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熊孩子,我没有出手救助,但是不后悔,因为教训太深刻

“熊孩子”,他们凭借着岁数小不懂事,便无法无天,无人敢挡。可是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一个“熊孩子”的养成背后都是“熊家长”的溺爱和包庇。

“熊孩子”一旦犯错,总会有“熊家长”出来一句:“他还小,不懂事。”便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有些“熊孩子”受了委屈,这些“熊家长”还会挥拳相向,讨回“公道”。

可是有时候,“熊孩子”一旦犯错往往让你追悔莫及,并不是一句“他还小”能挽回的。

熊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

那是4月份,姚莉和同事两个人代表市里面妇幼保健院去杭州参加会议,她们两个人乘坐的是卧铺火车。

卧铺车厢里还有一大家子,看起来像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两个小男孩,应该是出去旅游的。

本来卧铺车厢的过道不宽敞,而且旁边还有小桌子供人休息,所以来往的人走得都小心翼翼。而这两个小孩子似乎是初次坐卧铺火车,显得比较新奇,在过道里跑来跑去,一会摸摸这个,一会动动那个。

本来大家都在安静地刷手机,或者闲聊,有了这两个小孩子到处乱跑,几个人也不得不坐了起来。不过看着两个孩子不过8、9岁的样子,也没人和他们计较,都忍了下来。

期间姚莉去车厢饮水机那里接了一杯热水,谁知道两个孩子在追逐,其中一个一下子撞到她的后背上,差点把杯子撞翻,吓得她“啊”地叫了一声。

结果这两个熊孩子看了一眼,连声道歉也没说,嬉笑着跑开了。姚莉瞪了孩子大人一眼,结果人家几个人只是瞟了一下,接着几个人继续在嗑瓜子闲聊,连约束一下孩子的意思都没有。

过了一会,两个孩子又开始爬起了卧铺,把上下铺当成了游乐场。期间乘务员看到之后,出来制止两个孩子的行为,哪知道父母加上长辈还来一阵balabala,回怼了乘务员,说:“孩子还小,玩玩怎么了?真是多管闲事。”

有了家长的撑腰,两个熊孩子在卧铺爬上爬下越发起劲,玩得不亦乐乎。结果引得卧铺上的几位大人一阵白眼,但是谁都不好发作。

结果在火车拐弯的时候,一个熊孩子一不小心没抓牢从上铺掉了下来然后撞到了中铺的栏杆,接着头又砸到了桌子,最后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孩子直接昏迷。另一个孩子吓得当时抓着栏杆不敢动了。

当时一圈的人都懵逼了,熊孩子的家长当时就炸了,急忙喊来乘务员说孩子摔伤了要医生。可是火车上没有配医生啊,不得已列车紧急广播,说车上有个小孩摔伤了,有没有医生需要帮助。

可是广播了几遍,无人回应。这个时候,姚莉和同事两个人互相看了看,都选择了沉默,谁都没有出声。

最后,在乘务员的帮助下,提前联系了下一站的医院,叫了120救护车,他们一家人在下一站抱着孩子匆匆下车。

我选择沉默,因为我无法承担后果

这件事情是姚莉回来之后告诉我的,因为她是我的表姐。当时我十分不解,这毕竟是一个小孩子啊,虽然特别的调皮,但是也不至于见死不救啊?
而她却告诉我,不是她冷血选择不救,而是因为事出有因。

接着她向我交待了当时选择沉默的真实原因首先,是因为熊孩子家长的态度问题导致她和同事都没有站出来。

因为列车乘务员已经耐心地劝阻了熊孩子的行为,可是熊孩子的父母还有长辈对乘务员管孩子时态度十分恶劣,所以她们立刻选择了沉默,怕惹火上身,法律不会保护她们在非医疗环境下的治疗行为。

其次,她和同事的专业不对口。她是妇产科主任,而同事是负责医院行政业务。虽然她们都属于医生,但是那个孩子明显是中重度脑损坏加呼吸道阻塞,她们专业不对口,如果贸然施救一旦出现不良后果,只要熊孩子的家长一个不高兴她们就可能倾家荡产加上葬送职业生涯。

看我有些将信将疑,接着她向我讲述了一个真实发生在她们医院的一件案例:

有一次,夜里出了急诊,来了一个4岁的孩子,呼吸困难,处于半休克状态,无自主意识。据孩子家长反映,孩子在家里时玩吞了异物。

当时情况紧急,值班医生赶紧使用倒置环抱法,只用了几下便将一个玻璃球挤出气管从嘴里喷了出来,孩子很快就 “哇 ”的一下哭出了声。

当时救了孩子之后,皆大欢喜。哪知道第二天早上,孩子家长领着孩子过来,说医生把孩子给治坏了,孩子晚上闹着肚子疼,整夜都没办法睡觉。

结果没有办法,医院给孩子进行了全套检查,什么毛病都没有查出来。最后当晚主治医生向家长解释,可能是当时情况紧急,用力比较大,造成孩子横膈膜肌肉撕裂伤,回家养几天应该就好了,没有大事。

可是家长不依不饶,非说医院把孩子治坏了,最后报了警。没办法,医院只好安排免费住院加检查,家长还是不依不饶,堵着医院门要求赔偿。

而当时参加工作已经十来年的那位值班医生,第一次受如此大的委屈,大哭了一场。最后为了把对医院影响降到最低,还是赔了家长1万块钱。

自此之后,医院规定紧急情况必须先入院,签知情书,再通知手术室,麻醉,值班大夫会诊,下镜,取物。

虽然这样做实际上对孩子不好,很可能会出现很多并发症,耽误孩子救援,但孩子家长从此再也没堵过医生的办公室。

因此,有些蛮不讲理的“熊家长”威力更甚于“熊孩子”,而他们更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为孩子做了坏的榜样,是在害了孩子。

熊孩子的过错,谁来买单?

有的小孩子天性爱玩爱闹,但是也有安静礼貌懂事的小孩子。其实谁都是从孩子过来的,但是为什么“熊孩子”如此惹人烦?因为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溺爱、放而不管的“熊家长”。我们更加讨厌的是“熊家长”。

但是要知道,年龄小不能成为“熊孩子”的一些出格行为的借口,他们可能会删掉你电脑的存档,摔坏你的模型,划烂你的屏幕,把你的家搞得一团糟,他们在餐馆、车厢跑来跑去,大声叫喊,这些行为都是可以通过家长的引导教育来改善的,如果一再出现这些行为,家长应该从自身反省到底哪里出了错。

要知道,熊孩子习惯一旦养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变成一个自私自利,无法无天,没有是非观念的“熊大人”。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孩子刚到人世间都是一张白纸,他会长大,会犯错,但是这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没有告诉孩子是非黑白,没有做到有错及时纠正。

家长不管教这些长大的“熊孩子”,社会便帮你管教。而那时,很可能一旦犯错,招来的不是简单的呵斥,而是社会的“毒打”。

而家长的行为,最终很可能不但害了孩子,也会害了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孩子   乘务员   卧铺   几个人   出手   教训   小孩子   深刻   大人   沉默   后悔   家长   医生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