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日记 | 百味沙洲之仔姜炒鸭

5月21日 星期二 晴

百丈岭横亘在湘南大地上,绝非一座寂寂无名的山峦。解放革命时期,红五军团十三师从延寿到文明途中,在百丈岭打过阻击战。这座令人敬佩的山峦,以清秀携永屹立在岭南之巅。因常年青山苍翠,绿树成荫,翠竹成行,奇峰异石,自然生态之好,备受徒步者的青睐。

山谷中,清泉石上流。山泉一路上北,浩浩荡荡的流到不远处的文明水库。有了水,便有了滁河,沿河两岸的瑶家儿女有了世代赖以生存的源泉。在滁河的沿岸,稻田,土地,万物得以生长。滁河上游,沙洲肥沃的田野里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养分。比如稻田里的小鱼禾虫,丰富的水藻,都是养鸭养鹅的天然饲料仓。自古以来,沙洲人喜欢散养鸡鸭鹅等走地入田的家禽,也喂养猪牛。

每年春天过后,村子里的人挑灯选种蛋,开始孵化鸭苗。鸭子在滁河一带畅游啄食,在水塘里戏水。早稻时节,小鸭们穿行于稻田之中,啄食稻田里的飞蛾,蚯蚓,小鱼小虾。秋天收割季节,正是鸭子走向成熟的绝佳时期。田野中,到处都有丰盛的美食。冬天里,养鸭人把成批的鸭群往田野里一赶,一声吆喝,响亮每一个清晨。而山峦的回响,更像一曲乡村恋曲,令人心旷神怡。

沙洲村也好,秀水村也好,遇上四时八节的好日子,或家有来客,吃鸭子,做腊鸭,成了这片神奇的红色革命土地上流传至今的习俗。沙洲人吃鸭子,花样并不多。板栗煮,青椒爆炒,干红椒面爆炒,再发展到今天的仔姜炒鸭,成了食客追逐的美味佳肴。

沙洲水土好,物产自然丰茂。这里地处高山深处,生长的辣椒、生姜、紫苏、葱蒜,皆为上品。这些都是炒好一道鸭的先决配料,其独特的食物成就了地方饮食的独特风味。

沙洲盛产麻鸭,个头不大,两三斤左右。沙洲人杀鸭,至今保留着独特的手段。先给鸭子喂点家产的老酒,再宰杀。烧水褪毛,再用禾秆或柴火掸绒毛。这样掸出来的鸭子,表皮保留了独特的禾草焦香。又锁住了水分,使鸭肉更富有大地般赋予的紧致肉质气息。

只见将鸭肉开半,切成小条,再斩碎,小指宽为佳。起锅,干锅爆炒鸭约五分钟,沥水,去汁。洗锅,大火烧热。倒入百丈岭茶油或沙洲菜籽油,下老姜块爆香,加入干辣椒段爆香。将沥水鸭肉翻炒,倒入米酒浮二十克,继续翻炒至五分钟,又加一把老姜,盖锅焖十分钟左右待收汁。加入一把大蒜头,一把子姜一起翻炒。此时,加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延寿   沙洲   沥水   鸭肉   翻炒   山峦   稻田   鸭子   独特   美食   日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