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消费陷阱,去哪儿网真“坑爹”

#去哪儿网因违反劳动法被罚# #去哪儿网被法院列为老赖#

#去哪儿网拒给旅客开发票话术#

守望中国平安,守望世界和平。今天是6月3日,星期六,今天应热心网友要求披露一下去哪儿网在支付方式上玩猫腻,处处设陷阱,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套路,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多支付钱。

这位网友介绍,他一直以来十分信任去哪儿网,无论是外出旅游、住宿、机票、火车票都是在去哪儿网消费,主要感觉用习惯了,内容比较丰富,一张网能解决很多问题,然而,最近,这位网友@风一样飞翔因为在单位报账需要查找网上支付纪录,结果发现自己受骗上当了,由于选择了去哪儿网推荐的“拿去花”模式,多支付了数额不等的钱,当他就此向去哪儿申诉时,本以为

陷阱之一,将有猫腻的支付方式“拿去花”置顶并标注“推荐”二字

如以上去哪儿网支付页面截屏所示,当消费者在完成机票、火车票、旅游、住宿等消费内容准备支付时,网站会自动跳出很多支付选项,其中包括“拿去花”、程支付、支付宝、微信等4种方式。

在以上4种支付方式中,只有“拿去花”被置顶,且标注有“推荐”字样,其他“拿去花”等3种方式均无“推荐”字样,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平台的想法应该是希望消费者首选“拿去花”的支付方式。

其实,如果选择平台推荐的“拿去花”支付方式,就是容易上当受骗的开始。那么,这种方式为什么会受骗?本文后面会一步步解读。

陷阱之二,“拿去花”支付方式下面有一行大字“最高立减99,本月消费下月还,可分期”,丝毫没有告诉你可能由此支付高额服务费的风险

如上图截屏所示,当我们再次分析去哪儿网的手机消费支付页面时,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只有在“拿去花”的支付方式下面有一行加框标注的黄色大字:“最高立减99,本月消费下月还,可分期”。在这硕大的18个字中,只有对消费者的种种好处,没有任何关于可能支付高额服务费的提示。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见,在其他支付下面没有任何类似的引导消费支付的字样。再次说明,平台之所以设置如此醒目的“提醒”,是希望消费者选择“拿去花”。

陷阱之三,当你选择“拿去花”时,又出现一行极具诱惑力的大字“选择分期,推荐首期免息,本单立省服务费XX元”,仍然没有告诉消费者此选择会导致你多付很多钱

如上图所示,当消费者选择“拿去花”时,在平台支付页面上又会出现一行极具诱惑力的、诱导选择方式的一行大字“选择分期,推荐首期免息,本单立省服务费XX元”,仍然没有告诉消费者此选择会导致你多付很多钱。

平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行字呢?除以上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拿去花支付方式可以选择“分期”,也可以选择“不分期”,不同的是,选择“不分期”平台没有服务费,说白了他赚不到钱。只有选择分期支付的时候,平台才能赚取高额的服务费。因此,平台一而再、再而三地通过各种很有诱惑性的提醒引导。

陷阱之四,所谓的“首期免息”背后有很多期利息,只不过平台显示的不是“利息”,而是“服务费”,可能误导部分消费者认为这是免息消费

如上图所示,去哪儿网平台“拿去花”分期付款中有3、6、12、18、24等5种分期选项,每个选项下面都有一行字:服务费每期XX。不仅字体相对较小,一般消费者不太注意,明明这个服务费就是高额利息,该平台却只标注为“服务费”,没有累计“总服务费”,让人乍一感觉只有几元钱,甚至认为是免息的,从而导致不知情的错误消费。或许,这就是平台的赚钱的“技术”所在。

陷阱之五,“首期免息”的字号大字体粗,服务费的字号小字体细,涉嫌故意迷惑消费者,让人不注意而错误选择

如上图所示,“首期免息”的字体大,服务费的字体小。当网友@风一样飞翔就此向去哪儿网客服投诉其“以小字号”诱导错误消费时,接电话的客服承认字体大小的确不一样,但这只是排版问题,不存在故意引导消费者错误选择。

在此,守望观察室想反问一下,如果只是排版问题不存在欺骗,那么,为什么不把“首期免费”的字体排成小字号,服务费排成大字号呢?这样,消费者才能更清楚地知晓服务费,进而明明白白地消费。

可见,平台到底为什么这样大小字体排版的原因就不言自明了。

何况,“首期免息”也存在第一次使用免息的歧义,会让一些不注意的人尤其是老人认为,这是一次免息的操作。

如果按平台的设置,只是第一期免息,而后面几期的利息很高,总利息款远远超出银行利息,这本身就是一种“糖衣炮弹”,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期骗,因为在利息总额高的情况下,多少个“首期免息”都没有什么意义。

陷阱之六,一个不容易看清的“?”背后藏着去哪儿网太多猫腻

如上图所示,在还款总额748.54元的旁边有一个不注意看可能会看不清的“?”。这个问号究竟怎么什么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守望观察室亲自体验后发现,这个小小的“?”一是一般情况下没人在意,二是即使看到了也不会在意这代表什么意思。其实,这个“?”的背后藏着平台真正的猫腻。

打开这个“?”我们会看到下图所示内容——

从上图可见,一个经平台层层推荐的“拿去花”打着“首期免息”等各种旗号会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支付17.27%的年利率。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为:一年内(含一年)货款利率4.35%,17.27%的年利率是国家公布利率的4倍。

陷阱之七,无数的支付选项,傻傻地让人分不清楚,各个附加“小字”暗藏着各种费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支付并不知晓或并不需要的服务费用

如上图所示,我们在选择同一张机票时,会跳出各种包括各种不同消费的选项,价格完全不一样,有的价格看上去很低,但只要点击“选购”,最终产生的费用会有不少消费者并不清楚甚至根本不需要的服务经费。如此复杂的设计,只有步步小心操作的消费者才能排除每一个“坑”。

相信,在去哪儿网购买过机票的消费者都会有过类似的体验。

陷阱之八,无孔不入的垃圾短信,推送各种机票、火车票代金券,没准又是一个消费陷阱

结束语:去哪儿网,一个拥有众多消费者的互联网消费平台,不尽力在如何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下功夫,却在字体大小“首期免费”“置顶推荐”这些小花招上与消费者“斗智斗勇”,显然,这是在自寻死路。

一个消费者可能被骗一次、两次,甚至是一年、两年,但不可能长期被骗。去哪儿网这种小儿科的带有误导消费的卑劣伎俩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正如这位向守望观察室的网友@风一样飞翔表示,过去几年,他一直使用去哪儿网旅游、购机票等,但发现自己被骗后,向去哪儿网申诉无果,他只好自认倒霉,并彻底卸载了去哪儿网,誓言“永远不再使用去哪儿网”。

网友们:您使用过去哪儿网吗?有没有类似受骗的经历?欢迎留言,让我们一起对互联网消费中的不良现象说“不”。

在此,奉劝去哪儿网:多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少在埋雷坑爹上使歪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陷阱   观察室   机票   猫腻   首期   服务费   利息   消费者   网友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