前十大公司的总市值只有约2300亿美元,其中从事数字化技术的只有一家。今天,全球前十大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过12万亿美元,其中有九家和数字技术相关;而且市值屡创新高,2010年前十大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2.3万亿美元,2021年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超过了2.5万亿美元。

从消费来看,2000年中国上网人数有1000多万,周均上网时间18小时,以时间为单位;当下上网人数超过10亿人,周上网时间超过28小时,每天有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网上,以流量为单位。数据消费已经成为今天国人消费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2021年10月14日,上海地铁里拿着多个手机的乘客。图 IC photo

从农耕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今天我们正在进入数字文明阶段。每个文明阶段都有一个底层逻辑:农耕文明的底层逻辑是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比如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这是一种朴素的系统想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中国人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产生了中医经络等理论,使得中华文明在农耕文明时代引领着世界。

在工业文明时代,基于世界是物质的认知,以牛顿为代表的科学家发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范式,使得工业文明经历了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再到信息化的三个发展阶段。信息化的实现推动了人类进入数字文明的阶段。

为什么叫做数字文明阶段?

数学鼻祖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是数字的,是系统论和还原论的结合。数据科学使得数学从纯粹的数字发生了改变,今天的数学与软件、工程、天体等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颠覆性认知。如果不是建立在这样颠覆性认知的基础上,可能很难去理解数字文明的到来。

数字文明的到来,推动了这个世界的变化。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数据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产要素。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分水岭就在于,数据变成了生产要素,数据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数据资产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这将极大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就是把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出现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它可以自动化生成大规模数据,使得数据成为推动整个社会生产技术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称之为技术的奇点,这个奇点将推动人类进入数字文明阶段。

从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数据要素,到今天AIGC的出现,技术领域的进步将快速推动我们对数据要素的使用。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明演化,都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长期沉淀孕育而生,数字文明时代也不例外。

2
类经历数百万年认知革命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文明时代,但不应忘记,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离不开人类数百万年的认知革命,离不开先哲们付出了巨大代价不断探索与完善的科学体系与技术成果。

从猿到人,从直立行走到走出地球进行太空漫步,人类经历了波澜起伏的进化,最终站在了地球的生物链顶端。在史诗一般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不断地向更高的文明迈进,与此同时,人类的认知也在不断颠覆、升级。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两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使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飞跃,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便利的同时,对世界的认知水平也逐步上升。

回到人类认知的起点,看看人类是如何在这个星球上探究与自我、与世界有关的一切的。现代人受益于科学思想,早就对世界运行的规律与数理逻辑了如指掌。在我们看来,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潮汐是由月球引力引起的,“天狗吞月”就是月食……这些都是常识。

然而,对早期的人类而言,这一切都是难以理解的。于是,人类通过想象,创造出了万能的“神”,在他们看来,“神”控制和主宰着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他们眼里,凡是自己得不到的,都需向“神”祈求,然后默默地“听天由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神灵崇拜思想一直主导着人类文明。

当然,也有很多智者对这些神话传说产生了质疑,正如英国作家王尔德所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仰望星空”。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的泰勒斯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不能用超自然因素来解释自然现象,并试图用经验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他研究天文,确认了小熊座,用日光下的影子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并准确地预测了公元前585年发生的日食。

泰勒斯是第一个以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面向自然界的人,比他晚半个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则更进一步。毕达哥拉斯是“数学之父”,他提出了数学体系,认为世界遵循的是数学法则,指明了数字和事物规律之间的关系,开始用数学来探索自然的奥秘。

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家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亚里士多德就深受其影响。亚里士多德的一大贡献在于,他把自然作为科学研究的客观对象,首先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并促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逐渐演变为许多独立科学。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第一性原理,提出了科学发展的三要素,并且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用观察和推理来分析世界的方法,即定性的、非量化的方法。他还特别重视逻辑推理和严格运用数学工具,这些科学方法论为许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他的观点即使到了中世纪也一直在关于自然世界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直到伽利略进行比萨斜塔实验。伽利略用两个球同时落地的结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质量成比例”的学说。这种量化实验的方法,引领人类来到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外。

划时代的科学巨人牛顿用一个苹果为人类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开拓了向科学进军的新纪元。1687年,他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让人们剥开表象,看到掌控这个物理世界背后的最基本规律。毫不夸张地说,牛顿运动定律解释了我们在宇宙中能观察到的一切。历经两千年的发展,量化的宇宙观终于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定性、非量化的自然观。

直到今天,牛顿的理论仍然应用在土木建筑、机械、水利、交通等生产中,以及航天发射和星际探测等尖端科技上,深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大推动了社会发展,对人类科学发展有着长久的影响。

牛顿超越前人,创造了巨大的成就,以至于18世纪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曾感慨,牛顿是最幸运的人,全宇宙只有一条定律,被牛顿发现了。

牛顿构建的物理体系曾经被认为是人类认知世界的绝对唯一准则,能解释世界上所有的现象。很多人甚至认为物理学已经不需要再补充新东西了,1875年,慕尼黑大学物理系主任甚至劝学生不要再选择物理学了,说“物理学这一知识的分支即将完善”。

不过,当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分辨率进一步放大到“原子”层面,放大到那些无法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现象上时,经典物理学就不再适用了。原子太小了,看不见、摸不着,物理学家们只能在头脑中想象理论中的画面,这种研究远远超出了人类以往的经验。

换句话说,人类的探索已经超出了直接的感官体验范畴,开始接受那个看不见的世界的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般人看这些科学理论像看天书一样,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得到的世界。这时,量子概念为人类认知开辟了新天地。

20世纪初期,以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等诸多理论物理学家为代表的科学家创造并完善了量子力学,对微观世界的物质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索,在量子物理领域中找到了对世界的更好解释——世界的本质与我们直观“看”到的非常不同,即:宇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世界是复杂混沌、动态恒变的(即量变引起的质变是完全无法预测的);世界是相互交织(即不是非对即错的二分法)、难以预测的;世界是不存在客观时间(即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是人类虚构出来的主观感受……

量子力学是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发现,才有了后来核磁共振仪、烤箱等应用的发明。对半导体的研究也依赖于量子力学的原理和效应,这最终导致了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发明,为现代电子工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从以“神”为主宰到对现象进行观察与推理,从非量化的自然观到可以量化的实验法,从牛顿运动定律到量子力学,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认知革命后,我们才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认知革命推动了人类的进化发展。同时,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人类进行认知革命的方法和工具也越来越先进。

在大海中漂泊了几个月的航船带着发现新大陆的消息回到欧洲;伴随着汽笛低沉的长鸣,蒸汽机车缓缓移动,载着人们驶向远方;第一代计算机在人的指令下进行精密的计算……这是前人为进入数字文明而开启的不同加速器。

回望人类数百万年的艰难跋涉和科学探索,我们的心中应充满敬意:以洞穴为家、以野兽为食的猿人用笨拙的双手制造出粗糙的骨器、石斧;打猎归来的智人用燧石小心翼翼地擦出火焰;一个人随手折断一根树枝,在泥土上简单地画出牛羊的模样,手舞足蹈地向其他人解释着那符号的含义……这是我们的祖先为走向文明而迈出的沉重而坚定的步伐。

任何一次认知升级,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仰望星空。

3
数字文明颠覆固有思维模式


今天,数字文明正在快速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科技的发展已不再是基本的线性式发展,而是一种进化、跳跃式发展,呈现出一种指数级增长的形态。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一场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认知革命,它将不断颠覆我们的认知,彻底打破我们以往所固有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

2022年5月22日,位于江西九江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的大数据中心机房内,工程师正在察看服务器运行情况。图 IC photo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谈道:“在动荡的时代里,最大的危险不是变化不定,而是继续按照昨天的逻辑采取行动。”

身处新的时代,我们更应主动地、积极地突破思维的惯性、局限性,而不要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简单套用过去的思路、经验、逻辑,要拥抱数字时代,重构思维体系,实现认知升级,在迭代中不断自我更新。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前人经过不断探索获得的认知便沉淀为后人的知识记忆,而后人在获得知识记忆的同时又不断领悟出新的东西,发明出新的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任何一个时代,人类的认知都处于当时条件下的最高峰。在如今这个时代,一个初中生所掌握的科学常识都要远远多于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而在一百年后的人们眼中,现代的我们恐怕也是非常无知的。

我们不必为此感到羞愧,事实上,即使是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也无法摆脱自身局限性的束缚。牛顿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开启人类科学时代的最著名、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

然而牛顿也是神学的信奉者。如今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牛顿晚年投向了宗教的怀抱,痴迷于神学,其实这并不准确。受时代与家庭的影响,牛顿从小就信奉基督教,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忠实信徒。

到了晚年,牛顿对宗教的痴迷与狂热越发变本加厉。据史料记载,从1687年到其1727年逝世的40年间,牛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炼金术”和注释《圣经》。终其一生,牛顿不仅留下了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光学,还留下上百万字的神学笔记和炼金术笔记。

爱因斯坦也是伟大的科学家,但他与牛顿一样,也存在认识局限。如:爱因斯坦不接受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宣扬的以“不确定性”和“概率”为基础的新量子理论,认为他们走上了一条“邪路”。

经典哲学思想与因果法则是爱因斯坦的绝对信仰,因此,在他看来,一个完备的物理理论应该具有确定性、实在性和局域性,而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原理违背了确定性。为此,爱因斯坦还留下了一句在今天被广为引用的名言:“上帝不掷骰子!”

爱因斯坦的后半生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试图解释所有的相互作用,希望把宏观相对论与微观量子力学统一起来,哪怕新的理论会否定自己的相对论,也在所不惜。这种努力一直持续到他1955年逝世。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讲的就是人类的认知局限性。“道”是基于人类的认知水平永远也无法触及的。人类在某个阶段认知的东西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结论——“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认知水平会不断提高,这个“理”也会随之加强和深化,但还是不能达到那个无止境的“道”。

认识到人类思维的局限性,才是超越自我、重新建立认知的开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类总是会在一个特定的时段内,自以为找到了真理,后来才猛然发现,这些所谓的真理也会变,甚至会被彻底颠覆。

这种大改变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许多次。比如,哥白尼让我们领悟到,在宇宙中,我们生活的地球不但不是中心,而且渺如微尘。达尔文让我们发现,人类是由其他生物进化而来的,与其他动物并没有太大区别。弗洛伊德让我们认识到,我们连自己的意识都不能完全主宰,每天在做很多无意识的行为。

面对每一次大改变,人类都勇敢地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性,使自己的认知边界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能力也因此得到了质的飞升。环顾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无论量子计算机的发明,还是壮观的基建工程,抑或锲而不舍的宇宙探索,都证明了这一点。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光尘文化为库叔提供20本《一切从广告开始》赠予热心读者。美国广告史上著名的文案撰稿人霍普金斯基于35年的从业经验,通过30余个经典案例,向大众揭秘价值百万的超级广告是怎样炼成的,以及广告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一门专业、精准、可测量的科学。无论是营销推广,还是品牌塑造,一切从学会广告开始。请大家0)将得到赠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毕达哥拉斯   亚里士多德   认知   爱因斯坦   惯性   前所未有   思维   人类   数字   科学   时代   数据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