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管制不针对特定国家,但一定会让某些国家慌

7月5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国宣布将于2023年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重拳出击,不仅能打得某些国家慌,还会打得某些国家疼。他说,这只是中国反制的开始,中国的制裁手段和种类还有很多。如果对华高技术限制继续升级,中国的反制措施也会进一步升级。

而就在前一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就记者提出的这是不是中国对美日荷对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的反击时,毛宁表示,中国政府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的通行做法,不针对任何特定的国家。

于是,有人问,魏建国的观点是不是与毛宁的回应相矛盾呢?显然不是。毛宁的回应没有任何问题,魏建国的观点也没有任何问题。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没有说针对哪个特定国家,而是一项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的具体的出口管制措施。外界可以认为会对哪些国家产生影响、哪些企业产生影响,那是外界的看法,中国不需要加以回应,也没有必要回应。因为,国际合作是共同的事,需要合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不是一方主动、一方被动,一方打压、另一方被压,一方穷凶极恶,另一方忍气吞声。一旦合作的天平出问题了,合作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小了。

按照魏建国副理事长所说,中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会让某些国家发慌,也会让某些国家感到疼痛,又是指什么呢?当然是指心中有鬼的国家、主动找打的国家,中国并不是一个喜欢没事找事、处处惹事的国家,这些年来,中国都是与人为善,能帮的就帮,能让的就让,能忍的就忍,可是,有的国家不愿意呀,非要逼中国出手。自然,在中国真正出手时,那些心中有鬼、主动找打的国家就会感到慌和疼了。

我们注意到,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出台后,一些国家的企业确实感到慌和疼了。据7月5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一家中国锗生产商表示,他的公司收到了来自欧洲、日本和美国买家的数次询问,希望在出口管制生效前储备这种产品,但买家也预计,获得出口许可证可能需要长达两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那些必须用镓和锗的企业,如果不能及时储备到足够量的镓和锗,就将面临停产风险。因为,全球80%的镓和锗由中国供应,而镓和锗在芯片制造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那些试图用芯片技术和产品对中国实施出口管制的国家,会因为镓和锗得不到保证,而使企业陷入严重的困难境地。

实际上,中国此次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总体上讲还是比较温和的,是一种警告性反制,而非惩罚性反制,是在某些国家得寸进尺般地出台一轮又一轮针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和管制政策后,才被迫做出的反应。按照对等反制的原则,中国早就应当出台反制措施,应当出台更多反制政策了。中国没有这样做,就是希望用诚意打动那些打压中国和中国企业的国家,能够放下商业敌对思维,加强与中国、与所有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化,共同促进全球经济早日走出危机泥潭。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某些国家始终认为中国不敢反制,认为中国离不开他们,甚至想通过对中国进行出口限制和管制,达到遏制中国发展、阻止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的目的。显然,这是完全违背经济规律的,也是不符合全球化目标的。因此,中国只能被迫反击、被迫反制、被迫出台出口管制措施。如果有的国家和地区想通过世贸组织来解决贸易争端,当然最好,到时候,可以把所有出口管制政策一律取消,从而真正迎来一个皆大欢喜的全球化。

可以预料,既然中国在反制上迈出了第一步,那么,如果某些国家继续对中国实行出口限制政策,中国也会进一步出台反制措施。中国的手中,能够反制的手段还是很多的,真到了那一步,就是双败、多败,谁也不会在这场贸易争端中赚到便宜。还是这句话,中国希望全球各国都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也会真诚地参与到全球化发展之中。但是,中国也绝对不会畏惧贸易霸凌、科技霸凌,中国一定会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勇气,应对来自某些国家的贸易霸凌和科技霸凌,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用魏建国副理事长的话说,就是“任何利用霸权主义企图推动脱钩断链的行为,包括打压中国企业,最后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管制   反制   国家   心中有鬼   中国   中国出口   副理事长   措施   政策   贸易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