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幕!

“这个夏天,来西宁共赴一场盛会!”西宁向全国游客发出诚挚邀请:畅游夏都西宁,共享生态文明!
西宁正敞开怀抱,喜迎海内外宾客齐聚一堂,共襄盛会。
作为文旅融合发展和文旅精品推广的平台,由西宁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各县区政府承办的2023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今日盛大开幕,从今天起,2023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开幕式、黄河·河湟文化发展高峰对话、第五届西宁美食季、第七届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年会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分享会、文旅惠民消费活动、精品艺术展示展演、媒体采风踩线等11项系列活动将与您精彩见面。
今晚,“燃情夏都 夜游西宁”文旅惠民活动启动仪式也将同步举行,美食品鉴、夜经济体验、文旅消费券、文化惠民卡、文艺展演等邀您感受一个不一样的西宁。
来西宁共赴一场盛会!这是一座以西陲安宁命名的城市,是河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交汇。
悠悠湟水河,浩荡100公里。这里民族风情浓郁、山水风光神奇,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共生共融。高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生活之美、和谐之美,在这里集中展现,一段关于山水与人文、旅游与发展、历史与现实的故事,从这里渐次展开。
来西宁共赴一场盛会!在全市33条美食街区内,老八盘、青海三烧、湟源里脊、青海酿皮等“青海味道”香味扑鼻,还有湟源排灯、丹噶尔皮绣、湟中青绣、掐丝唐卡等“西宁礼物”等着您。
来西宁共赴一场盛会!和不同民族交个朋友,去西宁八景看看风光,到古青唐城品味历史,在青藏高原,在蓝天与山川之间,感受灿烂的多元文化。
本届文旅节期间,将依托唐道·637、力盟商业街等国家级文旅夜经济消费聚集区,联动全市商圈、景区开展夜文化体验、夜间演出、夜间城市灯光秀、夜间观光大巴车、沉浸式夜游景区等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旅游盛宴,还有第17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同样在等您!
西宁正发挥省会优势,强化省会担当,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奋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我们相信,本届文旅盛会,一定会迎来更多的精彩瞬间和动情时刻。
来吧,朋友,我在西宁等您!

西宁欢迎您!今晚这里星光灿烂
这里,通川达海,联疆络藏,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
这里,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汇合,是通向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平台和青藏旅游线上的“第一站”;
这里,夏季平均气温19 ,被誉为“世界凉爽城市”和“中国夏都”……
这里就是西宁!今晚8:30,青海西宁璀璨亮相——2023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开幕式·青海地方特色精品美食展暨第五届西宁美食季活动启动仪式在唐道·637启幕。
今天的西宁,锚定建设国际一流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标杆城市目标,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抢抓机遇、奋跃而上,讲好河湟故事,发出西宁声音;
今天的西宁,树立“大旅游”理念,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融入国家旅游精品环线和全省旅游精品线路,不断提高旅游知名度;
今天的西宁,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医”全要素难题,切实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让每一位到达这里、停在这里、游在这里的人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西宁欢迎您!
贴心为您服好务
“我们走的是甘青环线,西宁是首站,进入西宁后感觉无论是交通通行还是住宿都很方便,旅游设施很完善。”来自甘肃的龙先生说。越来越多的人将西宁选为甘青旅行的第一站,西宁深知自己责任之重,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解决好“吃住行游购娱医”全要素难题。
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全省备战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提级旅游旺季保障指挥部,厘清职责,压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引导、社会参与”的旅游旺季服务保障新格局。
强化旅游服务综合治理。推出落地取车、异地还车、旅游车辆优先通行、违章快速处理等便民措施,打造“清凉西宁·友好交警”的良好形象。开展“最整洁客房、最干净厨房、最美旅游人”专项行动,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深入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加强对“不合理低价游”“诱导欺诈消费”等旅游市场乱象的日常监管和常态化整治,充分发挥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作用,严厉打击个别导游违规兜售、强迫购物等干扰市场秩序的现象,积极营造安全和谐、诚信有序的文旅市场消费环境。
西宁欢迎您!
全力打造大旅游大后方
畅游青海,从西宁进,亦从西宁出。西宁,是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大后方,亦是中转站;是旅游枢纽城市,亦是旅游目的地。西宁市牢固树立青海旅游首站意识,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华联国际旅游城、西宁熊猫馆、博汇温泉、湟中云上群加露营地等文旅建设项目,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持续推进国家旅游城市布局和旅游枢纽城市建设,打造覆盖全市的“1+7+N”的游客集散服务体系,建成运营旅游集散中心7座、信息咨询中心17处、旅游公厕224座,优化外环内网的道路交通体系,提升机场、车站的交通通达度,新开通国内热点旅游城市航线9条,国内通航城市达77个,开行大美青海号、天路格桑花—相约港澳、畅游东北、梦圆西藏等旅游专列,通甘达川、进藏入疆枢纽辐射能力持续提升,集散服务能力不断强化。
西宁欢迎您!
全要素支撑提升保障能力
增强“大旅游、大产业”意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医、养”旅游全要素,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依托,对全市6700余家餐饮企业实施食品安全分类定级,打造美食街区33条,创建绿色餐厅142家、“放心厨房”33家,推出非遗美食20项和“西宁十佳名优小吃”,打造城市美食IP。
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抓手,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2个;冰雪旅游点10个,入选全国“2021年度中国冬游名城案例”。引进索菲特、万达文华、洲际等知名酒店品牌,连锁酒店、主题酒店、特色酒店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宾馆饭店达1760余家,床位15万余张。制定西宁河湟文化精品民宿指导标准,打造湟中群加黑峡生态农庄、云谷川印象小镇等旅游民宿14家,有效缓解了夏季旅游“一房难求、一床难求”问题。
以国家旅游枢纽城市建设为契机,近年来,实施“畅通西宁”“绿色交通”建设工程,建成火车站综合枢纽工程、凤凰山快速路等项目。投资73亿元实施畅通工程项目47个,推出国家级乡村精品线路2条,推出青甘大环线、唐蕃古道等精品自驾游线路4条;开通乡村旅游公交专线5条,“四横十五纵”交通格局逐渐完善。
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为载体,投资30.5亿元实施大通东峡旅游度假区、北川河湿地公园建设等项目105项,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推出国家级乡村精品线路2条。以延伸医学康养产业链为目标,立足中藏药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中藏药特色产业,投资25亿元建成中华枸杞养生苑、藏医药文化博物院等项目,全市中藏药企业32户、批准文号414个,分别占全省的78%、83%,初步形成医学康养产业链。
西宁欢迎您!
这些旅游产品有吸引力
综合西宁生态环境、地热温泉和民族医药等优势资源,持续加大特色资源开发整合力度,增强特色旅游产品吸引力。
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出台《加快推进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奖励办法》,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梳理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休闲度假产品,申请省级补助资金1388万元用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建设项目,建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8个、星级乡村文化旅游接待点97个,打造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微旅游线路15条。
持续推进自驾旅游。以发展自驾游为切入点,打造高原绿色生态游的自驾车旅游休整地和大本营,发起成立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并连续举办6届联盟年会,形成了拥有37个联盟城市,91处自驾车租赁服务网点,137余家自驾车俱乐部的产业合作共同体,累计接待自驾游团队近9000个,自驾车近700万台次,自驾游客1800万人次,引领全省自驾游快速发展。
西宁欢迎您!
旅游“朋友圈”不断扩大
深化区域合作。牢牢把握自驾休闲旅游消费趋势,加强与省内各市州联动,建立游客相互输送、旅游产品相互推销、旅游线路相互连接的合作机制,不断扩大西宁旅游“朋友圈”。
打造节庆品牌。连续举办2届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4届青海地方特色小吃大赛暨西宁美食节、6届西部自驾车旅游联盟年会、11届FIRST青年电影展,先后培育大通老爷山花儿会、湟中暖锅民俗节、湟源丹噶尔排灯节等特色活动品牌。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兰西城市群”等国家战略,持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城市推介、互致贺信等交流,出席韩国第24届全州国际电影节,发展国际友城和友好关系城市40个,国际友城间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先后赴长三角、珠三角、丝路沿线城市开展宣传推介会16场。举办南京西宁文化旅游周活动,签约项目14项资金2.6亿元。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矩阵多渠道进行创新营销,开设“中国夏都·幸福西宁”推广话题和“西宁美好推荐官”话题,通过线上宣传,不断提高夏都西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报记者:张永黎、张艳艳

编辑:杨司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湟中   西宁市   青藏高原   西宁   青海   乡村   今日   精品   城市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