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去鼓浪屿旅游,一定不要错过这个美术馆!

作为旅游热门城市,人们提起厦门,常常想起“文艺”“看海”“电视剧场景打卡地”……

如今,在鼓浪屿的西岸,有了一座“小而美”的美术馆,它在绿树掩映中成长,正努力成为厦门艺术土壤中的新芽。它就是于2021年底正式投入运营的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五一去鼓浪屿旅游的朋友,在饱览了日光岩的美景、观摩了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珍罕收藏之后,一定要远离人群,绕道鼓浪屿西岸,来看看这个热带小岛上的美术馆是怎样寂静而丰富,怎样活色生香!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

鼓浪屿西岸目前尚未成为热门打卡地。一年半的美术馆运营时光,可谓是逆风而行。但自今年初以来,鼓浪屿恢复的游客量为美术馆带来了新的信心,当前正在展出的《中国摄影四十年》大展更是受到了许多市民、游客的喜爱。

《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以“四十年四十人”为主题,由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策展,历经五年学术研究,对1000名中国摄影师建档追踪,通过严肃的评审工作,最终选取近四十位中国最具代表性摄影家的400余幅摄影精品。

但此次展览并非是一次评选,而是希望以摄影艺术为切入点,凝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变迁与人间烟火。正如一位厦门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写下的,“在KCCA中国摄影四十年的展厅里,我看到了四十年岁月在中国日常生活、以及小人物身上的变迁。”

观众与展厅内肖全的作品互动

厦门作为首批开放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而素有“历史国际社区”之称的世界遗产地鼓浪屿,也拥有着面向世界的文化多元性与艺术开放性。在同时,厦门是摄影术在中国最早的登陆地之一,法国的阿尔勒摄影季也落地厦门,这座城市见证了中国摄影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装置、从纪实到观念的发展。

此次展览以厦门鼓浪屿为坐标,追根溯源关于摄影本体的一系列问题——摄影如何影响人类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当摄影成为大众皆可使用的媒介之后,它作为艺术门类的独特意义何在?在电影、新媒体、元宇宙等媒介形态高速发展的当下,摄影又该何去何从?

“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摄影作为纪实语言、作为艺术媒介、作为工业革命产物,它记录真实的情感、留下存在的证明、改变观看的视角。展览呈现了许多被收录进史册的经典瞬间——如解海龙拍下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贺延光记录的历史时刻《小平您好》;也展示了时代变革下不同城市的真实记录——如朱宪民镜头下的黄土大地、胡武功眼中的西安老城,安哥作品中的南下打工潮与深圳打工妹、李晓斌快门下在圆明园跳迪斯科的文艺青年;还表现了当代的摄影先锋表达——蒋志记录下燃烧的兰花以寄托思念、王宁德没有使用相机却创作了一副真正的摄影作品。

“中国摄影四十年”展览现场

“摄影是一种记录时间的工具”,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曾如此写下,而展览中有一件关于时间、关于流逝、关于生命的摄影作品让许多观众久久驻足。摄影师海波将相隔十数年前的两张合影并置一处,镜头“复现”当年合影的姿势、背景甚至每一个细节,最初的合影者中已有人故去,那个位置就这样空了出来。摄影无声,但又似乎已讲述了千言万语——关于那不可追的往事、仅有一次的人生、永远缅怀的亲人。

原来每一个我们生活的当下都是永不再遭逢的瞬间,原来摄影却能让这些瞬间永远生动、永不消逝。

厦门本地的小学生们在观察王宁德的摄影作品

KCCA作为新兴美术馆,拥抱“中国摄影四十年”,这个有着如此厚重主题的学术展览,绝非易事。但最终,KCCA被摄影打动、被摄影家触动,是作品中熟悉又陌生的面庞、永远前进的时间、奔流不息的时代,给了美术馆坚定的决心,让“中国摄影四十年”如期而至。

KCCA自正式开馆以来,一直以“媒介美术馆”的全新形态进行探索,目前已经成长为鹭潮·鼓浪屿美院园区内最年轻、最充满活力的艺术文化标杆。在未来,KCCA将会立足本土,融入世界,通过温暖的艺术力量,持之以恒地为鼓浪屿带来新的内生动力,传承鼓浪屿深厚文化底蕴,丰富鼓浪屿文旅业态,让艺术的气息永远飘荡在这座海风吹拂、琴声悠扬的小岛上。

南都记者 黄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1

标签:鼓浪屿   美术馆   摄影家   厦门   西岸   媒介   中国   当代   瞬间   艺术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