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股份退市,去年多家地方航司资不抵债,今年能否扭亏?

资不抵债的山航股份,最终迎来退市。

6月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决定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航股份,200152.SZ,*ST山航B)股票终止上市山航股份的股票自2023年6月15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深航股票予以摘牌。

公告称,山航股份因2021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交易自2022年4月1日开市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3年4月29日,公司披露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期末净资产为-78.07亿元,触及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当日晚间,山航股份在公告中指出,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起始日为2023年6月15日,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3年7月7日,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首个交易日不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每个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为10%。公司股票于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

2021年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被国航收购、获百亿注资

受新冠疫情持续影响,山航股份早在2021年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2021年山航股份亏损18.14亿元,负债率达到102.81%。去年,中国国航(601111.SH)对山航集团及山航股份施以援手,拟通过收购提供资金支持,纾解其经营困境。

去年5月30日,中国国航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取得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山航集团”)的控制权,并进而取得山航股份的控制权。

山航集团为山航股份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山航股份是山航集团公司的核心单元业务,主营国际、国内航空客货运输业务,山航股份也是山航的运营主体公司。

去年6月14日,中国国航称,拟持山航集团不低于66%的股权,并取得山航集团控制权。中国国航确定要约收购价格为2.62港元/股。按此价格计算,要约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为3.668亿港元。

当时,过低的收购价格让小股东们并不满意。2.62港元/股的要约价格是根据6月14日公告日当天的前30个交易日,山航股份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而来。但这期间正恰逢经历山航股份股价的谷底时期,其中去年5月24日盘中创历史新低,为2.2元/股。而国航的收购计划提出后,山航股份的股价又开始一路上涨,最高涨幅近1.4倍,股价一度接近6元。

这也意味着,对持有山航股份的一些中小股东存在一定风险,存在低估山航股份价值的情况,而其持股成本远高于2.62港元。

去年12月底,中国国航与山钢金控、青岛企发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转让完成后,中国国航持有山航集团的股权由49.41%提升至51.7178%,实现控股山航集团,国航收购上述两家股权共耗资近3300万元。此外,山航集团还将获得百亿元注资。

据此前公告显示,国航将投资66亿元认购山航集团新增的66亿元注册资本;山东高速投资34亿元认购山航集团新增的32.74亿元注册资本,使山航集团的注册资本由5.8亿元增至104.54亿元。

今年3月22日,中国国航的“救火”收购也迎来落幕。中国国航称,已取得山航集团的控制权,直接持有山航股份22.8%的股份、并通过山航集团间接持有山航股份42%的股份,山航集团、山航股份及其并表范围内子公司成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此外,本次增资等后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对于投资者提问的国航后续将如何协助山航解决负债率过高的问题,在5月25日中国国航的业绩说明会上,国航董事长马崇贤表示,公司此次要约收购主要是为了纾困,解决负债率过高的方式,首先是通过改善山航经营,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其次是得到股东方的支持和其他投资人的配合。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ST山航B的股东户数为9777户。*ST山航B停牌前市值为10.4亿元。

山航股份退市,股票何去何从?

对于退市后股票该如何处理,记者从山航股份的公告中了解到,退市后的股票并不等于会被注销。若要约收购成功,山航股份退市,收购人将按照要约价格收购余股股东拟出售的余股。此外,在要约收购成功后退市,若其股东人数仍超过200人,山航股份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若要约收购不成功,但山航股份股票触发财务类强制退市的话,山航股份强制退市后,也会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民航局报告:去年全民航亏损2174亿 今年力争盈亏平衡

在年初的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民航全行业亏损超过前两年亏损额的合计,并且有8家航空公司已经资不抵债。

在三大航陆续披露的年报中,部分资不抵债的航空公司也浮出水面。

中国国航的年报中透露,旗下的子公司山东航空和深圳航空已经资不抵债。

东航的年报中则透露,旗下的子公司上海航空和东航江苏已经资不抵债。

其中上海航空去年亏损44.7亿,资产负债率108%;东航江苏去年亏损30.41亿,资产负债率115.06%。

南航的年报中透露,旗下的子公司重庆航空,汕头航空和珠海航空已经资不抵债。

其中重庆航空去年亏损14.57亿,资产负债率147.38%;汕头航空去年亏损6.88亿,资产负债率169.71%;珠海航空去年亏损6.76亿,资产负债率173.35%。

5月10日,中国民航局发布202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在经济效益方面,公报指出,据初步统计,去年全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328.9亿元,同比下降15.8%;亏损2174.4亿元,同比增亏1374.6亿元。

记者以此计算,去年全民航累计亏损增超1.7倍。

具体来看,去年航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4.8亿元,同比下降20.5%;亏损1771.2亿元,同比增亏1143.4亿元。机场实现营业收入770.1亿元,同比下降18.5%;亏损476.2亿元,同比增亏228.0亿元。保障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94.0亿元,同比下降6.2%;利润总额73亿元,同比减少3.2亿元。

据初步统计,去年民航全行业应交税金300.3亿元,同比减少23.5亿元。民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06.09亿元,其中,民航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投资1231.38亿元,同比增长0.7%。

公报中还提及,2022年,新冠疫情对民航运输生产影响的深度和持续性远超预期。

具体来看客运方面,去年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2.52亿人次,同比下降42.9%。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同比下降43.1%,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46.92万人次,同比下降20.8%;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186.08万人次,同比增长26.0%。

2018年至2022年民航旅客运输量。来源于202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机场方面,去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5.20亿人次,同比下降42.7%。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含)以上的运输机场有18个,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15%,同比降低3.0个百分点。

2018年至2022年民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来源于202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值得注意的是,航线网络方面,去年我国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通航50个国家的77个城市。

中航集团、东航集团与南航集团是我国三大航空央企,去年三大航及其子公司运输总周转量占比各航司总运输周转量近七成。

2022年各航空(集团)公司运输总周转量比重。来源于2022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受市场持续低迷、国际地缘冲突、人民币贬值、油价高企等多重超预期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三大航去年生产经营遭受严峻挑战,营收共计1860.68亿元,同比下降约23.52%;归母净亏损创历史新高,合计1086.87亿元,同比扩大超1.65倍。

值得注意的是,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央企业绩今年一季度已迎来“翻身”。三大航营收均超百亿元,分别为250.68亿元、222.61亿元、340.55亿元,同比增超九成、七成以及增近六成,营收环比均实现倍增。尽管三大航均未扭亏,但均实现亏损大幅收窄。

而春秋航空、吉祥航空、海航控股三家民营航司整体表现亮眼。一季度春秋、吉祥航空一季度营收均实现历史同期的新高,海航营收水平已高于2016年及之前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三家航司均实现扭亏为盈。分别为3.56亿元、1.65亿元和1.58亿元,同比倍增1.8倍、1.3倍和1倍。

今年1月6日,2023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明确,2023年预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7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6亿人次,货邮运输量617万吨,总体恢复至2019年的75%左右水平,力争实现盈亏平衡。

多位央企航司的证代人员于今年1月底向记者表示,今年航空市场发展明朗,期待公司会有相对较好的业绩表现。此外,也有央企航司和民营航司的高管曾表态,今年目标是要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五一假期,作为2023年春节后以及出境团队游试点恢复后的首个长假,民航市场在五一假期迎来“大爆发”。多家上市航空公司的主要指标基本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民航业内也称加速实现航司全年扭亏为盈。

据民航局5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五一”假期民航共运输旅客941.2万人次,日均运输188.2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4.2%,比2022年增超5倍。

此外,据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中国航协)4月13日发布的消息,中国航协常务副理事长潘亿介绍,在“分阶段有序恢复”的政策引导下,今年一季度航空公司效益总体持续回升,一月份实现盈利,一季度同比大幅减亏,客运收入快速反弹,环比增长一倍以上,客运收入占运输收入的比重显著回升。预计今年第二季度的航空客运市场需求仍然处于持续向好的周期通道中,国际客运市场将保持恢复态势,预测第二季度的整体客运航班量将恢复至疫情前的98%以上,旅客运输量恢复至85%左右。

来源:中国基金报、澎湃新闻、新京报

编辑:孙菲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资不抵债   运输量   去年   股份   国航   民航   中国   旅客   航空   集团   方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