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哭的不仅仅是恩平

这次五一长假,我按计划从珠海出发,往粤西一带旅行。

在江门人潮如鲫的墟顶老街打卡后,我就来到了恩平市。

我习惯低成本的坐公交车观赏市容,我一路坐到底后,本想再原路坐回来,但是好心的司机提醒我说:你去坐另一路吧,我这一路要11点才发。当时我刚刚吃了早饭,坐过去才9点多,那肯定只好听话照做了。

走走也好,每到一个城市,我不走走就觉得没有去过一样,跟当地人近距离接触,正好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民俗。

这个城市不大,虽说我到了城西,一查地图,市政府就在前面一点,去那里看看吧。我就东张西望的,且看且走。发现临街的商铺都住家化了,没看见年轻人,一些老头老太坐在门口,即使有开门营业的,也没什么顾客,冷冷清清的,感觉居民也是且住且商。我想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人流量不大,这种情况都是正常的吧。

直到快到市政府了,我发现临街的店铺还是多数都是关着的,而且街上也基本上没人,想找人聊聊都找不到合适的人,现在可是五一长假期间啊。

这大概是恩平最好的学校,学校旁边一家搞书法培训的店铺引起我的注意,街道冷清,店铺也很冷清,只有一个女孩在练字。

转过去就是市政府了。市政府旁边没有气派的广场,有一个小小的街头花园,有些孩子和老人。


走到这里,我突然悟出:街道两旁的房子应该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吧,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就没怎么修吗?

看地图,前面有一条河,我就往河边走。途中看见一栋商厦,十分破旧,可以说破败不堪了,大概很多年都没人打理了吧。

一看名字,这里是侨乡,想来这家宾馆应该有侨资背景。这是在市政府旁边啊,地段不能说不好,就是在我们内地,这样的地段,至少应该有人接手,有人经营的。可这家“华侨宾馆”,股东老板宁肯让房子烂在那里,也不愿意打理,也没人接手,肯定是没有生意啊,如果有钱赚,早应该有人接手打理了。

一个沿海城市,天时地利都占,为什么搞成这个百业凋敝的样子呢,我一时感到非常痛心!

这是恩平市内一条漂亮的河流,河对岸出现了刚刚建起的高层建筑,就像昌大昌小区那边一样,也不过是近几年才建起的,可是改革开放已经搞了四十多年了,恩平在干什么呢?

顺着河边,我慢慢往下游走,居然发现一位在河里打水的老头。我在为恩平有这么一条漂亮干净的河流点赞时,心里更多是在嘀咕这位老人家里没有亲人吗,没有自来水吗?这么大年纪了,亲自去打水,要是遇上洪水,他又怎么办呢?


他这水打回去,是喝水煮饭洗菜全用呢,还是仅仅是辅助用来浇浇花洗洗脚什么的?即便家里有自来水,他还是跑到河里去打水,说明他在节约,在省钱,在数着铜板过日子。有城市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不管怎么样,水是花不了多少钱的,但是他还是愿意辛辛苦苦去提水,可见他的生活境况堪忧啊!这个城市有多少位这样的老头呢?

再往前走,河里有两位小朋友在网鱼,玩得不亦乐乎,看样子还玩了很久。我又在想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都会玩手机,大一点的甚至在网吧去了,学习好点的会在家里做作业吧。

还意外发现了这样一个“名胜古迹”。

这虽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在别的城市早已绝迹,很难看见了,在恩平市居然还有。虽然没人用,但是有碍观瞻啊,在大街上也没人管。当然,如果拍《狂飙》B的时候,有人看中了这里,能变废为宝也是幸事。

后来坐上公交车,一晃而过看见有一家人正在打地基自建房,来不及拍照。我终于明白原来这个城市这些房子都是个人集资建起来的,开发商可能不愿意来大规模的成片开发。

为什么会这样呢?恩平这个区位既沿海又靠近特区,还是在广州这片热土上,理应比内地好点吧。

而我所知道的内地,一般都整体发展得较好,完全不可能像恩平这样,到了2023年,街道的房屋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样子。昌大昌那边是有一点点,但看上去是近几年建的,恩平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在干什么呢?就我老家的县城而言,老城区那点点基本上没动,但是新城区建筑面积至少是老城区的十倍,整个城市焕然一新,这在内地是普遍现象。

当我在思考原因的时候,我还在总结,可能这说明依靠外资来建设不一定就是好事儿,内地外资少,但是内需内生动力强大,这说明我们国家现在依靠两个循环,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非常正确的。

直到我到了阳春,与一位网约车司机谈到恩平时,他义愤地说恩平人“太奸了”!以前恩平比阳春好,他们阳春的女孩子都以嫁到恩平为荣。现在恩平赶不上阳春了。恩平人老是想搞国家的钱,老是想移民国外,他的姐夫就花了10万美金找蛇头去了米国,但是没搞多久又回来了,现在还在恩平。当初他姐夫说他过去了把他也带过去,这话当然就没法提了。他还具体说到,以前恩平人勾结起来搞国家的钱,最后严重到上级银行规定恩平只能存储,不允许贷款,好像搞了5年。这样一来,不能贷款,谁还愿意来恩平投资呢?

与一位广东朋友聊到恩平现象时,他告诉我恩平是广东最落后的地方。我查了一下,虽然算不上“最落后”,至少也是比较落后的地方。

但是他这个区位不应该这样啊,阳春司机谈到的这些问题恐怕也只是部分原因吧。

不过他这些话倒是点醒了我,让我长见识了。所谓侨乡,如果是在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解放前形成的,可以理解;如果是解放后,那就得区别对待了,不一定就是好现象了,尤其是在国力蒸蒸日上的现在,还一门心思地想去国外讨生活,你就有点不正常了。

离开恩平去阳江时,一位当地的年轻人非常不满地告诉我: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我们工作娱乐都去外地,所以你在恩平看不见几个人。

随感而发,姑妄言之。个中原因,只有广东本地人才有发言权。不管怎么样,恩平不该这样子,我非常痛心!

写了一首诗——


我哭恩平一个小时的公交

我哭恩平八九十年代的房屋


我哭恩平破败的商厦失修的道路

我哭恩平冷清的街道紧闭的店铺


我哭河边顽童穿越的时光

我哭提水老人蹒跚的脚步


我哭恩平位置沿海

我哭恩平地处广东


我哭 我哭

我放声地哭


我哭的不是恩平

我哭的不仅仅是恩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恩平   恩平市   阳春   广东   河里   市政府   店铺   街道   内地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