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浪伤脑还伤心,专家教你这样动、这样吃

近日,北京暴热,在故宫旅游的网友测出地表温度高达74 。当天在故宫排队参观的人群仿佛烤肉一般深受煎熬,不时有120急救车将中暑患者转运至医院。

同时,广东连日来也出现了高温暴雨的天气。国家疾控局也于近日针对性地发布了《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

高温、湿度大且持续时间长的天气,毫无疑问会让人感觉不适,甚至威胁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记者采访神经科和营养科专家详细了解预防中暑和急救方法以及高温天气的饮食要点。

高温最大的危害是伤脑伤心

何为高温热浪天气?国家疾控局定义为气温高、湿度大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天气。实际上,在高温天气出行,尤其是大马路上,热浪滚滚,扑面而来,让人感觉不适。不少市民朋友因为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中暑的症状。

图/pixabay

国家疾控局指出,高温热浪可引起热疹、热水肿、热晕厥、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其后果也很严重,比如可引发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也可引发严重肺部疾病;造成肾功能急性下降,严重时导致肾衰竭。

以常见的热射病为例,患者的体温可高达40 及以上,继而表现为皮肤干热、无汗、谵妄、昏迷等,同时还可伴有全身性癫痫样发作、横纹肌溶解、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所以,对于高温热浪天气千万不可小看,在这种天气下人很容易脱水诱发心脑血管,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翁胤仑副教授指出,中暑的根本原因是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严重失调,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降温、脱离热源,特别是当体温异常时可使用冷水、冰块、冰袋、冰毛巾等降温。

暑假出游注意防暑

进入暑假后,旅游市场继续升温,北京、甘肃、新疆等地成为网友出游的聚集地。6月24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当天最高气温40 。当天在故宫排队参观的人群也忍不住吐槽,“被打败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热!”

翁胤仑副教授提醒,在高温天气外出,一定要注意防晒。外出穿轻便、宽松、浅色的衣服,并使用防晒用品。尽量避免高温环境与太阳直射,宜在阴凉处活动,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

图/pixabay

同时要随时关注体温变化,体温异常时可使用冷水、冰块、冰袋、冰毛巾等降温。外出随身携带解暑药品,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多汗、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略高于正常等中暑先兆症状,尽快到阴凉处休息,并测量体温,补充水分。

若出现肌肉痉挛,应立即在阴凉处休息,并适当补充含有电解质的饮品,若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另外,面对高温天气,一定要多补水,但专家建议不宜一次性大量喝凉白开,因为大量出汗会伴有电解质的流失,如果此时只是大量喝凉白开,会导致人体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严重时可能引起脑水肿昏迷。

因此,在大热天喝水,切忌大瓶凉水一口闷,要少量、多次,分口喝,适当加盐会有更好的补水效果。

不渴也要多喝水

在旅游胜地,品尝美食是少不了的一环,然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教授指出,气候炎热在饮食上应该以清淡为宜,同时要多喝水,但忌大量饮用冰冻饮料。

第一,要多喝水。在高温天气,不论是否外出,都应增加液体的摄入。一般情况下,每日饮水量1500ml-1700ml,出汗较多时,每日饮水量可增加至2000-3000ml。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至少每小时饮用2-4杯凉水(500-1000ml)。

而对于暴露在烈日下人群,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含有钠或盐的水,含盐量以0.15%-0.2%为宜(建议可饮用运动饮料)。

图/pexels

第二,清淡饮食。高温天气下,饮食应尽量清淡,但可以适当偏咸,以补充盐类(高血压患者除外)。

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含有水分高的冬瓜、黄瓜、葫芦瓜、西瓜等,可帮助补充水分和钾及其他微量营养素。荤菜常选清蒸鱼、白灼虾和豆腐汤等。传统中医食疗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说,汤、菜中可适量放姜,减少因凉水饮用过多所致胃部不适感。

第三,勿大量饮用冰冻饮料。尽量避免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高温天气,由于人体消化能力减弱,因此要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吃不易消化和易胀气的食物,例如坚果类和干豆类食物。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睿、张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热浪   中山大学   孙逸仙   高温   故宫   阴凉   凉水   冰冻   体温   伤心   天气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