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筏工:一天撑五六趟,靠水吃饭,现在天天是旺季

黝黑的皮肤、健壮的胳膊、一顶斗笠,这是桂林漓江上无数筏工的写照。

漓江沿岸设有多个码头,坐着竹筏可以尽赏桂林山水。其中,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境内最长的支流,全长43.5公里,人称“小漓江”。

在遇龙河上,每天都有几千名筏工在忙碌。

准备出发的码头河边。 图/九派新闻温艳丽

【1】撑一趟竹筏,只能分到“很少的一部分”

“滴。”筏工走到检票口刷了自己的证件。工作人员在游客的票上登记筏工的编号,指着两个游客说:“你们两个跟他走。”筏工便把那两个游客带向河边。

这是水厄底码头,从这里坐竹筏到工农桥,河段全长约3公里,游玩时间大约为40分钟。为了规范筏工的服务,也为了游客的安全,现在每一个筏工都要刷了证才能把那一筏的游客接走。

河边,筏工们各自忙碌,有协助游客上筏的,有准备撑伞的,有刚带着游客划出去的。对一个筏工而言,找到自己的竹筏,给竹筏装上座椅,去领游客,协助游客穿上救生衣坐好,做完这些准备工作之后,他才会撑着竹筏向河中心而去,然后带游客向下一个码头划去。

在遇龙河坐竹筏,入目都是十里画廊的美景,颇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绝美意境。

4月的水面比较平静,河中心水深约2米。“手机拿好,手不要伸出去。”开始划出去之前,李师傅提醒游客。他是无数筏工中的一个,今年四十出头,已经撑了十几年的竹筏。

李师傅家在遇龙河附近的村庄。在他们村,18到60岁的男子都可以当筏工。很久以前,他们是私人在河上撑竹筏,现在竹筏漂流被阳朔县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龙河旅游公司)承包,他们都是公司请来的员工。

4月22日,从水厄底到工农桥,一个竹筏收费200元,可以坐两人。筏工撑一趟只能分到“很少的一部分”,但具体是多少,他们笑着说这是公司的秘密。

竹筏顺着碧绿的河水往下,可以看到连绵的小山。沿途会遇到几个有落差的地方,当地人称之为“冲坝”,“冲坝”之前筏工都会提醒游客把脚抬起来。在枯水时期,水流不足以让船自行“冲坝”,筏工就会左右踩动竹筏,甚至下水拉竹筏,让其顺利过去。

【2】在广东“打螺丝”十几年,回来撑竹筏

李师傅性格开朗,喜欢和游客聊天。他身上带着广西人特有的幽默感,时不时说出一个无厘头的笑话,惹得游客哈哈大笑。

作为遇龙河附近村子上的人,李师傅从小就会水,也会撑竹筏。十几岁时,他离开老家去广东打拼,怀揣着出人头地的梦想,最终却屈服于现实“进厂打螺丝”。由于没看到什么发展前景,2012年,他回到了家乡,成为一名筏工。

成为筏工要有《筏工证》,李师傅说,这个证除了考验撑竹筏的技术,还要掌握游泳、救人、心肺复苏等技能。有了证之后,公司每年还会统一培训,以免筏工长时间不碰生疏了。

游客在遇龙河上坐竹筏漂流。 图/九派新闻温艳丽

竹筏由10根楠竹并排拼接而成,竹筏上安装两个座椅,筏工一般都站在座椅后面手持竹竿撑船。长时间浸泡在水里,楠竹退去鲜艳的绿色,发黄甚至发黑。李师傅说,竹筏是公司提供的,每一个筏工领一个竹筏,每个竹筏的寿命约为5个月,在旺季,可能三四个月就换一个。

虽然竹筏是公司提供,但每个筏工都有专属的竹筏,平时并不会混用。李师傅说,他能在众多竹筏里一眼认出自己的竹筏,“朝夕相处,竹筏上的气味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能感受得到。”

他甚至把竹筏比作自己的老婆,觉得自己和竹筏相依为命。筏工们也很爱惜自己的竹筏,平时竹筏的保养、更换零件等都是筏工自己负责,“我们自己不爱惜谁爱惜呢,都是自己疼爱啦。”

还有他手中的竹竿,一般两三年一换。他略微夸张地说,手中的竹竿是翻山越岭找了很多竹林才找到的。对筏工而言,一根趁手的竹竿,好比将军手中那把得心应手的宝剑。每个筏工的竹竿都不一样,“长短胖瘦都不一样,有人喜欢粗一点,有人喜欢细一点。竹竿一般长5米,有人矮点四米九就够了,有人高点要五米二。”

对于筏工的穿着,公司没有明确的规定,李师傅喜欢穿民族服饰,一来可以宣传民族文化,再者民族服饰是长袖,可以防晒。

【3】“风浪越大鱼越大”

最近,遇龙河上的筏工面临着不少的争议。

据媒体报道,近期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不少游客吐槽在遇龙河乘坐竹筏时“踩坑”:漂流涨价、船工索要小费,如果不给还会阴阳怪气嘲讽,原计划一小时的项目经常刚过半小时就提前结束等。

面对网上的争议,李师傅倒是看得挺开。他表示,竹筏漂流的定价是公司定的,他们左右不了。一年四季,竹筏漂流的价格也是浮动的,“你要是早来十几二十天,一个竹筏只要160元。”

至于索要小费一事,李师傅笑了一声,说:“遇到有些客人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有的筏工就会想铤而走险赚这个钱。”无理的要求包括漂流过程中停在河面或上岸玩耍、让游客下水、让游客去船头拍照等行为,而这些都是遇龙河旅游公司不允许做的。公司会沿途在河边安排人员巡视,一经发现就会处罚筏工。

在遇龙河上坐竹筏漂流的游客。 图/九派新闻温艳丽

收小费也是明令禁止的,违规的船工会面临停工等处罚。售票处的工作人员也和游客强调,“如果你游玩觉得快乐愿意给筏工小费,这是自愿的我们不干预。但如果筏工主动索要小费,你可以记下他的工号来和我们投诉。”

根据游客的船票信息很容易就能找到对应的筏工,在李师傅看来,被投诉成本太高,所以他从来不会主动干这些事。但很多游客是第一次来玩,想增加一些游玩体验,当他们提出诸如拍照等需求后,就会有胆大的筏工暗示给予好处费,然后偷偷带他们玩。

李师傅也能理解那些筏工,几十甚至上百的小费相比他们的工资而言很有诱惑力,总会有人抱着不被公司抓到的侥幸心理去干,“没办法,风浪越大鱼越大。”他顿了顿又补充,“经常有筏工被处罚,轻的停工几天,多的停工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我们没有底薪,撑多少赚多少,停工就没有收入了。”

等待装车的筏工。 图/九派新闻温艳丽

至于阴阳怪气客人等行为,李师傅觉得应该是极少数。他表示,今年放开之后,来阳朔旅游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想把之前三年的遗憾给补回来,几乎每天都是旺季。从8点开漂到晚上收工,勤快的话能撑五六趟,想多休息的话撑个四趟,大体上有一个稳定的收入,筏工们不会为了小费去和客人闹不愉快。

他擦了擦汗,说,“撑竹筏是个力气活,你看有的筏工,累得很,一趟下来一句话都不说。”

李师傅回忆自己这十几年的筏工生涯,觉得大体上都挺顺利的,他遇到的客人基本上都很友善,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大家都是出来旅游的,看看美丽的风景,肯定不想和别人闹不愉快。”

【4】靠水吃饭的人,从来不会怪罪水

撑了11年竹筏,会不会腻味?李师傅坦言,会。

刚坐上竹筏的客人欢呼雀跃、冲坝时尖叫、和美景自拍,这些画面每天在筏工们的眼前无数遍上演,他们日复一日地撑竹筏,迎接南来北往的客人,不能说不疲倦。李师傅说这是他养家糊口的手段,腻也会坚持下去。然后他话锋一转,开起了玩笑,“但一想到每天带着别人女朋友游山玩水,心情又好了一点点。”

他在老家建了一栋房子,上老下有小。撑竹筏虽不让他暴富,却也能维持一份还不错的生活。他没有在市区买房子,但颇为自豪地说:“在市区住一百平的哪有我家300平的大房子舒服?”

他说撑竹筏也看天吃饭,碰上汛期就只能停工休息。在这段漂流的半路,有一个竹筏挂在树上,上面挂了一个牌子“遇龙河2020年6月7日洪水位置”。李师傅说那年涨水涨得厉害,他所在的村子也被淹了。靠水吃饭的人,从来不会怪罪水,大水退去之后,他们又回到遇龙河上撑起了竹筏。

2020年6月7日洪水位置。 图/九派新闻陈冬艳

4月20日晚,为了庆祝“壮族三月三”的到来,遇龙河上演了一场绚烂的“巨龙巡游”表演。当晚,数十个竹筏在竹灯的照亮下,好似一条长龙穿梭在遇龙河面,惹得无数游客驻足观看。

“巨龙巡游”开始前的彩排。 图/九派新闻陈冬艳

筏工梁师傅称,“巨龙巡游”是筏工们共同想到的主意,这个主意的背后是他们对竹筏深沉的爱。他们一起完善想法,一起排练,一起将“巨龙”带到现实中来。来表演“巨龙巡游”的筏工们在没有演出任务的时候,也会分散在遇龙河不同位置给客人撑竹筏。

竹筏漂流到了目的地,筏工会把竹筏靠右停靠让游客离开,然后撑着船往河的左边停靠,把座椅拆下来。撑完一单的筏工们都会在此等候,等公司来把他们的竹筏装车送回水厄底码头,他们自己则坐景区的通勤大巴上去。从领到客人到再次在水厄底码头准备出发,大约耗时2小时。

将竹筏装车运回起点。 图/九派新闻温艳丽

“水厄底到工农桥这段路大约有600个筏工,你看,工农桥这里大概有200个筏工等着装车,水厄底大概有200个筏工等着出发,正在划的大概还有200个竹筏。”在等待装车的间隙,筏工们会抓紧时间扒拉几口饭,或者擦拭自己的竹筏。

在等待的间隙擦拭竹筏。 图/九派新闻温艳丽

等到傍晚,撑完最后一支竹筏,筏工们就会从十里画廊离开,带着劳作一天的汗味回到自己的家。李师傅亮了亮手中的竹竿,笑着说:“除了这根竹竿,什么我们都带不走。”

九派新闻记者 温艳丽 陈冬艳

编辑 曾金秋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小费   漓江   阳朔   巨龙   竹筏   竹竿   旺季   艳丽   码头   客人   游客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