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空大陆3000亿产能后,苹果代工厂退出印度!外媒:大麻烦在后头

在过去的几年里,苹果及其供应商富士康在中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然而,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局势的变化,苹果和富士康在中国的未来变得愈发不确定。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逐渐加码,企图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全球供应链之外。因此,苹果决定从中国“果链”企业中剔除34家供应商,并将产业链向印度转移。

富士康、纬创等跟随苹果赴印度建立代工厂,以便为苹果的产能转移做好准备。在中国,富士康已经开始减少深圳厂区的产能,并在印度展开大规模招聘活动。富士康的高管甚至表示,计划未来两年在印度招聘超过5.3万名新员工,并希望将印度打造成富士康的“超级代工厂”。

据悉,iPhone15的部分机型可能要在印度组装,而富士康作为苹果的第一代工厂,打算将印度工厂的产能提升至每年2000万部,并且口出狂言要将3000亿美元的产能从中国搬到印度。

然而,苹果和富士康还有纬创等在印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印度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但其劳动力素质较低,工作效率远不及中国。此外,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供应链体系也不尽完善。因此,纬创等代工厂在印度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甚至有退出印度市场的计划。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近日,在印度深耕了15年的纬创出事了,以40.5亿元的价格卖给了印度塔塔集团。这可能是纬创全面退出印度市场的前奏。苹果工厂退出印度,有外媒表示:大麻烦还在后头。

因为在印度,苹果和富士康还面临着工厂管理和安全问题。近年来,印度工厂频繁发生火灾、员工闹事等意外事件,导致产线被迫停产。为了解决产能危机,有些订单不得不重新转移到中国大陆生产。这些问题为苹果和富士康在印度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此外,富士康在印度投入的巨资可能面临很大风险。印度的营商环境相对较差,近期小米在印度遭受的罚款及扣押存款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也让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资变得充满不确定性。

回顾过去,苹果与富士康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得益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强大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双方在中国取得的共赢局面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然而,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苹果与富士康在中国的前景愈发扑朔迷离。面对种种困境,他们试图在印度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但是这个选择似乎并非最佳方案。

印度市场的诸多问题使得苹果和富士康在印度的扩张之路变得艰辛。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建设、供应链体系以及营商环境等问题让双方在印度市场的发展充满挑战。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很多企业仍然希望能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因此,苹果与富士康在印度市场的挣扎或许也意味着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渴望。

在这种情况下,苹果与富士康应如何应对呢?首先,他们需要审慎分析中国与印度市场的风险和机会,以便在不同市场间制定合适的策略。其次,双方可以加强与中国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他们也应积极应对印度市场的挑战,寻求改进管理和提升产能的方法。最后,双方需要关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灵活调整战略,以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综上所述,虽然苹果与富士康在印度市场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仍值得他们珍惜和维护。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苹果与富士康需要审慎分析各个市场的风险和机会,制定合适的战略,以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印度   产能   苹果   审慎   后头   中国市场   劳动力   中国   格局   麻烦   工厂   大陆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