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潜水河湿地 水清鸟归来

入夏以来,安徽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悠闲游弋,鸟儿自由飞翔;岸边香樟吐蕊、香气浓郁,河漫滩上红色的石楠、金色的女贞、绿色的草坪、金色的沙滩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潜山市南部,主体部分为潜水河干流河道,属长江二级支流,总面积1450.06公顷。过去因过度开发,导致淤泥沉积、杂草丛生。2016年,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启动建设,经过科学保护修复,湿地生态面貌焕然一新。去年3月,安徽大学教研团队开展公园湿地监测时,在吴塘堰浅水区发现一只觅食的鹮嘴鹬,这是首次在潜山监测到该物种,也是安徽省鸟类分布新记录。

科学保护

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得到了潜山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市林业部门按照《安徽潜山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完成湿地公园本底调查、湿地公园管理机构设置、人员定编、公园立桩标界、科普宣教馆及湿地科研监测体系建设等工作,并会同水利、城建等部门先后启动了潜水河道全线禁采,关闭取缔沙场3家、饭店2家,搬迁加工企业6家;启动潜山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成城区污水管网114公里,实现达标排放;常态化开展渔业执法活动,实施人工增殖放流;实施利民大桥和野寨大桥重建区及采沙迹地自然恢复、自然原型驳岸保护、河岸防护林带恢复、湿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

据统计,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面积6.07公顷,自然风貌恢复15.51公顷,建成潜水滨河绿道14.7公里、公园绿地等21万平方米。

科学管理

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以来,潜山市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设立市、乡、村三级林长负责组织、协调潜水河湿地公园内的湿地、森林资源和绿化区域各项工作,多管齐下推进湿地公园的保护管理和发展。

设置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制定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完善湿地公园监测、宣教、内部管理等相关制度。在湿地公园范围6个乡镇林业站设立湿地公园监测站,配置监测设备,为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及时掌握湿地公园变化动态、人员活动、野生动物分布、水文水质变化等情况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常态化组织志愿者开展鸟类保护行动。湿地公园还选聘32名生态护林员参与保护与巡护工作。

据调查统计,潜水河湿地公园内现有维管野生植物136科383属609种、脊椎动物33目72科204种,其中有褐翅鸦鹃、黑鸢、红隼、雀鹰等1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科学利用

在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宣教馆,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湿地公园自然景观及动植物资源状况,湿地公园整体沙盘上景点、地物一目了然,各类动植物标本有序布置于宣教馆展厅。

潜山市林业局与天柱山中心小学校共建湿地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机会,最大限度发挥了湿地科普与宣教的作用。

湿地公园先后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科普宣教设施。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还和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开展基础性研究,为湿地生态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湿地公园沿线旅游公路改造升级,将潜水两岸众多旅游景点有机串联,沿河人居环境改善,带火了生态旅游,助推了乡村振兴。(龙琳 王学胜)

原标题:安徽潜水河湿地:水清鸟归来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安徽   湿地   潜山   鸟类   河道   常态   生态   公园   自然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