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脊山下春潮涌

高迎新

骨脊山下峰峦叠嶂,遮天蔽日,清爽的山风温煦怡人,无垠的田野上点缀着青砖灰瓦的建筑群,这里就是闻名的王营庄文旅小镇,呈现出方兴未艾的热闹景象。站在小镇远眺,东面云雾缭绕的地方就是西华镇、吴城和黄芦岭了,在翻越薛公岭的太中银铁路、青银高速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条贯穿晋中平原横跨吕梁山到黄河的千年古道,中间便是吴城驿站和黄芦岭关隘,已经相当久远了。

我对吴城的最初印象,是源于那句广为流传的民谣:“拉不完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前一句极富于色调和韵律,李白诗中的“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说的就是纤夫脚下碛口古镇所倚的黄河气势,后一句则张扬着动感和繁忙,令人想见那帆樯云集,朦公式联翩的黄河古渡的繁华景象。

王营庄地处吴城到永宁州(离石)晋商古道的中段,南面是郁郁葱葱的九凤山,那里的白马仙洞吸引了大批游客,洞中神话故事流传了几千年。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在此地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文旅小镇以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小镇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蒸蒸日上的气韵,吸引着大批帅男靓女们络绎不绝来此观光。但他们大概不会想到,仅仅百年前后,这里还是明清两朝秦晋通衢大道的重要驿站。驼铃阵阵,马蹄声脆,逝者如斯,沧海桑田。这里的山川啊,翠绿得一尘不染,浩茫得恒古无涯,直让人心里悠然起敬。小镇一百余栋仿古建筑尽显明清建筑风格,街巷逼仄但名称却很有意思彰显着设计者的一番意念:产业路、振兴路,食友巷、食里巷、食坊巷、酒肆巷,甚至还有购物广场、民俗广场、教育基地,涉及农业、教育、研学、科技、民俗、餐饮等方方面面。假如你乘坐观光车沿东川河一路游览,你会看到田野上正值一派繁茂的春景有如江南水乡,水稻秧田草绿花红,康养步道、游憩点、观景亭、康养小院、气膜滑冰场、室内滑冰、植物类迷宫、奶牛示范养殖场,稻渔综合种养场等目不暇接,天光云影下折射着长天和春水的律动,令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由于王营庄文旅小镇的嵌入,使整个大东川自然地融入并整合了青山绿水、红色文化、晋商文化和民俗文化诸多元素、走出一条清新自然、生态环保、令人振奋的乡村振兴之路。

是的,人们见惯了城市喧嚣,渴望清新的自然环境,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导下,融进自然就应当而且可以成为一种社会发展方向。在这里,无论是幼儿、炊烟、花苞还是梦中的农夫,都是绝对自由的,都是融入自然的精灵,而当今在城市红尘的大背景下,人们是多么需要这种自然、生态、自由的一片天地。

吕梁地处黄土高原,长期以来十年九旱、水土流失的地理环境,铸就了人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民风朴实”是地方志对离石民风的一种有关自然特性、生命意志和文化性格的阐释。在农业文明形成的民族性格中,人们更多的是脚踏实地的坚守和耕耘,而不是漂泊天涯的狂放和浪漫。北方少数民族融进来以后,人们只是在生活习惯上有所改变,但他们仍然不习惯于架着“诺亚方舟”驶向遥远的新岸,也不习惯于率领着畜群、唱着牧歌去寻找生命新的芳草地。在过去,有一句诠释山西人性格的俗语:“山西人远走他乡,只要望不到自家土窑洞上的烟囱,就很难让他们义无反顾。”他们留恋脚下的一方乡土,哪怕是一抹高坡,几孔土窑,一座庙宇或废墟,这很自然很正常,只不过乡土情结更浓郁一点罢了。就在离大东川不远的北面山峦间,有一座古时称“吕梁山”今天叫“骨脊山”的山峰,“大禹治水始于此”(《汾州府志》),这样的传说不是没有根据的,当年大禹治水就是带领一方百姓与洪魔苦斗,数十年的砥砺抗争,终于留下了大、小东川一片令人赏心悦目的青山绿水。

十五年前,我应邀参加了一次文学采访活动,在一篇《千年赋》征文中,抒发了对这一方热土的感受:

“若乃登刘王晕山,环眷四周,眺望远山近峦。则西望石州,云蒸霞蔚,高原丘陵,苍茫旷远;北公式骨脊,名山对郭,绿荫相承,峰峦叠嶂;东观汾介,晋中盆地,一马平川看云霞;南公式吴城,黄栌古道,金锁向阳想当年。怀英俊之域,豪杰并起,铁骑千里达中原,居沃土之州,人杰地灵,吕梁英雄传九州。吴城三交冻死飞鸟,驼铃声声通碛口,向阳桃花柳林抖气,古道漫漫贯黄河,上下四浩九里湾,左右雨林南海滩,刘渊起兵复汉室,左国卢城鏖战激。州郡大路聚汾平介孝之货殖,黄金水道散青银包榆之物产。千年之里,诸山环绕,天然盆地,沃土连连。其阳则高山草甸,一望无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交汾缘其隈,东河滨其足,桃花杏林,猴头党参,资源之富,号为天然宝库。其阴则幽林含谷,参天大树,云漫漫,雨潇潇,遮天蔽日贯九霄,九豁冠其坡,清泉漫其石,坡地交属,奇珍野禽,褐马黄羊,号为高山雨林。更有刘王晕高耸入云,魏晋之所观,五胡之所叹,下有东川之沃,衣食之源,看五谷垂颖;上有西华草原,牛羊满山,听牧马归来。”

“春郊联访仙踪,洞口桃花色正浓。为报山灵无因祷,甘霖时需慰三农。”这是明永宁知州许天球《白马仙洞祷雨》的诗句,诗人的情绪似乎不怎么好,他所治下的这片土地遭遇了连年干旱,带着一肚子的忧虑和虔诚的祈祷。白马仙洞位于王营庄南面九凤山上,风景秀丽、苍松翠柏,山顶云烟缭绕,林间紫气徘徊。洞口至洞底全长约500米,相对高差168米,有专家称之为“华北第一险洞”。在吕梁山,百姓早就有祈雨祭祀、祈福求康的风俗习惯,龙王庙、黑龙庙、土地庙等遍布沟壑丘陵,白马洞也就成为百姓求雨的重要祭台,洞内至今有近百首辽金以来历代先民们祈雨祭祀、祈福求康的墨迹。碑载:“‘九凤山’乃黄帝之别馆,晋高祖遇旱赴祷即雨”。洞中套洞、景中生景是白马仙洞的又一大特点。传说此洞为黄帝之别宫,周朝得道仙翁“赤松子炼丹之所”,甚至晋高祖也曾进洞祈雨,所有这些民间传说故事和悠久历史给白马仙洞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这里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世传白马日食民田,逐之,竟入洞,蹄迹犹存,故名。”《汾州府志》的记载过于简略但传递的信息却值得思考。民间故事是世俗化的,添油加醋增加了不少生活情趣和神秘色彩,我们不妨来看看:白马食民田被追逐,在九凤山下的田野中一路奔腾,砍柴的樵夫手握斧头穷追不舍,峰回路转,来到了一个洞穴之外,白马腾空而起,钻进洞穴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农夫却被几位仙人围坐下棋的情景所吸引,不知不觉间,一局对弈结束后,农夫如梦方醒,发现自己的斧头把已经腐烂了,惊叹之余,眼前突然出现了无数的石峰和石柱,留下了一个“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传奇神话。在白马遁入的洞穴内,五彩斑斓,千奇百怪,历代文人墨客或诗或文,标上黑龙池、放马滩、莲花池等既形象又神秘的名称,和洞外的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蒙上了富有生活情趣和世间哲理的浓郁色彩。随着这近年来大幅度的投资开发,白马仙洞已经成为远近各地包括河西陕北人们的盛夏避暑、览胜、休闲、度假的清凉世界,成为王营庄文旅小镇的一个绝佳去处。

在更多的文人眼里,王营庄东面的吴城古镇和黄芦岭,更是一种诗意的存在。

晋商古道间的吴城驿站,在相当程度上,其生命线就维系在平遥古城的门楼和碛口古渡的樯桅上。北兵南下,分水岭上的黄芦岭当然就是一道冷峻的休止符,就军事功能而言,黄芦岭是晋中平川的战守要地,黄芦岭一旦失手,汾州府里的君臣们就要打算出降,要不就是收拾细软及早开溜了。

按照古代官(驿)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五十里有委,委有候馆,候馆有积”的设置,在这天高皇帝远的偏远之地,那东去西来赴任、考察、押解甚至迁徙、流放的官员和差役当是不少,但分水岭上接待的候馆在哪里呢?黄芦岭设巡检司佐证了这一点:“顺治六年署毁,设在冀村,康熙五十二年,以守备旧廨分作巡检驿丞官署,雍正四年,巡检驿丞并裁汰,七年,复设黄芦岭巡检司。”(清乾隆《汾州府志》),且看其中的《黄芦岭候馆辟路记》:“兹廨南公式四楹,东西公式暨厨公式备,门亦四楹,两旁为茶亭,盖余于城临工竣之月归而创建焉。”由此看来,黄芦岭不仅具备了关隘、寨堡、候馆、巡检司的多种功能,就连与它相连的村庄也设有吴城驿、岭底铺、向阳铺、金锁关,且都驻有兵丁,可见黄芦岭对于朝廷来说,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隘和商贾之道。从京师到州郡的这条官道上,赶考的秀才进士,外放的翰林学士、云游四方的文人骚客肯定络绎不绝,他们衣节当风,卷帙琳琅,一般来到此地都会登高望远和感慨万千的。山川和美人,历史和诗情,英雄梦和寂寞感,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以远的情怀都会疏理得很烫贴,当然也会触景生情,生发出许多流芳百世的诗篇。

在市区后瓦窑坡村古坤庙内有一通明景泰年的古碑,碑文依稀可见:“北靠吕梁山之佛远,巍雄万丈,先贤有道:禹圣治水而经临前王避暑之境,系地脉而相通其形势”。北靠吕梁山,即骨脊山,位于小东川东北方,海拔2350米,北武当山在其西北方,当地俗语:“北武当山高,高不过骨脊山半山腰”。“先贤”当指尧舜,后一句的“前王”也是指尧舜,“避暑之境”是指以庞泉沟为中心的盆地,北武当山、骨脊山、孝文山、云顶山、西华镇环绕,这里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云蒸雾罩,山高林密,流水潺潺,一直是人们的避暑消夏之地。

大东沟在骨脊山南侧,夏天在这里享受的是苍翠秀丽和蓝天白云,这种意境传递着山川的浩茫和空寂,是一种产生诗情和哲理,产生一种“逝者如斯夫”之类千年浩叹的大境界,稍远一点是宝峰山上,山上的宝塔直插云霄,云蒸雾绕,有如仙境一般。走在大东沟的林荫道上,和老朋友、区文联主席李心丽女士边走边聊。她问我王营庄和大东沟从怎样的角度才能更好地联系历史文化,我说出了我的观点:王营庄在于晋商古道、黄芦岭和白马仙洞,而大东沟则在于骨脊山、刘王晕山和西华镇。只有把它们和历史、文化、自然、神话联系起来,才能在更远或更深层次的定位上坐实它们的文旅价值。

刘渊和石勒是吕梁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二者后来都作了皇帝。刘渊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在北方起兵,定都永宁州左国城(今方山南村),号召力极强他二十日内聚众五万。为什么称后汉呢,刘渊很聪明,他认为汉朝统治天下久长,其恩泽已经深入人心,之所以刘备仅在一州之地就可以与天下相抗衡均在于此。自己是汉刘氏的外甥,祖先曾与汉朝皇族相约为兄弟,兄长灭亡了,弟弟来继承是理所当然的,因此称汉并追认、尊奉后主刘禅,以此使天下人归顺。元熙元年(304年),刘渊在南郊筑坛设祭,称汉王,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署置百官,国号为汉(史称汉赵、前赵)。但是,作为匈奴草原民族之后的兵士习惯了大漠的广袤宽阔,怎样才能使手下既服水土又训练有素是摆在刘渊面前的一大难题。于是,他最终选中了据左国城不远的小东川云顶山顶,那里有一处占地两万多亩的西华镇草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势平坦,植被繁茂,处处可以领略到家乡“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胜景,对久违的将士来说简直就是回到了自家的“天堂”。石勒起初归顺刘渊,后来自己也作了皇帝,在离石御陵山留下了遗址。西华镇:郁郁葱葱,无边无涯,绿茵草地,山花烂漫。自古养兵驯马之地,历来游击习武之山,西华骏马甲天下,千年铁骑逐中原,马嘶长啸,铁蹄飞溅,大漠之子,单于之后,雄兵强将出吕梁。战大陵、夺并州、下平阳、逼洛阳,尽展高山草原之威,齐显汉王雄奇之才(《千年赋》)。

五胡十六国之后又过了上千年,历史走到了明朝初年,从实行开中制以后,精明的晋商兴起,当西华镇草原还存留着大漠铁骑风尘之时,山下古道上走过了浩浩荡荡的山西商人进军碛口古渡的队伍,扰乱了千百年来偏僻、宁静的吕梁山。在这里,我丝毫没有鄙薄商人的意思,相反,晋商的崛起,是山西进入近代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悠悠千载,兴亡百代,吴城驿站也好,吴城古镇也好,对于吕梁的意义,更多是作为一种因商而兴的处女地开发出现的。它背靠骨脊山,洋洋洒洒地吞吐着来自东川的丝绸、食盐、茶叶,以及来自西北的羊皮、药材、麻油和壮如山丘的牲畜,驿站、古镇背靠着骨脊山、西华镇的崇山峻岭和高山草甸,有如贵妇一般端庄自足。

沿着大东沟的山涧步道,一直往上便是小云顶山,这里是娄烦、交城和方山的交界处,海拔2708米。因其海拔高、顶入云端而得名。山石峥嵘,群峰壁立,在蓝天的衬映下分外显眼。登顶极目四周,使人豁然开朗,广袤开阔的草地映入眼帘,信步走在松软的天然草甸上,远望连绵不断的群山、层层叠翠的林带和蔚蓝清湛的天空,朵朵白云环绕其间,天设地造的蓝天绿地、高山草坪构成了小云顶山独特的自然风景画面。山顶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矮草,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假如你有幸徜徉在美景中,找一块山间岩石席地而坐,或者摊开一块花色的塑料布,和家人或者朋友来一顿惬意的野餐,任由孩童在草地上无拘无束地玩耍,然后吸一口天然氧气,吹一身凉爽清风,那感觉简直置身犹如仙境,直让人荣辱皆忘,乐不思蜀。这个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向远处眺望,你会看到山下的吴城驿站和黄芦岭,在走西口的茶马古道上,云际间驼铃声声,唢呐如诉,伴随着西去商人在大漠上的足迹渐去渐远,一对对商家大贾、贩夫走卒们正行色匆匆,走向敦煌、走出阳关……而这种意象画面,正是我们渴望的一种心灵与苍茫旷远的历史和自然的对话,这种氛围也只有在小云顶山能够领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东沟   离石   东川   西华   吕梁   吕梁山   高山   黄河   春潮   古道   白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