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蒲黄

蒲黄属止血药中的化瘀止血药。(凡以促进血凝、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出血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本类药物药性或偏于寒,或偏于温,或偏于涩,或偏于泄,因而止血功效有别。按其功效之不同,本类药物可分为凉血止血、温经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等四类,可广泛用于血热、虚寒、瘀阻等所致之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外伤出血等病证。能消除出血病因,促进血凝,以达到迅速止血的目的。出血之证,病因不同,应用止血药时,必须根据病因及不同症状选药及适当配伍,才能提高疗效。如属血热妄行之出血者,当选用凉血止血药并配清热凉血药同用;属阴虚火旺,虚火内炽者,亦须选用凉血止血药,但适宜配滋阴降火药用;属瘀血阻滞者,宜选用化瘀止血药而适当配活血、行气药用;属虚寒出血者,应选用温经止血药并配温阳补气摄血药用。使用止血药,应注意既止血又不留瘀。如瘀血出血,误服收敛止血药,则瘀滞不去,难以止血;出血初起,过服寒凉,可致瘀血内停;若大出血而致气虚欲脱者,急需补气固脱,不可单用止血药。此外,传统经验认为,某些止血药制为炭剂,其止血作用增强,炭剂有增强收敛及吸附止血作用;某些凉血止血药制为炭剂后,寒凉性减,可扩大其使用范围。但也有部分止血药制为炭剂后,其止血作用反逊于原生药者,故不可拘于一说。化瘀止血类药物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主要适用于跌打损伤及瘀血内滞、血不循经之出血证。证见出血黯滞,伴血块。或舌质紫黯,瘀斑等。本类药物有止血而不留瘀的作用。取其活血祛瘀之功,部分药物亦常用治瘀血阻滞之肢体疼痛尤为、肿块、痛经等证。为增加其化瘀作用,可适当配其他活血祛瘀药及行气药用。)

蒲黄为香蒲科水生草本植物水烛香蒲、东方香蒲或同属植物的花粉。主产于浙江、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夏季采收蒲棒上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生用或炒炭用。

【处方用名】

蒲黄、生蒲黄、炒蒲黄、蒲黄炭。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心包经。

【功效主治】

本品味甘性平,作用缓和,入肝、心包二经血分,而有化瘀止血之功。又本品通利,能洁膀胱之源而有利水以通淋之效。

1、化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等兼瘀滞者,单用有效,亦可配其他化瘀止血药同用。若治冲任不固之月经过多、崩漏、可配龙骨、艾叶同用。若治肺热衄血、咯血,可配青黛、生地黄同用。若治血热尿血,多配小蓟、白茅根同用。

2、祛瘀止痛:用于瘀阻痛经,产后腹痛,常配五灵脂同用。治产后瘀阻血晕,可配牡丹皮、延胡索、荷叶同用;治跌打损伤,瘀阻烦闷者,古方以本品为末,温酒送服,现多配丹参、郁金同用。

3、利尿通淋:用于血淋涩痛,本品生用,可配冬葵子、生地黄、白茅根等清热通淋药同用。

【用量用法】

3 10克,宜包煎。为末服,每次3克,外用适量。炒炭止血作用增强,生用活血、通淋功胜。

【使用注意】

生用孕妇宜慎,又生用可致胃部不适,食欲减退。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

《本草纲目》:“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

药物成分:本品含异鼠李甙、甘五烷、挥发油、脂肪油、棕榈酸、甾醇类、生物碱等。

药理:能缩短凝血时间,增加血小板数。其醇提取物低浓度有强心作用,高浓度时则抑制。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及降压作用,所含异鼠李对肠管有解痉作用。其煎剂、酊剂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可致痉挛性收缩。此外,本品对蛋清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蒲黄   生地黄   香蒲   崩漏   白茅   止血药   病因   药物   中药   作用   瘀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