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见山

赵燕飞

大巴车慢慢减速。

有人指着窗外大声喊:“快看,前面就是大石围。”

这是我第一次来渌口,一时没搞懂“大石围”究竟是什么东西。大巴车靠边停下,一脸迷惑的我跟着采风团的朋友下了车,才知眼前这条江是湘江,江边那座小山就是大石围。

严格说来,大石围算不上“山”。我的故乡周官桥,和渌口一样,大概也属于丘陵地带,儿时觉得高不可攀的那座山,名叫磐石岭。多年之后重回周官桥,才发现磐石岭与我在他乡见过的那些真正的高山比起来,确实算不上“山”,怪不得名曰“磐山岭”而非“磐石山”。眼前的大石围,郁郁葱葱的,却没长什么大树,唯有任性的灌木和倔强的野草暗地里较着劲。若论高度,大石围可能还不到磐石岭的肩膀。当地的朋友却很认真地说,大石围是这一带最迷人的山,站在大石围的最高处,可以看到风平浪静的湘江,还可以看到江中有座很像大象的石头。

好吧,山不在高。大石围能够入选株洲八景,总有它的过人之处。本想登上大石围,体验一下朋友所说的“迷人”,无奈气温太高,大家都怕中暑,我也只得作罢。朋友安慰我说:“站在路边,也能欣赏美景呢。”

江边的这条马路并不宽,临江处却装了护栏。凭栏望去,湘江从看不到尽头的远方款款而来,又静悄悄地躲进大石围身后。江水是那种深得不能再深的绿,仿佛有谁将天空的蓝一股脑摁进了江的怀里,要让那些绿更加隐秘更加难以形容。一只白鹭扑腾着翅子飞离水面,像是江中的某团绿伸出手来举起了它。朋友说,很多新人喜欢来这里拍婚纱照,端午节时还有龙舟赛看。

我的脑海里顿时浮现两幅截然不同的场景。大石围的右侧,江水如缎一路铺陈。江畔,绿的草恣意生长,红的花尽情开放。一对新人手拉手站在草地上,西装革履的新郎深情地凝视着他的新娘,穿着雪白婚纱的新娘满脸羞涩欲说还休……摄影师时站时蹲,时退时进,耐心寻找着最佳角度。大石围的左侧,鼓声、号子声、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江水犹如沸腾,一群龙舟正你追我赶奋力往前冲,威武的龙头高高仰起,整齐划一的桨片在水面跳着节奏明快的舞蹈……

大石围所属之地,曾是靠水吃水的商业重镇,因渌江自东向西流入湘江在此交汇而得名“渌口”,民国时属醴陵县管辖,据《醴陵县志》记载:“渌口乃本县之门户,水运出入之孔道,凡属县产货物,外来商品,鲜有不从此经过者。”渌口镇有条远近闻名的老街,明清时期有“小南京”之称,当年的热闹,和如今大石围的龙舟竞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历史的一望无垠里,沧海桑田不过须臾之间。老街咀嚼往事的时候,古镇渌口正在焕发新的生机。骄阳之下,湘江绿得不管不顾,并不巍峨的大石围,任由江水在它的脚下奔腾嬉戏,它可能并不想和这世间的任何山峰一比高低,它的存在无需任何溢美之词。我们看见了它,它看见了我们,足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醴陵   龙舟   湘江   磐石   临江   老街   江边   江水   水面   散文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