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里出现白膜?来区分一下鹅口疮与白喉吧

#儿研所儿医说##青云计划#

婴幼儿的口腔护理很重要,因为他们会用嘴巴“尝遍自己的小世界”,而且很多传染病也都会通过这种飞沫、唾液、接触来传播。家长如果突然发现孩子口里都是白屑或白膜覆盖,本以为是奶瓣残留,但是用温水或棉签轻拭后不见下去,这个白屑到底是啥呢?今天我们就来区分两种口里有白屑的病。

第一种:

鹅口疮 又称白念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最初在唇、颊、舌或上颚的口腔黏膜出现白屑,可逐渐扩大成片。强行擦去可见红色创面,可蔓延到咽喉部。一般不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无疼痛症状。中医根据其发病症状如鹅口,故称为鹅口疮,也因其色白如雪片,故又称雪口。

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主要由胎热内蕴,口腔不洁所致。因舌为心之苗,口为脾之窍,脾脉络于舌,若感受秽毒之邪,循经上炎,则发口舌白屑之症。虽说本病多发于新生儿、营养不良及泄泻的婴幼儿,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的患儿,但发病者却不全是“虚证”。

本病病位在口腔局部,因此除了日常饮食生活调摄,外治法与内治法同等重要,轻症者仅外治即可

内治法首先是根据患儿的症状四诊合参开汤药喝,这样更有个体性针对性;如果是中成药可以根据说明剂量使用,实证者选清热解毒口服液、健儿清解液;虚症者可用知柏地黄丸

中药外治常选用冰硼散、青黛散或珠黄散任一种涂敷患处,日3次,或者西瓜霜喷或者敷于患处也可。

本病的预防很重要,孕妇要注意个人卫生,患有阴道霉菌病者要及时治愈;患儿要注意口腔清洁,婴儿用的奶具要消毒;避免食用过烫、过硬或刺激性食物,防治损伤口腔黏膜。

第二种:

还有一个病也是口里面有白屑,而且命名更直接,叫白喉。

白喉是由产毒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白喉患者以及带菌者是其主要传染源,所以如果患儿被诊断这个病,就需要隔离。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物品或尘埃传播。因此对感染患儿的玩具以及日常用品均需严格消毒并单人单用


本病典型表现是局部(咽、喉等)灰白粗厚的假膜形成,也就是咽喉处有白膜覆盖,因此很形象地称之为白喉。但是临床所见不仅发于咽喉,其他部位也可能有。咽部及扁桃体部只是发病最多的部位,还可见于鼻、眼结合膜等。

其特点是初始多见扁桃体有灰白膜覆盖,后可蔓延其他部位,膜不易拭去,若强力擦去,会有出血。多伴发热、喉痛、乏力等症状。所以临床主要根据以上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史来初步诊断。若治疗不及时可因喉梗阻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目前随着广泛推行的白喉类毒素免疫接种,婴幼儿以及学龄前儿童已经很少感染。目前临床中主要以西医及时治疗为主。


总结对比:

两者都是感染所致,尤其是小孩的接触感染,又因发病部位在口腔,因此家长一定做好小孩的口腔护理,对孩子的玩具、餐具等及时消毒清理。

我们可以从症状上来区别这两个病:

主要症状:鹅口疮起病偏外(唇、颊、舌),慢慢向里(咽喉)发展,白喉起病就为里(咽喉)。

伴随症状:鹅口疮常无明显伴随症状,白喉常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鹅口疮   白喉   口里   患处   病程   咽喉   婴幼儿   症状   部位   口腔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