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人生完孩子必须“坐月子”?外国人不需要?医生给出解释

“快!快!快!让开绿色通道。”

这一次被救护车拉回来的是一个年轻女性,患者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经过头颅CT检查之后被确诊为“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继发性癫痫”。经过医生的抢救以后,才渐渐恢复了意识。

原来这个女性是一位刚生产过半个月的宝妈,本来在家里就深受宠爱,生下孩子之后,家里人更是重点照顾着坐月子,除了上厕所,宝妈几乎没有下过床。这天宝妈想要起床上厕所,突然感觉右侧肢体有些麻木,经过按摩之后会明显好转,便没有当回事。

直到这天,她突然感觉自己的右侧肢体无法挪动了,家里人连忙拨打了120。在即将到医院的那一刻,宝妈突然开始全身抽搐,医生立即进行了降颅压、镇静等操作,她的意识才慢慢地恢复。

之后经过问诊,医生才得知引发宝妈血栓的竟然是家里长辈的过度关爱式坐月子。

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女人生孩子就是一件大事,不但承担着延续香火的重任,甚至寄托着家族未来的希望。女性生产之后,坐月子又是一个必须经历的阶段。在很多长辈的眼里,坐月子就是要坐着或者躺着不动。不过这样真的好吗?

一、为什么要坐月子?坐月子有什么用?

有学者认为中国产妇坐月子最早起源于西汉的《礼记内则》,书中记录为“月内”,被当做是产后的一种仪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女性需要一些特定的仪式来界定自己的身份,比如:成年仪式、婚礼仪式还有坐月子。这些仪式见证了女性从女孩到妇女再到母亲的转变。

坐月子,指的是孕妇生产之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身体恢复,顺产通常为一个月,剖宫产一般需要42天。

有研究表明,孕妇生产之后通常需要度过6~8周的产褥期。因为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汗、出血,非常损耗人体的气血,免疫力低下,这个时候特别容易受到外界风寒的侵袭,需要一段时间进行休养。在修养的过程中,女性的身体会慢慢恢复,2~3周排出恶露(自阴道排出的血液、脱落的子宫内膜以及黏液)。

从理论上讲,孕妇为了适应胎儿的发育、为分娩做准备,全身的生殖器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产之后大约需要42天左右的时间使身体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像体形、腹壁、盆底肌肉弹性等。

在坐月子期间,女性的身体会出现很多的变化。

1.褥汗

刚生过孩子的孕妇皮肤的排泄能力比较强,通常产妇会在早上初醒时出现大量排汗,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机体在通过大量汗液的排出减少产妇妊娠期体内增加的血容量,一般产后一周会消失。在这个阶段还要注意产妇的体温,以防因产道感染引发高热,一旦发现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2.恶露

恶露主要由宫腔分泌物和血液组成,正常情况下会带有血腥味,但是无恶臭,总量约为500克,一般持续4~6周。大部分的恶露会在产后一周内排出,但是个人体质不同,也会有所差异。再加上,白天站立活动比较多,有利于恶露的排出,因此,白天恶露量要比晚上多。

3.产后痛

生产之后,子宫强直性收缩会导致子宫缺血缺氧,引起“产后痛”。有过生产经历的产妇子宫肌层纤维组织比较多,子宫收缩时缺血缺氧更严重,产后痛也会更加明显。另外,哺乳时婴儿的吮吸会刺激催产素分泌,也会加重产后痛,但是这是有利于子宫恢复的。产后痛通常会在产后2~3天自行消失,疼痛程度一般可以忍受,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镇痛药进行止痛。

我们常常会听到坐月子不能吹凉风、洗头、洗澡、下床......的言论,但是,坐月子真的有这么多要求吗?

二、外国人都不用做月子?坐月子的误区有哪些?

在很多人年轻人的观念里,外国人根本就不用坐月子,也可以恢复的很好,然而事实并非这样。有数据表明,外国人产后也会度过产褥期,有些国家的产褥期甚至比我们国家的还要长。不同的地方是,因为体质的不同,她们在产褥期可能会更随心所欲一些。那么,人们对坐月子的误区还有哪些呢?

1.不能刷牙、洗脸、洗头、洗澡

很多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刷牙会导致牙痛病,但是从医学角度讲,如果不刷牙,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得不到及时的清除,反倒容易引发牙龈肿痛。此时需要用温水进行刷牙,以减少水温对牙齿的刺激。同时,孕妇还要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C,防止牙龈出血。

产妇在产褥期会排出大量的汗液,腋窝及会阴部汗腺分布比较茂盛,很容易导致潮湿,促进细菌的滋生。再加上产褥期会排出恶露,不注意清洁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此时更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2.不能下床走动

有些人认为下床走动会增加产妇的能量消耗,不利于身体的恢复。事实上产褥期的妇女血液处于一种高凝状态,长时间不活动会增加血栓性疾病发生的概率。因此,产妇要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发生。如果担心受凉,可以选择室内活动。

3.只喝汤、不吃肉,就可以补充营养

汤里面的确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但是只是喝汤是无法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的。另外,鱼汤、排骨汤等长时间炖煮会导致食物脂肪乳化呈奶白色,但是这并不代表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喝汤只是食补的一方面,孕妇分娩失血、产褥期排出血性恶露失血及分泌乳汁等丢失了大量蛋白质。因此,更应多吃肉,及时补充蛋白质,以维持机体的氮平衡。

既然坐月子有这么多的误区,那怎么坐才更好呢?

三、如何科学坐月子?月子中心有必要吗?

有研究表明,坐月子期间由谁照顾、产妇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以及家庭关系等均会影响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此外,研究者发现月子期间由婆婆照顾的产妇更易发生产后抑郁,而由自己父母照顾的产妇抑郁发生率较低。也有一些研究指出, 产妇对居住环境不满意更容易导致产后抑郁。

此外,有研究表明,坐月子期间产妇由于活动受限,在母婴互动、承担母爱、学习婴儿护理方面的时间减少,从而影响产妇的能力和自尊,进而增加产后抑郁的风险。如果坐月子期间产妇可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则会使产后抑郁的发生率降低。

那么,如何科学的坐月子呢?

1.注意保持身体清洁

有些经阴道生产的孕妇可能存在会阴部侧切口,再加上产妇出汗比较多,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要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勤擦身子、勤换衣服和被褥。如果洗澡要在结束之后尽快地擦干身上的水分,以免着凉,导致感冒甚至是高烧。

2.注意营养搭配,保持心情愉悦

产妇生产之后营养补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不是说要每天大鱼大肉,合理搭配才是最重要的。另外,饮食不能过于油腻,这不但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还有可能会导致肥胖。

生产之后宝妈体内的孕激素、雌激素水平会下降,很可能对孕妇的情绪造成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产后抑郁。此时家庭成员要多包涵产妇,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避免抑郁。

3.适度运动,尽早下床活动

在产褥期应避免搬运重物等重体力劳动,但是,适当的活动不但不会造成子宫脱垂,还有利于子宫位置的恢复。 相反,如果产妇遵照旧习俗, “坐月子”时一直卧床,反而会增加子宫脱垂的风险。

而且,产后长时间卧床,会减慢胃肠蠕动,如果此时产妇的饮食里缺乏纤维素,就很容易造成产妇便秘。便秘时,产妇用力排便会导致腹压升高,增加子宫脱垂的风险。

因此,产妇生产后应当尽早下床活动,但应避免屏气用力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此外,长期卧床不但不利于产后恢复,增加子宫脱垂的风险,还有可能引起致命的肺栓塞。

另外,产后去月子中心是有必要的,但具体的还要根据个人条件而言。月子中心的人都是受过专业训练,有助于月子期间身体的恢复。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月子中心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月子中心不但会定期检查宝宝和产妇的身体状况,还会协助妈妈进行产后修复。但是,在选择月子中心时一定要慎重,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

总结: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怀孕时母亲的身体会出现巨大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因此,坐月子对于女人来说非常重要,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坐月子的过程中,不能被传统观念束缚,要选择科学的适合自己的方式。身边的人也要注意照顾产妇的情绪,避免抑郁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闫盼盼,孙琛,刘晓宇,徐继红.产妇坐月子地点的现状及其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3,34(03):254-260.

[2]周微微. 产后坐月子的护理知识[N]. 大众健康报,2022-06-30(017).DOI:10.28213/n.cnki.ndzjk.2022.000677.

[3]杨艳妮.孕产妇饮食护理研究——评《坐月子饮食护理新生儿养育》[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23):9316.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1.23.061.

[4]李凡娥. 谈谈“坐月子”[N]. 大众健康报,2021-03-11(021).DOI:10.28213/n.cnki.ndzjk.2021.00057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1-26

标签:产褥期   血栓   月子   产妇   产后   子宫   中国   孕妇   外国人   抑郁   身体   医生   孩子   女性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