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到底忌米,还是忌面?都不需要,记5个数让血糖平稳

37岁的王先生在半年前确诊了2型糖尿病,自从确诊后,他每天按时吃药,坚持测血糖,但王先生的血糖不但没有稳定,反而就像“过山车”——总是忽高忽低

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已经按时吃药,怎么还控制不好血糖呢?

其实呀,这还得从王先生的每日饮食说起。

王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每天少不了一顿馒头,一碗油泼面,虽然每天吃着降糖药,饮食却没有做出改变,这才让他的血糖忽上忽下。

那是不是只要不吃面血糖就能控制住呢?

来自南方的张先生说,他每天都吃米,偶尔吃顿面,可是血糖也没有办法好好控制

那又有一个疑问,是不是不吃米面就能好好控制血糖呢?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无论米面,主要作用无非就是果腹。但是作为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时却有诸多顾忌,到底是忌米,还是忌面?

其实不论是米还是面,在日常饮食中都是高碳水主食的存在。糖尿病患者不能只是单纯的忌米忌面,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合理膳食。

一、吃什么升糖快?

食物中葡萄糖转化率最高的就是碳水化合物,有90%-100%转化成葡萄糖,其次是蛋白质有35%-60%转变成葡萄糖,转化率最低的是脂肪有10%-15%转变成葡萄糖,而且速度非常缓慢。

其中碳水化合物大约会在进食后1.5小时血糖达到最高值。蛋白质是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大约会在进食后3小时达到最高值。脂肪大约会在进食后4小时达到最高值

其次是常见食物种类及其相应升糖速度,升糖速度决定着体内血糖的变化趋势。

由快到慢来说,碳水化合物升血糖最快,1小时就往上升,但是持续时间不长。例如:淀粉类的主食,米,面等。

蛋白质升血糖速度较碳水化合物稍微慢一点,2-3小时才升血糖。例如:蛋清,鱼虾,肉类。

脂肪升血糖最慢,甚至3小时后才慢慢上升,可以维持时间4-6小时。例如:动物内脏,蛋黄。

纤维素:不升糖,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因此在选择饮食时,要以碳水转换比较低的脂质蛋白质和不升糖的纤维素为主,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也就是说,忌米还是忌面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要米面合理搭配,均衡饮食,合理控糖。

二、牢记5个数,血糖控制住

1.主食吃一拳

人体三大供能物质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质

其中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的约50%-55%是由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为主食)提供的,每千卡能量需要0.25g的碳水化合物,根据每日能量需求,普通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天的主食量(包括馒头、米饭等)约为250-300g

用“手掌法则”表示的话,每餐的淀粉类主食量约“1个拳头”大小,每天则是“2-3个拳头”的量

主食选择如下:杂粮饭(杂粮种类:黑米、糙米、青稞米、燕麦米、杂豆);水果玉米、紫薯、南瓜等粗粮。

2. 蛋白吃一掌

蛋白质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的15%-20%,而1g蛋白质能提供的热量为4千卡,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蛋白量为1g/公斤体重,如体重60kg的人每天蛋白的摄入约为60g。

用“手掌法则”表示大约相当于掌心大小、厚度相当的牛羊肉、鸡肉、鸭肉或鱼肉。

蛋白质选择如下:瘦肉:鸡肉、鸭肉、牛肉等;海鲜:鱼、虾、贝类等.

3. 蔬菜吃两捧

人体每日所需的蔬菜是不限量的,这里一般指的是指低碳水化合物的绿叶蔬菜比如豆芽、青菜、甘蓝等。

但要注意的是,像马铃薯、红薯、莲菜等根茎类蔬菜,由于其中的淀粉含量较高,葡萄糖转化比较高,应该按照主食算。而果仁类(如花生米、核桃仁等)油脂含量很高,也不能按蔬菜对待。

4. 油脂一指尖

脂肪作为人体三大供能物质之一,每天提供了20%-25%的人体每天所需的能量。

1g的脂肪能提供的热量是9千卡,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脂肪量为0.6--0.8g/公斤体重

由于我们每天脂肪的摄取不止有肉类,还有日常的奶制品和坚果类,所以在烹饪时油脂的使用量最多是2茶勺的量。

用“手掌法则”表示大概是一个大拇指尖的量

油脂推荐:蛋黄、坚果、油脂类。

5. 加餐水果一拳头

大部分水果的含糖量是比较高的,因此糖尿病人在水果的选择上要特别注意。

在血糖控制较低的前提下,可两餐之间(如早上10点、下午4点)定时定量的吃低糖水果。可选择苹果、梨、桃、柚子、橙子、猕猴桃等低糖水果,少食用葡萄、桂圆、荔枝、香蕉、红枣、甜瓜等高糖水果。

用“手掌法则”表示大概是一个“拳头”大小。

三、糖尿病不止血糖高,“过低”更致命!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运动过量,营养摄取不足,药量过大等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低血糖的致死性远远高于高血糖,那么在生活中如何分辨低血糖,又如何急救呢?

低血糖的症状表现:心悸、焦虑、出汗、手抖;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昏迷。

引起低血糖的原因:胰岛素或药物的治疗、血糖标准过于严格、空腹饮酒、两餐间隔时间长、体力活动、营养不足等。

如何急救?

1.随身携带甜点或糖果,一旦发生低血糖症状或在监测血糖时发现血糖低于3.9mmol/L均应立即口服15克葡萄糖,在没有葡萄糖的情况下选择相当于15~20克葡萄糖的食物进行急救。

牢记“吃十五,等十五”的原则,吃十五克葡萄糖,等十五分钟观察反应。

与15~20克葡萄糖效果相当的食物有:2块水果糖、两颗橙子、150~200毫升新鲜果汁、1杯脱脂牛奶、4块小饼干等。

其中升糖效果最好最快的是葡萄糖片,其次为含糖果汁、饮料,蜂蜜、糖果、点心、牛奶等。

低血糖症状的缓解一般在口服含糖食品后15~20分钟,但在使用长效胰岛素或口服长效促泌剂时,应继续监测血糖情况并进食更多的食物。

2.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急救措施必须是在糖友意识清醒的状态下进行

如果糖尿病人此时意识已丧失,千万不可给他灌食食物,以免发生呛咳窒息而危及生命。

患者昏迷时应从静脉注射葡萄糖,起始剂量为25克,这可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保证患者的安全,当能进食时再口服含糖食品,并随时监测血糖水平。最好是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急救。

3.糖尿病人在发生低血糖后,均应查找原因,必要时更改治疗方案或生活方式,以避免下一次低血糖的发生。有心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人,还需严密监测心脏功能,及时应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不仅在饮食上尤其要注意,也要坚持运动,戒烟限酒,这样才能将血糖牢牢掌控!

参考文献:

小荷医典,低血糖的症状及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糖尿病人   血糖   碳水化合物   低血糖   主食   葡萄糖   蛋白质   脂肪   糖尿病患者   平稳   个数   饮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