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最近朋友跟我分享了这样一件事情:


朋友家的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学习到“钱的单位换算”的时候,无论孩子爸爸怎么辅导,孩子总是懵懵懂懂。


弄不清楚“元角分”之间的关系,钱币之间的转化更是经常被绕晕。


这可让这位爸爸头疼不少,一连几天都是闷闷不乐。



大概我们做父母最难过、最无力的时刻,就是你竭尽全力的想给娃加油鼓劲,奈何孩子却越退越远了。


这件事情我也曾经在家里跟孩子的爸爸讨论过,我问他“做一个爸爸,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他说:“我觉得做了爸爸之后,最难的地方还是自己的脾气和修养。”


是呀,很多家庭在面对孩子不听管教,哭闹或者做事情磨磨蹭蹭的时候,家里的爸爸很容易将脾气爆发出来。


所有的父母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我们谁也没有做过岗前培训,匆匆忙忙就成为了父母。


在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父亲的作用无可替代


究竟爸爸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鲁迅先生曾经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曾经这样写到:


“用肩膀抵挡住黑暗的闸门,然后放子女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句话用来描述父亲的爱,非常恰当。


“爱和使命”,是作为一个父亲的责任和担当。


为人父者,就应当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义务乃至使命,为家人遮风挡雨,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然而,生活中很多父亲在家庭中没有存在感,有太多的爸爸只顾忙着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拼命的赚钱。



曾经有一项调查表明:


50%的爸爸在一天中,与孩子互动的时间不到1小时。


如果你问一下身边的妈妈,爸爸在家中是什么样子,我想有很多妈妈都会说:不是在家里“玩手机”,就是“打游戏”。


有的爸爸们宁愿把时间用在多工作、多赚钱养家上,也不愿和孩子陪伴在一起。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孩子在3岁前,他的饮食、起居都离不开妈妈的照顾,这一阶段孩子的安全感更多来自于妈妈。


但是孩子3岁之后,随着他的自我意识崛起,孩子开始崇拜男性的坚强、伟岸的形象,这个时候就需要父亲能够为孩子提供安全感。



我们常常说母爱给孩子安全感,但父爱能给这份安全感增加一个保险。


无数研究表明,爸爸带大的孩子,更乐观、更自信,对自己的认知更清晰。


童年的父爱会影响孩子一生


父亲的力量,体现在哪里?


朱自清的《背影》是我们学习过并背诵过的经典短篇,那时候我没能懂得作者的情感。


当为人父母之后,结合自身的实际,再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感同身受,一定能体会到文中流露出的父亲对孩子的爱。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写了一本书,名叫《爸爸的力量》。


他在书中提到,孩子童年时代所接受到的来自父亲的爱,关系到一个孩子成年后的职业选择和工作习惯,这种影响力大大超过母亲。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但这两种对孩子的爱却是不同的。



母性之爱,是德行礼仪,在孩子幼儿、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是方向引领和理性,在孩子少儿、青少年阶段影响巨大。


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费洛姆,在其经典著作《爱的艺术》中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


妈妈代表大自然、大地与海洋,是我们的故乡;


爸爸则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端,即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等人所创造出来的世界。


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心灵上的接纳感;


而父亲的作用是指引生活的方向,给他树立正确的三观。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谈到自己的成就时,曾说:


“人生的路虽长,但关键的只有那么几步,如果不是父亲的及时引导和陪伴,我的发展不会这么顺利。”


原来,小升初那年,撒贝宁因为0.5分之差没考上重点中学,因此一蹶不振。


父亲担心他被成绩“禁锢”,就带着他出去旅行,陪他认识知识以外的世界,并鼓励他:


“你只是没发挥好,机会还是有的。男子汉大丈夫,咱不能因为一点挫折就退缩不前!”


在父亲的鼓励下,撒贝宁重新振作了起来。


父亲,不仅仅是孩子的养育者,更是孩子通往世界之路的引路人。


没有谁,比爸爸更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做一个称职的好爸爸,

这3点很重要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做一个称职的好爸爸,下面这3点很重要。


1、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都喜欢跟爸爸一起玩游戏,作为父亲,不要只埋头于工作,要懂得关心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和孩子一起玩一个亲子游戏,一起到大自然中探索一下,一起修补家中损坏的物品…


父亲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只要和父亲在一起,孩子才能玩的痛快。


从父亲的身上,孩子学会了勇敢、开朗和探索精神。



2、用心陪伴孩子。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是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遗憾,父母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过:“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总统,但我一辈子都要做好一位父亲。”


女儿学游泳,他亲自当教练;女儿放暑假想去游乐园,他抽时间陪同;


在长达21个月的总统候选期间,坚持去女儿的每一次家长会。



家庭生活中,父亲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制定出时间陪伴孩子玩游戏、进行户外运动等。


在这些陪伴中,不仅能建立亲密的父子关系,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3、用心爱你的妻子。


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是著名的婚姻问题专家,在30多年的婚姻咨询工作中,爱默生发现了经营家庭和婚姻的真谛——爱与尊重


女人需要宠爱,男人则需要尊重。


如果一个丈夫不爱妻子,妻子则不会尊重他;


反过来,如果一个妻子不尊重丈夫,丈夫则不会爱妻子,于是婚姻就会陷入一个“疯狂怪圈”。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父母相爱,才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分。


苏霍姆林斯基曾对父亲们说:“你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要真心喜爱自己的妻子。”


所以,如果说有什么事是最能让孩子一生受益的,那么一定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全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虽然我们不都是专业性的教育工作者,但我们一定是对孩子的成长最用心的那个人。


真正对孩子的一生负有完整责任的,只有父母。与各位家长们共勉!

*每日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成长交流平台,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爱默生   爸爸   父母   孩子   中国   安全感   妻子   父亲   妈妈   家庭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