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大跳水了!2023年该“咬牙买房”还是“尽快卖房”?!

重磅数据央行披露:

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同比多增649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41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

住户部门贷款减少了2411亿元,短期减少了125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1156亿元,无论短期还是中长期都在减少。

住户部门的短期贷款,主要是买车、周转、消费等用途。

中长期贷款则主要是房贷。

4月份的房贷增量下降,我们应该早有心理准备。

毕竟4月份热点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再度进入了下跌模式。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集体转向。

北京4月份二手房网签13928套,环比下降了40.5%。

上海二手房成交量4月份不到1.8万套,相比于3月份的2.4万套环比下降了26%,比2月份的1.9万套还要低。

广州4月份二手房成交量(自助网签+中介网签)10500套,相比于3月份的12260套,环比下跌了14.36%。下辖的11个区全线下跌。

深圳二手房4月网签3744套,相比于3月份的4943套环比下跌了24%。

但没想到4月份的房贷不是增量下降,而是直接减少。要知道,房贷减少只在去年楼市全面转跌的环境中发生过,去年2月份减少了459亿元,4月份减少了1156亿元。

今年4月份的减少量比去年2月份和4月份的减少量还要大。

2023年,该“咬牙买房”还是“尽快卖房”?

中国房地产市场短期看政策、中期看政策、长期还是看政策。整体看楼市小阳春是肯定会出现,毕竟天量的信贷供应下,多少会有部分资金进入房地产。

1:买房看政策,政策看信贷,利率的顶峰已经在2021年年底出现,利率下调是趋势,社会资金成本肯定是降低的。当下特别的企业贷款利率已经稳定在4以下,按揭贷款也越来越多向3。

2:土地市场供应出现了变化,小阳春的城市会大幅度卖地,市场在未来酝酿供应高峰,所以不仅仅三四线不能随便买房了,一二线土地供应集中区域也不能随便买房了。

3:调控政策的力度可以预期依然将是刺激,但整体看2023年依然是老生常谈的一句话,除了核心区核心城市,大部分市场小阳春后,大概率会继续调整。所以买房想赚钱可能性很小了。

是不是买房可以看看万科的拿地数据,今年到目前还是0,虽然动辄定增融资,但房企基本都在还债,没几个投资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线城市最近不出台针对二套首付的政策,很可能小阳春热度不会太高,市场热度到4月就会明显下调。

2023年房地产政策重点在一线城市的改善!

后市预测,2023年上半年整体继续低迷,部分市场有望出现小阳春

相比往年楼市调整博弈期很长,楼市下调缓慢,本轮市场供应端与需求端都出现了问题。因为疫情带来的购房者收入问题,很多大型房企被抑制了融资渠道,叠加销售端按揭放款放缓,楼市调整速度非常快,从价格的下调速度看,刷新了历史记录。

这些因素使得全国房地产市场很难再现全面回暖。

但作为经济龙头的一线城市,需求相对旺盛,而且部分保值需求叠加2023-2024年历史最高入学需求的推动下,一线城市出现小阳春的概率非常大。但如果没有明显针对二套房改善需求的政策扶持,市场很可能在2季度再次进入调整周期。

整个中国房地产市场必须要一线城市稳定,特别是改善需求扶持政策落地市场才有望真正企稳。

但是,大家的视角和关心的话题,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去年还是要不要提前还?今年已经变成了怎么才能快点提前还?

这个话题其实根本不成为话题,因为很简单,只要你有余钱,钱生钱的速度赶不上房贷利率,当然要提前还。

但最近这个话题随着最近新增房贷利率大幅下调,存量房贷利率部分甚至是新办房贷一倍的情况下,叠加老百姓天天接到各种消费贷经营贷的电话,还有提前还款银行开始害怕不让正常预约的影响下:

报复性“提前还款”来了,媒体上各种报道,那么今天伟哥专门挑其中错误、值得注意的地方给大家科普一下:

1:提前还贷没有不划算,只要有余钱就去提前还款!

银行不希望居民提前还房贷,一方面是基于银行房贷工作指标要求考虑;另一方面是因为按揭存款在银行属于重要的优质资产,风险小,利润大。

家庭在做好投资消费、养老医护、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的综合平衡,兼顾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当然要提前还款。

有些所谓的专家说“大多数消费者选择的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在还款前期还的利息较多。如果购房者还款多年,其实已经偿还了不少利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太适合提前还款。”

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利息对应的是本金和利率,本金少了,利息会等比例下调。

2:需要提前还款留几百用来减免个税?

这个完全没有必要,网上各种教程,说为了减免一个月1000的个税减免额度就提前还款留几百,事实上,你打开个税APP,只要第一次申请通过,就会自动保留贷款期限的减免,不会重新审批。

3:经营贷消费贷提前还款!

此外,此前部分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偏高,也是借款人提前还款的原因之一。2020年以来发放的部分住房贷款利率在6%以上,尽管2022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三次,但部分存量房贷利率仍然显著高于目前约4.3%的平均房贷利率。而最近,全国多城市明确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下调到3.8%,“这只是开始,后续很可能只有少数一些城市还能高于4%,全国房贷都会进入‘3’时代,市场越差的城市,房贷利率会越低,购房者会越谨慎”。

当下提前还贷潮中,不乏以经营贷置换房贷,“很多金融贷款企业都在各种推销用3点多的经营贷置换按揭贷款”,从政策趋势看,不应该对提前还贷设置排队等期限,对于自有资金闲置的应该鼓励提前还贷。


100万20年的月供,过去经营贷一般周期只有1-3年,但现在很多银行已经可以做到20-30年,即使有中途归本也不影响接近30万的利差吸引力。

而且从当下市场看,很多审批非常容易的消费贷3年30万,利率只有3点多,即使挪用这30万,3年就可以节省1.5万的利息!所以当下很多排队都属于这类挪用。

4:提前还款设置约束是违规的

提前还贷是指借款人将自己的贷款部分向银行提出提前还款的申请,并保证以前月份没有逾期且归还当月贷款;按照银行规定日期,将贷款部分全部一次还清或部分还清。

目前商业银行针对提前还贷有几种处理方式:一是无论何时还款,均不收违约金。二是在一定时期(3个月、半年、一年)内不允许提前还款,此后不收违约金。

各家银行对于提前还贷的规定彼此各不相同。但交通银行这种不论什么时候提前还款,都要收违约金的的确罕见(这份文件很快撤回了,所以是不是执行存疑,但背后银行的吃相的确有点难看了)

从逻辑上看,房奴提前还款天经地义,为了尽早摆脱房奴的身份,也为了少还利息,许多房奴都会选择提前全部或者部分还贷。

如果是想惩罚投资投机者,即使可以要求在短期内提前还完贷款解抵押的客户有一定的惩罚,而不是现在的只要提前部分还款,也有罚息。

并非所有银行都执行了这个政策,所以这不是调控。实际市场中,其实过去各地的银行也一样都支持提前还款,但合同中一般都有一定的违约金,当然,在过去几年,基本都是你只要申请一下,这个违约金都是可以不缴的。

第五:银行为什么不让提前还贷

其实很简单:银行要赚钱

一旦借款人选择了提前还贷,那么银行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失,而为了弥补这部分利润损失,银行就会收取一定的违约金!如果提前还款多了,银行的运营成本相对会出现增加。

打乱了银行的资金计划

如果借款人选择提前还贷,那么就会打乱银行的资金规划,为了争抢购房者来贷款,有些银行就会采取优惠的贷款政策,并希望日后靠利息来弥补这些损失。一旦购房者选择了提前还贷,那么银行收到的利息也就无法保证。



我们看银行的年报。净利息收益率:高达2.66%,而计息负债付息率只有2.12%。非常可怕的数据,也就是说,实际银行吸储的成本只有2.12%。

银行说自己利率亏损,但其实这是一个逻辑错误。

房贷是目前各家银行相对优质的信贷业务,各家银行的吸储成本也远远不到3%,四大国有银行中,平均吸储成本均在2%左右,最低的一家银行的平均吸储成本仅1.85%:最大的一家银行,实现净利润2763亿元,平均日赚7.57亿元,净息差率高达2.66%。

第六:提前还款政策

从政策趋势看,首先不应该对提前还款设置排队等期限,对于自有资金闲置的应该鼓励提前还贷。

从法律上来讲,提前还款是对原借款合同约定的贷款期限或贷款金额的变更,的确需要借款人与银行协商一致。但近年来,国家和金融管理部门多次要求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服务,采取切实措施为企业和个人纾困解难,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负担。商业银行应立足长远,提升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为客户提前还贷提供便利,更好地改善客户体验。部分收取提前还贷“补偿金”“违约金”的银行,可进一步转变观念,展现出商业银行的应有作为与担当,更好服务社会。

从房地产政策看,存量房贷的利率也到了必须下调的时候,这样才能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

第七:简单的总结一下

1:整体看,提前还款才是开始,只要存量房贷不降低,6-7的利率和新增房贷3点多的利差巨大,社会各种投资收益率持续降低,定期存款3.1的大额存单都需要排队抢,这种情况下,未来几个月提前还款会继续明显增加。

2:当下存在大量的经营贷与消费贷挪用提前还款,但如果没有3年内还清的能力,不建议使用,毕竟你很难知道政策今天非常宽松,会不会过几天又开始收紧。

3:银行大概率不会主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毕竟大部分已经成为金融产品,而且一旦存量房贷降息,银行的利润将暴跌。

4:如果你已经预留了3个月以上的月供,而且有稳定的工作,建议你所有余钱都可以用来提前还款,任何其他投资现在都不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小阳春   违约金   存量   利息   利率   贷款   政策   银行   城市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