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白手起家到身价215亿玻璃大王,声称没用过长兄政治资源

| 肖筱

编辑 | 肖筱

企业家曹德旺是带领中国汽车玻璃走向世界的第一人,但他的哥哥曹德淦在官场也如鱼得水,两兄弟在各自的轨道上大放异彩。

曹德旺为何能创业成功?人们都说官商勾结,他的成功真的与哥哥有关吗?

左:曹德淦,右:曹德旺

乐善好施

近来,一则有关“玻璃大王”曹德旺的新闻铺天盖地、震惊全国。曹德旺决定将自己全部股价200亿,全部用于教育建设。其中100亿用于建设福耀科技大学,剩下100亿将投放于奖学金,用于激励人才建设。

此行为意味着曹德旺将自己全部身家全额捐出,全部投放于国家科技教育事业。俗话说“科教兴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的善义之举,不仅有利于当代教育,更对国家子孙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他的善行并不止于此。

1983年至今,他累计捐赠超110亿人民币,用于帮扶学生完成学业、接济贫困户摆脱困境、投资教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他的善行也不仅面向社会,对自己的员工同样也关怀备至。

2007年5月,曹德旺在得知一名即将入职的大学生田军,体检时不幸患白血病后。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为其承担治疗费用,哪怕治病费用高达近百万。

因为田军家境贫穷,没有能力承担如此高昂的费用。如果没人伸出援手,他可能只有放弃治疗,最终生病而亡。曹德旺的良知与道心,让其不能见死不救。

家庭背景

曹德旺仁慈善良的背后,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与艰苦环境的磨砺。

曹德旺祖辈世代经商,其父为上海商户。由于上海环境复杂、鱼龙混杂,其父也受此影响,生意一再走下坡路。不得已,其父携一家大小,退回老家福建,打算另起炉灶

可事与愿违,他们回乡途中突遇风雨,轮船险遭不测。除一家大小平安无事外,其余货物全部石沉大海

曹德旺父亲倍受打击,没有了货物钱财,东山再起的想法也只能暂时搁置。所以曹德旺儿时的生活十分拮据,经济一度陷入困难。

小时候的曹德旺非常顽皮,父亲经常鞭打他,幸得母亲庇佑。让其在母亲的襁褓中,还能体会几分温情。所以,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曹德旺也养成仁慈憨厚的性格。

后来因家中贫困,初中后便辍学在家,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学习。他从书中悟得许多道理,知道惟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离开学校后,他跟随父亲一起外出经商、做小买卖。不料,却一再受挫,险些丧命。但他在经商途中悟出许多经商之道

创业历程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曹德旺从小便极具经商头脑。每当家庭面临挑战之时,他总是能帮助家里出谋划策。

但是不幸的是,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正在经历风雨飘摇的改革。经商在当时而言不属于正当行为,而是违法之举。稍有不慎便会触犯法律,面临牢狱之灾

但在社会环境诸多不利之时,曹德旺没有选择放弃,另谋出路。而是从贩卖烟丝、贩卖水果开始,继续他的经商之路。他不但探索不同的推销方式,还观察当时的社会状况。

售卖烟丝、水果,各有优缺点、各有优劣。烟丝虽利高,但风险也大;水果虽薄利,但风险也小。

1975年,在曹德旺的艰苦创业、苦心经营下,终于为自己赚得人生第一桶金五万元。以当时的物价水平,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但他并未就此止步,而是静待时机,开始他事业的再一次腾飞。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祖国大地的四面八方。经商得到了空前的大好时机,国家不但不反对经商,还对经商加大扶持力度。国家进入了新时代。

于是曹德旺乘着这股东风,扬帆起航,一步步打造他的商业王国。他一向具有商业嗅觉,对商业机会把握准确。他决定把濒临倒闭的玻璃厂承包下来,因为玻璃在当时来说市场需求巨大。

他曾做过市场调研,也对该行业信心十足。因为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佳境。加之玻璃作为生活必需品,老百姓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它。

需求越大、市场越大,这是亘古不变的经济规律。哪怕玻璃利润单薄,也能薄利多销。事实也证明,曹德旺的眼光没有错。玻璃厂在他的管理经营下,状况一路向好,实现了扭亏为盈的趋势。

而此时曹德旺的哥哥曹德淦也考取了公务员,两人各自奋斗在自己的道路上。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场外出的旅行,让曹德旺突然灵感闪现。

1984年,曹德旺为尽孝心,陪母亲出游。突然一辆汽车迎面驶来,曹德旺差点划花了汽车玻璃。司机立即停车检查,还示意如果刮花了玻璃,曹德旺将要接受巨额赔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曹德旺顿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他想:“为什么自已生产的玻璃价格低廉,而汽车玻璃却价格不菲呢。”

带着这个疑惑,他辗转多地,才了解到:“原来汽车玻璃都需要从外国进口,而国内没有相关的替代品。”他顿时火冒三丈,热血沸腾。

也许是出于爱国,也许是出于不服气。他说:“我一定要生产出适合汽车的玻璃来,不能让外国人掐我们中国人的脖子。”

于是,曹德旺说干就干,一回厂里便开会部署,草拟了汽车玻璃计划书。为了攻克技术壁垒,曹德旺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并把自己的所有精力和时间都耗费在技术研发上。

同行们对曹德旺的疯狂行为表示吃惊,因为在他们眼里技术难题是不可能被攻克的。就算得尝所愿,也不是十年内能解决的,于是同行们都不看好他的行为。

而研发之路因当时条件受限,确实很难攻克。曹德旺也时常质疑自己的想法,可由于心中的热血豪情、爱国情怀,不容许他就此放弃。

最后苍天有眼,他们终于研发成功,成为中国第一个能生产汽车玻璃的玻璃厂。全国上下一片沸腾、欢声一片。

于是,汽车玻璃的订单如雪花飘来,上门订货的商户络绎不绝。可是,曹德旺并没有利欲熏心、坐地起价,而是本着自己的良知,在成本价上增加了几个利润点。所以,他的每块玻璃仅售价1000来元,与进口汽车玻璃6000元相比,低如尘埃。

市场也在曹德旺的良心经营下,订单越来越多,如江河般奔涌而来。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汽车玻璃行业龙头,成了人人称羡的制造企业。

汽车玻璃一步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市场环境一路向好。但曹德旺一直保持头脑清醒,没有在繁荣面前失去判断力。他不像其它企业一样,盲目扩张,而是死守汽车玻璃市场,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让其在漫漫长河下,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此时,其哥哥曹德淦的职位刚刚有了一点提升。所以,曹德旺依靠哥哥的传闻纯属子虚乌有

做人原则

曹德旺成功的关键,与他做人的原则紧密相联。曹德旺对诚信之道,一以贯之。

早在二十多年前,福耀玻璃采购员郑爱锋为一已私利,在公司吃回扣。当事情水落石出之时,曹德旺对此深恶痛绝、绝不姑息。他不但辞退了郑爱锋,还因采购经理黄胜中管理失责,也负连带责任,一并开除。

可令人费解的是,蒙受委屈的黄胜中在面对高薪挖人的竞争对手时,没有倒戈相向,而是拒绝了对方的邀请。曹德旺从秘书口中得此消息,无比吃惊。他叫人把离职的黄胜中请来,一问究竟。

原来是因为黄胜中孩子几年前不幸患病,曹德旺雪中送炭,才让其渡过难关,孩子才成功得救。

曹德旺从黄胜中眼里看到了委屈与感恩,觉得对方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故意试探于他:“你觉得委屈吗?”

黄胜中撸了撸红肿的双眼,摇头说:“不委屈,我了解你的做事风格。你处理事情总是坚持原则,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看等级、不讲情面。”顿了顿,接着说道:“我初入职时,你便给予我许多帮助、认可与鼓励,才我让一步步走到现在。”

曹德旺一听,果然没错,是一个懂得感恩、品行具佳的人才,便让其官复原职、勇挑重担。

而曹德旺双辽国企的收购案,更加让人对其刮目相看。

当时,双辽国企处于危难之际,濒临倒闭。市长只好让同行龙头企业的曹德旺当接盘侠,收购双辽。当曹德旺从市长口中了了解了双辽玻璃厂的近况,便决定出资三亿收购双辽国企。

市长觉得价格还可以往上再提一提,曹德旺便向市长提出实际考察后,再做定夺。出乎意料,曹德旺一行人看完现场,大吃一惊。初步估算,这家企业市值只值五千万

曹德旺连忙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收购办法与收购方案。有人反对收购,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收购了一家与之相似的玻璃厂;有人提出最优收购方案,收购金额不能超过五千万。

曹德旺却力排众议,决定以原来的三亿元收购。因为做人做事要讲诚信,一言既出,四马难追。

这让众人都对其佩服不已、交口称赞。

与佛结缘

曹德旺的诚实守信、仁义善行,都缘于他们一家四代信佛,是相当虔诚的佛教信徒。

1991年,曹德旺受弘一法师影响,决定前往佛堂修行。却受大师点化,说其与佛无缘,从此便断了他弃商从佛的念想。

不过,曹德旺并未就此放弃,他心中还怀有对佛教的信仰。他在办公室中放有一尊佛像,让其时刻警醒自己。他虽不喜欢烧香礼佛,却在生活中谨言慎行、不断修养身心

因为,他觉得烧香拜佛定是有所贪求。既有贪念,如何修行顿悟。所以,他把信佛用于日常修行中,而不假外求。

但在曹德旺为修复寺庙,前后动用了上亿资金。后来双捐资7000万建设九华山与普陀山的万佛塔。因为,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佛教甚是敬仰。

除此之外,他还将佛教《金刚经》耳熟于心,不断地在书中探求真理。直至领悟、顿悟,知行合一。

他一直以来,把佛教精华“看破、放下”做为自己行为处事的规则。看破,是告诉我们不要被外在物欲所迷惑;放下,是让我们消除人性之中的弱点与对外干扰的执着,放下自己的各种贪求。

当一个人可以消除自己人性身上的弱点之时,便不会被客观世界所扰动,就能一尘不染、耳清目明。

也许,他的诸多选择与决断,都来源于此,来源于对佛法的顿悟、开悟。

结语

当代企业家曹德旺的创业之路,艰辛异常、险象环生。他没有在挫折中跌倒,更没有被外界的非议所影响,而是一步步克服困难、攻克难关。让福耀玻璃成为中国汽车玻璃行业的龙头企业,并一步步走向世界。

他研发出的汽车玻璃,一度改变了世界对国人的看法;也让汽车玻璃不再成为外国的专例,成为向国人谋取利益的跳板;并让中国汽车玻璃行业一路向好,使入无人之境。

他的传奇人生,无不向世人证明,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多么宏大的企业制度,而在于企业文化的精髓与灌溉。

企业领导的善良仁慈、诚信务实的精神,是企业在激励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境的不二法则。经营企业如同经营个人一样,只有保持良知与道心,并引导员工诚实守信、仁善仁慈,才能一路向好、所向披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双辽   玻璃   佛教   长兄   烟丝   善行   仁慈   身价   大王   哥哥   政治   玻璃厂   汽车玻璃   资源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