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阴阳,也就学透了中医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自从《黄帝内经》将易学的“阴阳”这一哲学概念引入医学领域之后,就成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内经花了长篇累牍的篇幅阐述了“阴阳”,如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和第六篇《阴阳离合论》通篇都在谈阴阳。可以说,读懂了阴阳,对中医理解就透了。

所谓“治病必求于本”,本就是阴阳,《内经》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看病诊断,辨阴阳是基本功。

那么阴阳有哪些具体涵义呢?

自然界中的阴阳

自古以来古人认为,一座山,山北为阴,山南为阳;一条河,河南为阴,河北为阳。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日属阳,月属阴;水为阴,火为阳。“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涵盖了一切领域。

一日当中也有阴阳,卯时起太阳升起,阴消阳长,至中午阳极盛;下午起,阳消阴长,至太阳西下,阴又逐渐盛,子时达到阴极,子时后阳就渐长。

“天地之遵,有左有右,有牝有牡”。左为阳,右为阴,牡为阳,牝为阴。春阳秋阴,夏阳冬阴。 大国阳,小国阴;重国阳,轻国阴。有事阳而无事阴。上阳下阴。

可以说,一切相对运动的、外向的、向上的、生发的、温暖的、明亮的、刚强的、积极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收敛的、寒冷的、晦暗的、柔弱的、消极的都属于阴。

人体中的阴阳

人体中,五脏为阴,六腑为阳。横膈膜以上属阳,以下属阴。阳气出上窍,阴浊出下窍。

外为阳,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脉象上,寸关前为阳脉,寸关后为阴脉。

手足经络又分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

人体中具有温热、兴奋、推动、弥散、外向、升举等特性的为阳,或者称为“阳气”;人体内具有滋润、抑制、收敛、凝聚、内守、沉降等特性的为阴,或者称为“阴气”、“阴精”。

阳化气,阴成形;阳盛则热,阴盛则寒。人的身体属阴,神气属阳,死人虽有形体尚存,只有阴,而无阳。

此外,阴阳还是无穷可分的,如心有心阴和心阳,肝有肝阴和肝阳,肾有肾阴和肾阳等。相应地诊病时,心有心阴虚、心阳虚;脾有脾阴虚、脾阳虚等。

阴阳的辩证关系

  1. 阴阳相互依存。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藏精,阳卫外。中医认为人体阳气之所以能在体外起卫气的作用,就是因为有阴津存在,如果阳气发散太过,一样会损耗阴津。

  1. 阴阳不能偏胜。

《内经》中又明确提出“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 高度凝练地表述了阴阳之间互根互用、制约平衡的关系。

  1. 阴阳互相转化。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也就点出了“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道理。

  1. 阴阳必须平衡。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阴阳的真正涵义

对于阴阳的理解,以清代名医黄元御的理论最为深刻。

黄氏在《天人解》中曰“阴阳,不过中气所变化耳”。所谓阳虚就是元气升不上去,阴虚就是元气降不下来,升降之枢轴就是靠脾胃之气。所以他力倡培植中土扶阳抑阴”。

简单说,就是人体内元气运行的流畅与否关乎人体的健康和五脏的功能,人体要达到阴阳平和,必须以阴升阳降为基本条件。一身气血周流畅通、运行无阻,则人体是不会生病的。

元气是左升右降的,上行即为阳,下行即为阴。“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可以说,黄元御揭示了阴阳之本质。

“生之本,本于阴阳”。“《内经》认为“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因此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日阴阳而已”。总之,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明了阴阳学说是了解和认识中医理论的必经门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黄帝内经   子时   阴阳   阳气   内经   阴极   阳极   涵义   元气   中医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