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辨别,勇于决断

"勇于断者,不随其似;明于分者,不混其施。"明辨是非是一项大学问。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明辨是非、理性思维对人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其重要性之后,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善于辨别的能力,当然,这就涉及如何增强判断能力的问题。无论面对何种机遇和机缘,只有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深入社会,观察世间万象,在现实世界中遭遇碰撞,要敢于以是为是、以非为非,在大是大非面前勇于坚持正确的判断,从而铸就自己正直的品格。


1.听不慎,不审不聪,不审不聪则缪。视不察不明,不察不明则过。虑不得不知,不得不知则昏。

出自《管子·宙合》

释义:听得不仔细就谈不到听觉灵敏,不仔细不灵敏则陷于错误;看得不细致就谈不到看得清事物,不细致、看不清就容易犯错:思虑不适宜就谈不到明智,不适宜不明智就易于昏乱。

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出自《论语·卫灵公》

释义:众人都厌恶一个人,一定要留心考察这种情况:众人都喜好一个人,也一定要留心考察这种情况。

3.是其所谓非,非其所谓是,此之谓大惑。

出自《吕氏春秋·重已》

释义:肯定错误的,否定正确的,这叫作"大惑"。


4.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做人要有明辨是非之心,如果没有,就不能称之为人。

5.是非明而后可以施赏罚。

出自宋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九变而赏罚可言》

释义:在实施奖赏与处罚之前,必定要先明确地知晓孰是孰非。

6.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

出自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释义:眼光明晰就可以分辨一切事物,心思敏锐就可以通晓一切道理。

7.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

出自宋代欧阳修《与高司谏书》

释义:正直的人不会屈服于邪恶的一

方,有学问的人,一定能明确地分辨是非。

8.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出自宋代陆九渊《鹅湖和教授兄韵》 释义:要知道从低处向高处升达的真正通道,当下首先必须辨明治学方法的优劣。


你觉得,仁人廉士在穷困的时候会改变自己的气节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公孙   孟子   是非之心   明辨是非   释义   决断   宋代   正直   学问   细致   是非   善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